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种类型生长调节剂对棉花产量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棉花生长调节剂棉太金、助壮素、DPC等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棉铃空间分布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三种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控制棉花营养生长,促进棉花中上部结铃集中,其中棉太金能有效提高棉株的单株铃数和平均铃重,提高棉花经济产量,使用较简单、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1979和1980每年按某一开花日期起算的整个棉铃发育时期,对棉花铃壳、种子和纤维中干重的分配作了研究。由于以前关于纤维发育模式的许多试验遇到了很大的环境误差,所以我们用四个不同类别的棉花进行了一项试验,以测定在不同年份干重向棉铃各成分分配的情况。这两年的温度和湿度有很大不同,1980年是炎热而干旱。随着这两年的气候的不同,干重的分配和棉铃的发育也有很大差异。同1979年相比,1980年棉花只有88%的时间就成熟了,每铃干重减少25%,每铃的铃壳干重减少19%(经计算原文17%可能有误——译注),每铃的纤维干重减少41%。此外,同1979年的相比,1980年发育的铃,每铃的种子粒数较少,但是比较大;纤维根数较少,但是比较粗。1980年的总皮棉产量比1979年仅仅减少7%,所以1980年结的铃较大。就一个铃来说,年份的差异对纤维干重具有最大影响。每铃纤维干重的影响表明,纤维发育容易遭受环境变异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棉铃发育与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株从开花结铃至吐絮结束是整个生育期最后一个发育阶段,也是关系到棉花产量和纤维、种子品质的重要时期。棉铃发育包括铃期、铃重、纤维长度和强度、种子品质和含油量等,经济性状都随品种而异。同时,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两年的温室试验以明确氮素对棉花结铃、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棉株结铃和棉铃成熟期的叶片含氮量变幅为最低施氮处理的1%至最高施氮处理的3%。氮素胁迫降低了棉株叶面积、铃数和单铃重,且单株铃数的下降程度大于铃重。氮素对棉铃成熟期没有影响。氮素胁迫下,棉铃在主茎和果枝上所处的节位影响到单铃纤维重。但是,氮素胁迫只影响纤维品质性状中的纤维齐整度。第二果节棉铃的纤维麦克隆、长度、强度和整齐度值均低于第一果节的,但纤维伸长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最适宜的防虫策略,有必要了解棉花受到虫害后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常是用人工摘去结实器官来研究棉花对蕾、花或铃受损害的反应。本研究是在不同时期摘除棉株上的小蕾、大蕾或小铃,然后观察各处理的开花、吐絮和子棉产量。目的是调查棉花在整个时期其受害的反应如何发展,以及被摘结实器官的种类和摘除时期对棉花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试验数据是借助于以日度为单位的时间刻度表而整理的。这种工具省去了最费时的吊牌手续。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土壤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棉铃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类型土壤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及棉铃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各因素与皮棉产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且子棉与皮棉、铃数,皮棉与衣分、子数、地上干重、铃重,子数与地上干重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壤土结铃能力最强,其次为粘土,单株成铃最少的是沙土地。从棉花不同果枝结铃的空间分布看,中部果枝结铃数高于棉株下部和上部,其中以壤土最高。不同类型土壤的棉田应进一步提高棉铃中部果枝成铃率,以提高棉花的品质;并进一步挖掘上部铃和外围铃的潜力,以提高棉花的产量。沙土地,应充分提高棉株的上部成铃率。  相似文献   

7.
棉花发育受水分和营养的影响棉花在最佳水分和营养条件下,容易发生旺长。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MC(棉宝)能减缓棉株营养生长,促进早熟,但对产量的影响有增产也有减产,常归因于环境与品种的不同。美国的试验表明,用MC处理后棉花株高降低,主茎节间数减少。土壤水胁...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 ,棉花含糖可以引起纤维粘着 ,糖份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CHO) ,氢和氧的比例为 2∶1。含糖有两种情况 ,一是生理糖 ,二是昆虫蜜露糖。生理糖是棉株本身的糖份 ,可分别来自未成熟纤维或棉叶蜜腺所分泌。陆地棉品种大多为棉叶有蜜腺 ,所分泌的糖份不能很快被吸收而在吐絮棉铃上粘着 ,因此 ,避免纤维粘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培育棉叶无蜜腺品种。 90 %以上的纤维由纤维素组成 ,而纤维素正是由棉株的生理糖份合成。在光合作用下 ,生理糖份以蔗糖的形式转入棉叶蜜腺和纤维。在酶化作用下 ,蔗糖转为葡萄糖和果糖分子 ,之后果糖分子再转为葡…  相似文献   

9.
高温对棉花花器官发育和棉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棉花的生长发育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如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偏高,则有利于棉花正常生长,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纤维品质。但是若遇到高温,不仅会影响到棉花的正常生理活动,甚至会导致幼铃脱落。本文着重研究在33℃以上的高温对棉花花器官的发育和棉铃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 :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 ;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下降。 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 ,使转 Bt基因棉GK- 1 2与受体品种泗棉 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 ,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GK- 1 2与泗棉 3号的杂种一代在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棉铃经济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来源于生态型和选择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棉区盲蝽象为害棉花幼铃消长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长势棉田,定期定点系统调查棉株的开花结铃及棉盲蝽(中黑盲蝽和绿盲蝽)的发生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棉株的开花结铃与棉田盲蝽数量的消长时期基本一致,棉花幼铃的受害率和盲蝽的发生量表现为同步增长,同时,棉铃受害率与脱落率呈正相关。观察棉铃受盲蝽为害后留下的的刺孔数得知,脱落棉铃的刺孔数明显较未脱落的为多,说明棉铃脱落和盲蝽为害程度有密切关系。在棉株生育过程中,7月25日至8月25日为最佳结铃期,亦是防治棉盲蝽和保护棉花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河南植棉区一般在8月下旬棉铃发育成熟并开始吐絮,至11月上旬吐絮结束,该时期称为棉花吐絮收获期。棉花进入吐絮收获期营养生长明显减弱,叶片逐渐衰落,叶功能下降,光合能力降低;根系逐步衰老,吸收能力大减;棉株肥水需要量减少。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护根系吸收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促早熟,防早衰,防脱落,加快吐絮,确保优质高产。吐絮期虽然营养生长基本停止,但中上部棉铃仍在发育和充实,铃重和衣分还远远没有定局,田间管理仍不能忽视。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管理不当及气候原因,往往出现弱苗和旺苗两…  相似文献   

13.
铃重是棉花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总铃数相同的前提下,籽棉产量主要决定于铃重的大小。品种决定着铃重所能达到的最大遗传潜力,环境条件则决定着该品种铃重能否顺利地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低酚棉全株无色素腺体,棉酚含量极低,棉株被赋予低酚性状后,必然会对其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低酚棉与有酚棉铃重的差异性,探讨其原因所在,对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以满足低酚棉棉铃发育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对合理运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棉花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棉铃外观性状,棉铃经济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使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使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下降,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转Bt基因棉GK-12与受体品种泗棉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育种实践中,观察到棉花的生长、发育及某些形态性状与经济性状有一定相关性。为了弄清这些性状间的相关关系,以便通过形态性状对经济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我们对棉铃的形态性状、叶片生理性状与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开花到棉铃吐絮的这一段时期为棉花的花铃期,河南南阳棉区一般是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大约50-60天。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为主的最关键时期。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棉株徒长或早衰,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伏桃前和伏桃发育处于20—27℃温度条件下,棉铃发育较快,棉铃体积,棉籽体积、纤维长度、纤维胞壁厚度、棉铃各部分干物质积累等都发育良好;秋桃发育处于15—23℃温度条件下,棉铃发育较慢,上述各方面的发育都表现较差。不同播期相同发育阶段棉株上的相同果枝节位上的棉铃,由于所处的温度条件不同,棉铃各经济性状差异明显。20℃以上的平均温度对棉铃发育十分有利;15℃左右的平均温度对棉铃体积增加仍有作用;10—15℃的平均温度条件下,棉籽的体积仍有微弱增加;纤维中纤维素的积累在20℃以上的平均温度条件下比较适宜,18—20℃纤维素积累仍相当快,18℃以下积累逐渐减慢,12℃平均温度条件下纤维素积累仍有微弱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了山东德州地区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科学防治病虫害,力求把产量损失降到最低。通过长期的棉花病虫害防治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棉花苗期阶段立枯病、红腐病、棉蚜、棉叶螨等,棉花成株阶段轮纹斑病、棉铃红粉病、棉铃疫病、白霉病、枯萎病、棉铃虫、棉根蚜和棉盲蝽等德州地区常见病虫害的症状、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产杂交棉棉铃发育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生态条件下,选用不同叶形杂交棉品种,分析比较不同品种棉铃直径、长度、体积、重量以及纤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铃龄20d之前品种间棉铃最大直径、长度、体积及棉铃干重无明显差异;铃龄20d以后,棉铃最大直径、长度、体积及干重迅速增加,品种间均表现为石杂2号新陆早43号新陆早33号。对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分析表明,新陆早43号和石杂2号单株结铃数、铃重及产量均高于新陆早33号,但棉纤维平均长度、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等纤维指标均低于新陆早33号。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栽培是提高棉花产量的突破性技术措施。但在前几年地膜覆盖的研究中,多偏重于覆盖增产效应,对品质研究较少。在我国棉花提高质量增加出口的新形势下,为了摸清地膜覆盖对棉花纤维品质等影响,我所在两年研究的基础上,1985年又继续该项工作,取得积极效果。材料与方法本年我们仍采用陕1155品种。在每亩4566株密度相同条件下,于吐絮期选地膜棉各360株,对两类棉株相同节位各采摘10个正常吐絮棉铃,晒干称重,轧取皮棉,计算铃重和衣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