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甘肃省秦安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而很快占领蜜桃市场,成为甘肃省主要的蜜桃生产基地。但果园投人资金、劳力多寡与投入方向的不同,投入产出比亦不同,导致栽培蜜桃的经济效益相差悬殊。为了进一步了解果农的投入结构,调查不同投入情况下果园的经济效益,指导果农的投入方向,在项目实施期间蜜桃产区的果园经济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1]。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森林生态网络系统工程建设的理论为依据,从“京九”商丘段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设计实施了果农复合经营模式,并对复合系统的影响效应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利用合适的复合模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洛川县156户果农的调查数据,以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洛川苹果果园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洛川县果农当下面临着劳动力不足及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困境,有机肥、复合肥、农药、套袋、灌溉和修剪方面的支出影响显著,其中最显著因素是灌溉支出,其次是农药投入。为了提高果园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强化果园管理意识,改善灌溉条件,加大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果树病虫害是威胁果树产量和果树产品品质以及果农最后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一片果园病害流行和严重,果园会出现大面积的树叶脱落、果树枯死以及果实腐烂等现象,这种现象导致果园很难产生高产和优质的产品。因此,防治果树病害是果农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蜜柚果园进行多年多点套管套种淮山试验,以不套种淮山为对照,比较套种淮山的果园对蜜柚果实产量、品质、成熟期、裂果情况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成年蜜柚果园和幼龄蜜柚果园套管套种淮山,每亩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20.15%和163.52%,极显著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和蜜柚优质果数。不仅不影响蜜柚成熟期、产量及品质,还可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特别在幼龄蜜柚果园效果更好。建议可在蜜柚果园套管套种淮山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珍珠鸡养殖发展现状,从场地选择、育成期管理、人工训练与调教、合理喂养、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珍珠鸡果园林地放养的技术要点,同时分析了珍珠鸡放养经济效益。实践证明:珍珠鸡果园放养技术不但能够促进果园生态有机生产,降低果园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实现土地复合经营,增加林农收入。  相似文献   

7.
进行果园综合开发的门路很多,可以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果农不妨一试。1、养猪禽在果园养猪或其他畜禽可以:①充分利用果园夏秋季看果的人力和果园空闲的地,一般3300平方米(约5亩)的果园,只要占据15平方米的空间,就能饲养10头以上的肥猪;②果园养猪、禽可以直接将粪肥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天水花牛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果农对化肥越来越依赖,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果园化肥的用量上普遍偏多,对土壤进行掠夺式经营,却忽略了过量施用化肥对土壤的破坏。给果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导致苹果树势衰弱、病害为害加重、果品质量差等后果,成为当前果业生产上的瓶颈。为此,作者就从果园施肥目的和需肥特点,目前果园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改良土壤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苹果园平衡施肥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86-8088
针对果园深施肥的要求,对果园开沟深施肥机的整体结构进行研究,设计了一款果园开沟深施肥机械,包括总体结构、开沟器和排肥槽。该施肥机的投入使用,将会极大地减轻果农的劳作强度,提高果园深施肥效率,从而提高产果量和果品质,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荔枝龙眼主产区果园树龄已有25年以上,果园郁闭封行现象严重,造成果园产量降低、果实品质变差、生产成本增加、果农收益下滑,急需应用间伐技术进行果园改造。小规模经营农户更易采用哪密砍哪的随机间伐方式,而大规模经营果场倾向于采用较为规范的果园间伐方式。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之后示范县间伐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来看,荔枝龙眼间伐技术应用最多的地区集中在广东茂名、湛江,广西钦州等主产区。选取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的荔枝示范园、茂南区的龙眼示范园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对果场实施间伐技术前后的经济效益的纵向对比分析表明,间伐后投入成本呈下降趋势,总产量、总产值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11.
果农复合经营模式系统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农复合经营模式可以开发和利用低丘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农民收入 ,是沿江丘陵地区适宜的种植模式。研究了果农复合经营系统中的 6种模式和 1种单种作物 ,测定了这些模式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氮、磷、钾含量和微生物生理群数量。试验结果表明 :果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土壤肥力高于单种作物土壤的肥力 ;6种复合经营模式中“鸡 +桃”模式和“桃 +紫花苜蓿”模式的土壤肥力最高。  相似文献   

12.
提升土地利用效益是当前建设"美丽国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四个准则层出发构建岳阳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利用2001—2010年岳阳市土地利用效益相关数据,对岳阳市土地利用效益及其障碍度进行分析。经分析显示:2001—2010年岳阳市土地利用效益在上下浮动中表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研究时间段后期年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岳阳市土地利用效益走过了较差(2001—2002年)、中等(2003—2007年)和良好(2008—2010年)3个阶段,其中中等阶段(2003—2007年)经历时间最长。总体来说,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岳阳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程度比较大,2010年以前地均财政收入是降低岳阳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障碍因子,2010年造林面积则跃升为首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和长期治理却收效不显著的原因,提出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模式的关键技术、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和固碳增汇效果。[结果]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即:将水土流失防治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构建"果(茶)-草-畜-沼"水土流失综合防控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南方丘陵区建立循环农业模式以防控水土流失效果显著,能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保护性开发的有效模式,可带动山区生态恢复与乡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西陵地区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TC-201A型空气负离子测试仪,在清西陵旅游区森林主要生长季节(4-10月份),对清西陵4种典型生境类型—平地针阔混交林、低山丘陵人工林区、丘陵灌草区、河边湿地内空气负离子分布规律及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生境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月变化趋势大致相似,均呈双峰型曲线,但各生境间峰值出现时期不同步;清西陵植物生长季节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植物生长盛期>植物生长初期>植物生长末期;各生境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值平地针阔混交林>低山丘陵人工林>丘陵灌草区>河边湿地。多数生境春、秋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早8:00、晚18:00较高。午后14:00最低。夏季10:00和16:00时段较高,8:00、14:00及18:00时段较低。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变异系数春季为0.478、夏季为0.181、秋季为0.150;同一生境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幅度不同。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的关系呈三次曲线关系。旱季,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空气温度(6~29℃)的升高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9%~45%)的增加而升高;雨季,空气负离子浓度随着温度(27~33℃)、相对湿度(46%~70%)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刘红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66-2469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选择2001-2009年抚州市临川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土地产出效益,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抚州市临川区生态效益与各类用地面积的多元回归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抚州市临川区城市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决策模型,使得生态效益最佳,同时兼顾社会和经济效益,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粮经果复合垄作改善紫色坡耕地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义相  侯勇  夏中梅  王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37-11138
[目的]为有效利用土壤水资源,发展紫色丘陵区旱作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方法]以聚土垄作和农林复合为基础,营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并进行3年土壤水分状况的定位观测。[结果]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形成4年后,垄土0—15、15~30cm土层容重比平作对照相应土层容重分别减少了8.46%和11.27%,而垄土孔度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18%和11.81%。雨日后不同土层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同一观测日土壤含水量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粮经果复合垄作模式与纯粮平作方式比较,雨日后第2、4、8天土壤含水量增幅分别达6.86%-22.34%、14.72%-23.16%、21.46%~42.92%;雨日后2、4、8d土壤含水量的递减率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不同土层含水量的变化率粮经果复合垄作〉纯粮平作。[结论]粮经果复合垄作能有效改善坡耕地土壤结构,利于土壤保持适宜的水分。  相似文献   

17.
浅山丘陵地果材兼用型核桃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分布有大量浅山丘陵地,在这些地区存在着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矛盾,因此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以建立浅山丘陵地核桃生态经济型栽培模式为目标,于2004—2015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罗岭乡路沟村开展了核桃果材兼用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选择早实核桃品种‘辽宁1号',通过高接方式比较了普通实生砧木、核桃本砧‘宁优'、优良杂种砧木‘中宁奇'和‘中宁魁'、黑核桃砧木品种‘中宁山'以及嫁接高度等对嫁接品种树体生长、坚果产量和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优良杂种砧木可以明显促进早实品种树体生长,具有壮树和防早衰的作用。对接口下5cm处砧木直径测量结果显示:杂种砧木‘中宁奇'和‘中宁魁' 的直径显著大于黑核桃砧木‘中宁山',黑核桃砧木‘中宁山'的直径显著大于核桃本砧‘宁优'。早实品种树体外围新梢生长量调查结果显示:‘中宁奇'和‘中宁魁'砧木上的新梢生长量最大,‘中宁山'和‘宁优'次之,‘中宁奇'比核桃本砧‘宁优'高24.2%;杂种砧木可以提高核桃坚果产量和品质。连续3年对果实产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中宁奇'为砧木的‘辽宁1号'品种平均产量为3043.5kg/hm2,比传统栽培模式高31.4%,而且坚果风味明显提高;提高优良砧木留干高度,不仅可获得果和材的双收益,而且方便机械作业,减少人工成本。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以杂交种‘中宁奇'为砧木,留干高度1.5m的果材兼用模式,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栽培模式,盛果期收益可达117225元/hm2,为传统栽培模式下的1.98倍。本研究获得了适宜于丘陵山地、具有较高效益的果材兼用型核桃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红壤丘陵果农复合系统的小气候效应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农复合系统是江西丘陵红壤开发的主要模式。试验表明,果农复合系统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温度,稳定土壤水热状况,对改善小气候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为改善整个小流域的气候环境创造了条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53-7655
以黄土丘陵区王家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该流域近50年(1959~2008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50年来王家沟小流域的生态承载力总体上是大于生态足迹,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且呈现稳中增长的趋势,小流域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耕地和林地的生态盈余较大,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草地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压力较重。  相似文献   

20.
福建红壤山地果树生态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情开展了果树生态栽培体系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红壤山地果树生态栽培的构建思路和可行性,提出了以果树产业为龙头、以牧草为纽带的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以及果园低改技术、牧草套种技术、草牧结合技术、菌草结合技术以及草沼结合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及其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