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1.有些人所传授的蟾蜍脱衣技术,多是采用药物刺激。采用药物或激素促使蟾蜍脱衣,实质上是杀鸡取卵。因为所用药物或激素均含有毒成分,对蟾蜍会造成伤害甚至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1.有些人所传授的蟾蜍脱衣技术,多是采用药物刺激。采用药物或激素促使蟾蜍脱衣,实质上是杀鸡取卵。因为所用药物或激素均含有毒成分,对蟾蜍会造成伤害甚至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近一年来,社会上有关对蟾蜍脱衣技术炒作十分火热:据笔者调查了解,其中有真有假也有诈,人们要尽快识破蟾蜍脱衣宣传中的误导,走出误区,不再上当受骗;(1)一些场家所传授蟾蜍脱衣技术,多是用药物刺激。用药物或激素刺激蟾蜍脱衣,实  相似文献   

4.
蟾衣,是蟾蜍按生理规律脱下的角质层表皮,又叫蟾壳、蟾蜕,具有药用价值。前几年流传蟾衣治百病之说,故一时兴起大采蟾衣之风,至今还有不少单位和养殖场进行各种误导宣传。1.关于激素和药物脱衣。采用药物或激素刺激蟾蜍脱衣,实质是“杀鸡取  相似文献   

5.
<正> 近一阶段,有关蟾蜍脱衣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但由于各家技法所叙不同,使“蟾蜍脱衣”蒙上一层朦胧面纱。为增加对“蟾蜍脱衣”的了解,笔者拨通了几家从事“蟾蜍脱衣”大专院校和生产场家的电话,他们对脱衣技法叙述又不尽相同。山东一大学教  相似文献   

6.
<正> 蟾蜍每年春、夏秋季分别脱衣一次。蟾蜍一生需多次脱衣,每脱衣一次需60~80天的生长后再脱,与蛇、蝎等毒物一样,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蟾蜍脱衣是边脱边吃,脱完食尽,而且,都发生于凌晨,故自然脱衣状况下,蟾衣的采集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7.
<正> 编辑同志:你们好! 我从事多年蟾蜍脱衣,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由于蟾衣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药材,且全国都有蟾蜍,因此蟾蜍脱衣技术确实具有投资少,技术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1.品种及场地选择。只要是无明显脱衣花纹,四肢齐全,健壮无病的野生蟾蜍,均可进行脱衣。脱衣蟾蜍体重应选在在100克以上,建池场地应选择通风、透光、透气、便于下水的地方。注意避免日晒雨淋,附近最好有充足的水源。  相似文献   

9.
<正>张伟,一个普通的农家汉子,从小动物发现了大商机并养起了蟾蜍,靠着独创的蟾蜍六步脱衣法,几年内就赚了50多万元,成为闻名全国的蟾蜍养殖大王,而且带领一批致力于蟾蜍脱衣事业的投资者走上了创业致富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发明的集约高产免守候采纯天然蟾衣的国家专利技术及配套技术优点多。此技术胜过前四代技术,第五代技术全免守候,不影响人白天上班和晚上睡觉,蟾蜍不吃衣,不必用药物,让活蟾蜍连续脱衣,整衣率可大大提高,一个人一天可管2000只蟾蜍脱衣。  相似文献   

11.
<正> 误区一 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 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7天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3次,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者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3张蟾衣,它就长不大  相似文献   

12.
蒋建月 《农家科技》2006,(12):38-38
误区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到3次,这也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到3张蟾衣,它就长不大了,蟾蜍只有靠脱衣才能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9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误区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3次,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3张蟾衣,它就长不大了,蟾蜍只有靠脱衣才能正常发育长大。据我们多年饲养观察研究发现,蟾蜍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张伟。一个普通的农家汉子.从蟾蜍中发现了商机。在农村养起了蟾蜍.靠着独创的蟾蜍六步脱衣法。让自己的生活来了个咸鱼翻身,几年时间就赚了50多万元,成了闻名全国的蟾蜍养殖大王,而且还带领一批致力于蟾蜍脱衣事业的投资者走上了创业致富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5.
近一年来,社会上有关对蟾蜍脱衣技术炒作十分火热,据笔者调查了解,其中有真有假也有诈,人们要尽快识破蟾蜍脱衣宣传中的误导,走出误区,不再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来,社会上有关对蟾蜍脱衣技术炒作十分火热,据笔者调查了解,其中有真有假也有诈,人们要尽快识破蟾蜍脱衣宣传中的误导,走出误区,不再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会上有关对蟾蜍脱衣不了解;笔者根据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技术人员的提示:要让人们尽快识破蟾蜍脱衣的误导,走出误区,不再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18.
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蟾蜍每年5~6月份进行第一次脱衣,并有边脱衣边吃衣的习性。采蟾衣可设置在一个大小适宜的玻璃围内操作。围内建脱衣池,池底用水泥抹成倾斜状,设排水道,安照明灯,然  相似文献   

19.
<正> “蟾衣”历来是民间珍贵药物。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和国内医学家和民间临床经验,治疗顽固疾病,有与其它药物不可比拟的疗效。如对腹水、乙肝治愈率可达98%。蟾蜍脱衣后自食,一般很难得到,所以只有通过人工的方法才能收到。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九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有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管见: 1 误区一:蟾蜍每年脱衣90张以上 有广告说蟾蜍每年可脱蟾衣90多张,平均每周脱2张衣,是不切合实际的,纯属误导宣传,不负责任。也有人说蟾蜍一年只脱衣2到3次,是不经过长期观察研究者之说,属道听途说的事。如果蟾蜍一年只脱2到3张蟾衣,它就长不大了,蟾蜍只有靠脱衣才能正常发育长大。据我们9年饲养的观察研究发现,蟾蜍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