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刚 《北京农业》2011,(6):231-232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将主要带来劳动力转移的"外部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一、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劳动力数量减少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农业经济生产率不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不高,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村劳动力有向城镇转移的迹象,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2.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耕地资源的流失以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实际上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资源配置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负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任。农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耕地、水和环境。适应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应该做到:一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二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三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戴萍 《吉林农业》2010,(8):155-155
目前在我国农业机械化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农机资源都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文章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高度机械化条件下农村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农业机械化条件下农村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遭遇困境,未来粮食自给能力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面临危机。影响我国未来粮食自给能力的主要因素为:第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导致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老龄化和女性化问题严重;第二,城市化、工业化等现代化的发展导致耕地资源面积减少及质量下降;第三,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矿物能源产生过度依赖,动摇了粮食生产的基础;第四,全球气候复杂多变,中国农业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我国又逐渐出现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劳动力季节性缺失,劳动力的成本提高等现象,这样的现象导致了土地抛荒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位于山区的种植业人工成本远超机械作业的成本,因此就需要发展山区的机械化农业。目前,农业的机械化已经成为了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的标志,本文就贵州省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扩大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法,促进贵州省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发展变化,指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根据目前的劳动力结构及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强调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关键时期,是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将为我国未来农机化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期.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机械化将在整体上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需要广大农机工作者牢牢把握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力争解决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全面开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崭新局面.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成功转化率,巩固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和重要内容,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直接体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时期,现代农业机械根据农村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力特征、土地细碎化与农机社会化服务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明显。农业机械化是应对农村人口变化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研究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业劳动力变化的补充以及相关的制约因素。基于江苏和安徽省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劳动力特征以及耕地细碎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地环节和收割环节分别有70.54%和66.83%的农户会全部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老龄户和女性户由于体力、技术等原因会更加偏向于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耕地细碎化则阻碍了农机服务的采用。因此,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土地进行规整降低细碎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作为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它的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先对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对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推广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广大农民已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农业劳动力在农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也成为农村经济突破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此同时,如何安置和充分发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不容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对江苏省洪泽县农村劳动力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就农广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农业是以机械—物理技术和现代化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农业。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只能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其特点表现为生产力的极大提高,高度的精神文明。为此,必须处理好机械化与生物化学技术现代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的转移,必须与作为现代化手段的农业机械化向高效益、大规模发展之间互相带动、协调发展。当前,农业机械化要从改善农业生产的技术条件,发展多功能、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促进农村专业化的发展。通过开放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依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这显示,我国进入了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产生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十分紧缺,土地撂荒时有发生,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笔者认真分析了制约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些因素,提出了发展种植大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加大农机人员的福利保障等措施,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将大幅缩短一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粮食生产机械化以来,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范围、技术水平不断加深,形成了实现农业机械化运作的诸多成功做法和经验。这些成功做法对我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农业产业正在由传统的农户型、家庭型逐渐向大型机械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根本便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当今农业化的飞速发展下,社会主义农业机械化正在逐渐渗入我国农村,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形势来讨论对农业机械管理与维修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世界传统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生产为主。但长期以来,受人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态环境复杂、农业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导致农业生产投入大、收益低、粗放种植、产业链长期脱节、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粮食安全存在较严重的隐患。因此,必须立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逐步改变"农业落后、农村很穷、农民很苦"的局面,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6—2016年农业普查数据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其面临的突出困境。研究表明,从数量结构来看,安徽作为农业人口大省的属性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人口分布显示出“北密南稀”;从性别结构来看,农村妇女非农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脱离农业进入非农部门,农业女性化现象并不明显;从年龄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正在加深,农村人口老化与农业人口老化问题并存;从素质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升极为缓慢,整体处于小学和初中水平;从流动结构来看,农业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劳动力吸纳效应将持续发挥。鉴于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一要树立农业劳动力安全观,积极应对农业农村人口快速老龄化;二要加速启动农民职业化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要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经营方式,提高土地集中率、提高机械化水平;四要加大农业社会化和农村数字化建设,让更多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物质基础。实施农业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