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现将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在陕南稻区的发展历史较长,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50%~100%,减产50%以上,出现不能抽穗和植株腐烂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对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mL/hm2在纹枯病发生前期施药1次,防治效果83.9%,显著优于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20%井冈霉素水溶粉剂施药2次的效果。24%噻呋酰胺悬浮剂持效期长,一般发病年份,每季水稻施1次药即能有效控制纹枯病为害。24%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治纹枯病的适期在病害发病前期,在病害中后期施药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不同植保机械施药效果差异,于2016、2017年开展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和背负式机动弥雾机等3种常用植保机械施药防控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试验.结果表明,在2016年3种不同植保机械施用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防控五(3)代稻纵卷叶螟,施药量为80%~100%时防效均较高,且稳定;施用50%噻呋·甲硫悬浮剂防控纹枯病,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施药量为80%~100%时病株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100%,其防效和稳定性明显优于其他2种植保机械.2017年,施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防控纹枯病,3种植保机械均随着噻呋酰胺用药量的降低,防效显著降低;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和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在施用噻呋酰胺药量为100%时对纹枯病的病株率防效、病情指数防效均分别高于86%、91%,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并显著高于背负式机动弥雾机的对应处理;担架式机动喷雾器和背负式机动弥雾机在施用噻呋酰胺药量为75%时对纹枯病的病株率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显著低于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的对应处理.  相似文献   

6.
验证35%噻呋酰胺·氟环唑悬浮剂公顷用量225、300mL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于水稻分蘖末期,第2次施药于水稻破口期,末次施药后25、36d调查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达98%以上,这2个处理剂量防效差异不大。35%噻呋酰胺·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增产为4.36%~4.46%。  相似文献   

7.
<正>一、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该病在陕南稻区的发展历史较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日益加重,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一般病株率15%~40%,减产10%~30%;严重者病株率达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江西省种植的抗稻曲病晚粳品种和稻曲病防治药剂及其使用技术,采用自然诱发法鉴定了江西省引进的27个晚粳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10种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以及不同施药时间与次数对3种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田间鉴定结果表明,在27个粳稻品种中,按病穗率作抗性评价指标,高抗品种3个(长江32、常优5号和迟熟粳5),抗性品种14个(长江19号等),中抗品种7个(甬优12号等),中感品种3个(甬优15等);按病情指数作抗性评价指标,高抗品种25个(长江19号等),抗性品种2个(甬优15和甬优1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抑制稻曲病菌丝生长的相对毒力指数大小顺序为腈苯唑(168.49)>噻呋酰胺(111.08)>嘧菌酯(107.84)>氟环唑(91.68)>苯醚甲环唑.丙环唑(83.47)>戊唑醇(42.34)>咪鲜胺(21.51)>己唑醇(12.92)>三唑酮(1.32)>井冈霉素(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期按田间推荐剂量施药,在水稻破口期按田间推荐剂量施药,以24%噻呋酰胺SC、24%腈苯唑SC、12.5%氟环唑SC和25%嘧菌酯SC防效最高,在水稻黄熟后期穗防效达69.89%~74.33%,病情指数防效达69.16%~76.12%;其次为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和43%戊唑醇SC,穗防效为55.29%~59.31%,病情指数防效为59.84%~64.53%;30%己唑醇SC、15%三唑酮SC、5%井冈霉素ASP和25%咪鲜胺EC防效相对较差,穗防效均在50%以下,病情指数防效均在59%以下。3种药剂分别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和破口后7 d施药,对稻曲病防效随着施药时间的推迟而下降,其中在水稻破口前7 d施药效果最好,在水稻破口后7 d施药效果最差。3种药剂施药1次(在水稻破口前7 d)、2次(在水稻破口前7 d和破口期)和3次(在水稻破口前7 d、破口期和破口后7 d),对稻曲病防效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施药2次和3次处理间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无显著差异,24%腈苯唑SC和24%噻呋酰胺SC施药2次和3次处理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显著优于施药1次处理,而12.5%氟环唑SC施药2次和3次处理的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与施药1次处理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江西省晚粳抗稻曲病品种的选育应用和稻曲病药剂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稻纹枯病是目前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己唑醇与噻呋酰胺复配剂为防治药剂,通过设计不同的施药时期和剂量,研究了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末期和破口期,分别喷施5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6 g/667m2+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667m2,防效可达81.37%,产量比施用苯甲·丙环唑的增产6.09%,比不施药剂增产30.52%。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150g/hm2,水稻破口前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水稻穗瘟防效最高;水稻破口前13d、齐穗期各防治1次,对稻曲病防效最高;各时期施药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均较好。防治水稻穗瘟、稻曲病、纹枯病等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年份,以水稻破口前5~7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3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防治感稻曲病的水稻品种,以水稻破口前10~15d第1次施药、水稻齐穗期第2次施药较好。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是目前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己唑醇与噻呋酰胺复配剂为防治药剂,通过设计不同的施药时期和剂量,研究了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末期和破口期,分别喷施5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6 g/667m2+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667m2,防效可达81.37%,产量比施用苯甲·丙环唑的增产6.09%,比不施药剂增产30.52%。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新型高效安全药剂,2020年8月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三龙镇进行了24%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3 d,每667 m~2施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30 mL、40 mL对水稻纹枯病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4.86%、82.67%、91.50%,且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可进一步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纹枯病的关键防治技术,减少水稻纹枯病防治次数,于2019—2020年先后进行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用于不同生育期的药效对比、水稻栽插活棵期施用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与其他施药方案的药效对比.结果表明,水稻栽插活棵后施用2250 g/hm2的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最终防效高达96.21%,优于其在水稻分蘖初期和分蘖盛期施用的效果;仅在水稻栽插活棵后施用1次4500 g/hm2的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的防效,也优于其他对照药剂1次施药和大面积生产3次施药的防治效果.综上所述,改变传统的防治指标确定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思路,将水稻纹枯病防治关口前移至水稻栽插活棵后,并施用噻呋酰胺等内吸性药剂,可以大幅提高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2 7.8%噻呋·苯醚甲悬浮剂(福赛)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于2013年在早稻上进行了相关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福赛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显著。在水稻发病前期,每667 m2用福赛25 g施药1次,防效达74.3%,与拿敌稳施药1次、爱苗施药2次的防效无显著差异。福赛持效期长,1次施药即能控制纹枯病为害,在纹枯病严重发生时,可酌情在水稻破口期再用药1次,其防效则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纹枯病发生期采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30%苯甲·丙环唑乳油、5%井冈霉素水剂进行喷施,研究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在纹枯病发生初期或纹枯病流行期按照300 m L/hm~2对水450 kg/hm~2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对纹枯病的控制时期能达到28 d,病害发生严重田块于第1次施药后7 d再补喷1次。  相似文献   

16.
采用珀尔大秧歌,在水稻分蘖期和破口期用不同剂量分别施药1次,研究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施药,对纹枯病有明显防效,对水稻分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分蘖期和破口期施药,对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千粒重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2012年开展了噻呋酰胺240SC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240SC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噻呋酰胺240SC用药量为300~360mL/hm2,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重病田块第1次施药后10d左右再施药1次。  相似文献   

18.
16%井冈·噻呋酰胺悬浮剂(SC)防冶水稻稻曲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曲病是枞阳县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明确16%井冈·噻呋酰胺悬浮剂(SC)防冶水稻稻曲病田间效果,特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前7d和破口期各用药1次,16%井冈·噻呋酰胺悬浮剂(SC)表现出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好,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使用剂量一般为0.6L/hm2(40m L/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53%噻呋酰胺·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验证53%噻呋酰胺·氟环唑悬浮剂对水稻安全性和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发现,在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期喷施53%噻呋酰胺·氟环唑悬浮剂20ml/亩,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且持效期较长。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由于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过量施用氮肥等原因,使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日益加重,且已上升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了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现总结出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