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曲阳县现有果树18.61万亩,其中苹果0.54万亩,梨4.47万亩,大枣10.1万亩,桃0.45万亩,其它3.05万亩。优势树种为梨树和枣树,优势品种及名牌品种为鸭梨和大枣。梨常年产量5000万公斤。曲阳红枣栽培面积10万亩,其中结果树7万亩216万株,常年产鲜枣25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2.
<正> 新郑枣区地处中原,有枣林约18万亩,枣树近360万株。此地栽枣多采用农枣间作,平均每亩20株,株行距多为4×8米,南北行向占80%,主栽品种为灰枣、鸡心枣,树龄有90—150年生。新栽植的一批枣树幼林,已陆续大量结果。新郑红枣,久负盛名,大量出口,誉扬海外。历史最高年产枣量,仅新郑县就达1,000万公斤,1986年为750万公斤。调查结果表明,在同等立地条件下,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同,产量相差很大。集约和粗放管理的枣树,株产可相差8倍。现将管理水平对产量的影响介绍如下,供有关同志参考,以利枣树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灌阳县开发山地种枣,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广西首位。该县去年在3.39万亩的基础上又扩种枣树7000余亩,使枣树累计面积超过4万亩,当年总产鲜枣2166.6吨,产值1053.27万元,其中大半用来加工成精制蜜枣,增值3360万元。群众高兴地说:种枣是种“摇钱树”!  相似文献   

4.
3个枣品种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引进优良枣品种沾化冬枣、梨枣、骏枣,并以湖南省良种鸡蛋枣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3个枣品种均弱于鸡蛋枣;在结果方面,3个品种早果性和早期丰产性均优于鸡蛋枣,其中冬枣表现早果性好,梨枣、骏枣早期产量较高,沾化冬枣早期产量较低,但果实品质最优,果实病害最轻;梨枣在各个性能上均优于鸡蛋枣;骏枣单果是3个引进品种中最大的,果实品质尚可.  相似文献   

5.
“九五”期间,京郊顺义区果品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果农为主体,不断引进优质高效国内外名新优品种,建成了 6个高标准示范化果树基地。一是 6000亩砀山优质酥梨基地,形成产量 1000万公斤,产值 1200万元的规模;二是 8000亩新世纪梨基地,产量达 50万公斤,产值 800万元;三是 15000亩新优梨枣基地,产量达 5万公斤,产值 50万元;四是 10000亩优质晚熟桃基地,产量达 250万公斤,产值 400万元;五是 2500亩优质新大樱桃基地,产量达万 5公斤,产值 100万元;六是 1650亩优质黄冠雪花梨基地,也逐步形成规模。  京郊顺义区“九五”…  相似文献   

6.
裂果烂枣是红枣生产的毁灭性自然灾害,全国枣区普遍发生,山西尤为严重,去年全、省红枣挂果累累,本应特大丰收,由于秋季阴雨连绵,致使各枣区普遍裂果,比较严重的稷山板枣预计产量约200万公斤,由于烂枣只收回5万公斤,且收回的枣品质严重下降。全省红枣损失约2000万公斤,合款4000万元左右,给国家与枣农都带来重大损失,部分枣农为确保经济收入只好在白熟期以极低的价格出售青枣,大大降低了枣树的经济效益,于发展枣树非常不利。裂果烂枣的原因主要是红枣成熟期含糖量增加,弹性减小,表皮变脆,枣果在阴天  相似文献   

7.
<正> 山茱萸是西峡县主要经济林树种,其果实去核后又称山萸肉、药枣,是良好的滋补品。全县中、成林总面积8万余亩,年产商品萸肉40余万公斤,收入超千万元。但还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低、犬小年明显、病虫害严重、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为此,近几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枣业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很高,既美味可口,又可入药,还是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枣树适应性很强,分布很广。我国栽培面积约700万亩,年产鲜枣约8亿公斤。主要集中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5省,其枣产量占全国枣总产量的90%左右。 我国有几百种枣树品种,目前主要栽培的名贵品种有:山东省的金丝小枣,河南的灰枣、鸡心枣,山西的稷山板枣,陕西的木枣、油枣等,这些构成我国枣树发展的主导品种。目前栽培的主要方式是枣粮间作。  相似文献   

9.
枣树原产我国,目前世界上除韩国有1.5万亩枣林,年产2000万公斤枣果外,其他国家还没有规模栽植。我国的枣树栽培面积700万亩,年产鲜枣8亿公斤,占世界总产量的98%,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出口商品。枣果味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钙、铁、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滋阴补肾、强身健体、软化血管、开胃健脾等多项功能,有“百果之王”的美称。鲜枣维生素C的含量,是柑桔的10倍、香蕉的60倍、苹果的70~80倍,日本人称枣果为“活维生素丸”。枣果除鲜食,还可制干和深加工,其主要名贵品种有河北赞皇的金丝大枣、山东乐陵的金…  相似文献   

10.
榆林地区红枣基地建设呈现勃勃生机,截止1995年全区红枣面积已达71.54刀亩,枣区人均拥有枣树1亩多。改造低产园22.1万亩,平均亩产由92公斤上升到130公斤,增产41%。培训农民技术员6.3万人次,通过带动幅射,实现了村村有技术员,户户有明白人。1995年被评为全省科技扶贫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1.
彬县现有枣园3万多亩,年产鲜枣800万公斤,年产值400多万元。近几年,枣园以每年500亩的速度发展,但成活保存率只有30%。为了找到提高枣树根蘖苗成活率的有效办法,1996年用ABT生根粉在枣树定植建  相似文献   

12.
花椒:宁蒗花椒闻名全省,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小红袍和子母椒等,宁蒗花椒的种苗主要来自我国花淑主产地——四川省汉源县等地。宁蒗许多地方气候、土壤宜种花椒。宁蒗花椒不仅产量高,质量也很好。具有麻、辣、香等特色。历史上宁蒗花椒曾作为贡品奉送给皇帝,故有“贡椒”之称。全县从1984年以来已种植花椒2万多亩,1992年花椒产量(干品)达1.5万多公斤。随着花椒结果树的不断增多,预计1993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以上。梅子:宁蒗县是云南省的梅子基地县之一。据统计,如今全县已有梅子基地34500亩,宁蒗梅子的当家品种有苦梅、盐梅、青梅和鸡蛋梅等7个品种,这些梅子的特征是:果大、肉多、味美、丰产,可食率达85%以上。全县一般年产鲜果10万公斤,丰产年可达15万公斤。  相似文献   

13.
我省是全国红枣生产区之一,陕北老区又是我省红枣重要产地。全省有枣树62.78万亩,年产鲜枣5179.4万公斤,陕北老区就有枣树44.0万亩,占全省枣树面积70%以上,年产红枣3630万公斤。枣树在陕北老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洛河、无定河沿岸,以黄河沿岸为最多。以现有分布范围来看,除定边、吴旗外,其余各县均有枣树生长。其中清涧,绥德、佳县、吴堡、延长、延川等县,是我省和陕北老区产红枣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14.
<正> 枣粮间作是枣区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枣树和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为获得粮枣双丰收而采取的一种栽培形式。目前,全区枣粮间作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2万亩,发展到64万亩,栽植枣树870万株。间作方法不断改进,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好处:首先是可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收入,在目前水肥不足,管理粗放条件下,仍可收获干枣150—300斤(折款80—150元)粮食200—300斤。  相似文献   

15.
金丝小枣是无棣县的优势资源,据1989年统计,全县枣粮间作面积已达到48万亩,有枣树7.20万株;年产干枣100万公斤。然而,由于地处渤海之滨,干旱少雨,潜水矿化度3.26克/升,不能用于灌溉,加之客水资源匮乏,致使枣树常因土壤干旱,生长衰弱,发育不良,产枣量低而不稳。为解决枣树生长发育期缺水问题,我们于1987—1989年在柳堡乡刘柳村的枣粮间作地内进行了枣树冠下移植覆膜  相似文献   

16.
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三、三、五”工程是在“六五”计划后期,在农业区划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后确立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经济林果开发工程。这项工作以发展3万亩梅子、3万亩花椒、5万亩苹果而得名。这项工程从1984年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种植花椒3万亩,梅子3.46万亩,苹果4.5万亩。这些果木大多数已进入初果期,1992年,全县苹果产量达100万公斤,收入近100万元;干花椒产量1.5万公斤,收入24万元;梅子产量9万公斤,收入14万元。山区农民从发展林果业中得到实惠,其中收入达到百元以上的农户有2000多户,千元以上的农户有400多户,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户。如今“三、三、五”工程已成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和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 云南垦区至1982年末已种植橡胶86.55万亩,投产33.64万亩,年产干胶22,877吨,平均单株产量4.02公斤,亩产量66.59公斤。在投产面积中,包括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种植的未经选择的低产实生树和国内无性系芽接树约5万亩,以及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低产的现代无性系残缺胶园约3万亩,两项合计约8万亩,  相似文献   

18.
临沂地区地处沂蒙山区,发展板栗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据统计,1989年全区11个县(市)种杭板栗19.6万亩,年产量622.7万公斤。但多数栗园设置在山岭薄地,特别是管理粗放,致使产量不高,甚至不结果。全区9.8万亩结果板栗园,平均亩产63.5公斤,其中亩产50公斤以下的有8.5万亩,占结果园的86.7%。另外,有6万亩进入结果龄而未结果的栗树。其  相似文献   

19.
共青林场是藤县八角生产基地,经营总面积53232亩,有林地50752亩,其中松、杉用材林39609亩,经济林11082亩。经济林中,有八角林面积10572亩,其中幼林2633亩,成林7939亩,70%以上进入长果期。八角品种以红花柔枝型为主(俗称叶里果型),此种类型八角树形小,树冠茂密整齐,不但产量高,而且果实肥大饱满,缺角少。由于立地条件适宜,产量不断提高,最高年产生果达250万公斤,从1961年至1990年30年间,总产太红果363.67万公斤,干枝果43.60万公斤。林场每年采收的八角,90%以上加工成  相似文献   

20.
巴林左旗山杏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曾是全国27个山杏重点基地旗县之一。现有山杏林149万亩,其中天然林70.8万亩,人工林78.2万亩,分布比较集中,产量较高。特别是从l998年开始实施百万亩山杏林建设工程以来,增加山杏林面积70万亩,建成了一批山杏精品园、高产园、丰产园。2004年全旗山杏核产量达300万公斤,创产值1500万元,山杏核深加工实现产值112万元。2005年产山杏核400万公斤,创产值12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