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清县雷竹林经营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德清县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经营状况,对雷竹重点乡镇的雷竹林经营收入情况、经营现状、生长状况、覆盖面积、施肥情况、劳动力状况、竹林结构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德清县雷竹笋总产值十年内增长2.37倍,达到4.53亿元,农民纯收入增长了1.83倍,达到2.45亿元;雷竹栽培覆盖面积占雷竹林总面积保持在40%左右,从事雷竹林经营的农户中有35%的农户收入占到家庭总收入的80%,雷竹林经营成本中覆盖材料占总成本的70%;覆盖雷竹林年施肥次数为3~4次;雷竹林胸径2.9~4.5 cm,立竹度为20 100~33 750株/hm2。  相似文献   

2.
临安市雷竹林经营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91—2013年临安市雷竹笋产业数据,选取临安市雷竹分布重点乡镇的99个农户,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劳动力、覆盖技术、经营成本、施肥次数及竹林结构状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临安市雷竹林覆盖笋和自然笋的投产面积、产量、产值大致呈现出增长趋势,产量和产值整体表现为波动并显稍增长趋势;临安市雷竹林经营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现象明显;采用覆盖技术的农户占调查农户总数的66.7%;雷竹林覆盖过程中,经营成本最高的是覆盖物,为83715元·hm~(-2),占总成本的80%左右;雷竹林年施肥次数以3次最多;平均胸径、立竹度、竹龄,覆盖雷竹林分别为4.14 cm、19710株·hm~(-2)、2.56 a,而未覆盖雷竹林分别为3.93 cm、19170株·hm~(-2)、2.13 a,雷竹胸径、立竹度与覆盖与否相关性不大,而平均竹龄覆盖竹林基本上高于未覆盖竹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林土壤氮素形态和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影响,选择了覆盖11、3、5 a和不覆盖(CK)4种处理的雷竹林,测定0 20 cm土层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并采用气压过程分离系统(BaPS)测定土壤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试验雷竹林0 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覆盖雷竹林全氮含量显著高于CK;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呈倒"N"型变化,覆盖3 a雷竹林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最高;土壤铵硝比递增,覆盖3 a后显著提高,覆盖5 a后铵态氮是雷竹林土壤无机氮库的主要存在形式;土壤总硝化速率呈下降趋势,总体上与不同形态氮素含量、铵硝比相关性不显著,且相关性强度随覆盖经营年限的增加而减弱。土壤反硝化速率在覆盖3 a及以下年限时基本为0,覆盖5 a时显著提高,达69.53 μg·kg-1·h-1。研究表明,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林土壤氮素形态及组分比例的影响较明显,削弱了土壤硝化作用,土壤氮素不是限制硝化作用进行的主要因子,长期覆盖经营会显著提高土壤反硝化作用,增大土壤氮素的损失。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休闲式覆盖方式,连续覆盖时间不超过3 a。  相似文献   

4.
对覆盖当年、3、6、9、12 a雷竹林地下茎和地上克隆分株形态可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林覆盖低于9 a时,总土层地下茎分枝强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显著增大,然而覆盖12 a时,却显著减小;竹林总土层地下茎分枝角度在覆盖3、6 a时显著减小;竹林覆盖3 a后,竹鞭总长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显著减小;竹林鞭径、鞭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但鞭节长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总体有逐渐减小趋势;竹林根冠比随覆盖年限增长,先增大后减小,覆盖12 a时显著减小;竹林总立竹叶柄长度,在覆盖6 a后显著减小;总立竹枝秆夹角基本无显著差异,但呈现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的趋势;竹林覆盖6 a后,立竹枝下高显著增大;竹秆高度、竹节间长度、竹子胸径,总体有随覆盖年限增长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结论认为,竹林覆盖6 a后,种群所受胁迫越来越严重,此时需要及时歇园养竹,重点进行竹林土壤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是中国重点产竹省份,竹笋产业一直是典型山区浙江临安的一大支柱产业,雷竹笋特色产业是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冬季地表覆盖技术的推广,雷竹笋产业成为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过度施肥、竹林覆盖不当等原因,雷竹林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影响了林农的收入,迫切需要为退化雷竹林寻找出路。临安於潜镇光明村初步探索出了一种改造退化雷竹林的可行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文章详细介绍了光明村改造退化雷竹林的具体做法,包括流转土地、选择替代作物、成立村级企业、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等,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他类似情况的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的连续低温雨雪天气造成严重的雪灾,使嵊州市3133 hm2雷竹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样地调查发现,雪灾造成雷竹林25.70%的母竹倾斜和折断;不钩梢竹林在雨雪过程中未采取摇雪处理的母竹倾斜和折断比例高达64.83%,采取摇雪处理的其比例仅为18.18%;钩梢竹林在雨雪过程中未采取摇雪处理的母竹倾斜和折断比例则下降为41.62%,采取摇雪处理的其比例则更低,仅为13.93%.表明在雷竹林经营过程中,钩梢对抵抗雪压效果明显,而在雨雪天气进行摇雪处理效果更为明显.受灾雷竹林2008年笋产量明显低于2007年,单位面积笋产量下降38.28%.通过对雷竹林受灾情况的分析,提出了雷竹灾后恢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保覆盖雷竹林高产稳产,于2011~2015年,在湖北省崇阳县的雷竹林中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密度、不同竹龄留养母竹的竹笋产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竹林立竹密度应控制在12 000~15 000株/hm~2,竹笋平均产量达22 381 kg/hm~2;1~3年生竹各占25%,4年生竹占20%,5年生竹占5%的竹龄结构最好,竹林平均单笋质量达172.6 g,平均母竹发笋数达10.2支/株,产笋量达23 850 kg/hm~2。  相似文献   

8.
竹林立竹度和竹龄结构与螨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毛竹害螨(南京裂爪螨、竹缺爪螨、竹针刺瘿螨)在毛竹林中的危害程度与竹林立竹度和竹龄结构的关系,以及害螨对竹林产竹量、产笋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当竹林立竹度为2700-3000株/hm^2,竹林内Ⅳ度以上竹少于10%时,竹林轻度受害;当竹林立竹度为2205-2700株/hm^2,竹林内Ⅳ度以上竹占10%-30%时,竹林中度受害;当竹林立竹度为1200-2100株/hm^2,竹林内Ⅳ度以上竹比例大于30%时,竹林重度受害。毛竹害螨危害对竹林产量、产值的影响是:轻、中、重度受害林比未受害林,度产竹量分别下降13.7%、35.6%、61.9%;度产笋量分别下降16.1%、38.7%、61.3%;产值每公顷分别减少1014元、2487.8元、4047.9元。  相似文献   

9.
集约经营雷竹林植株矿质元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5、7、10、15 a)中的雷竹为材料,分别对雷竹叶、秆、鞭和根中的K、Ca、Mg、P、Al、As和Rb 7种元素进行含量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年限下雷竹林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雷竹不同器官的矿质元素含量不同,Ca和Mg这两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在雷竹叶中最高,K、P、Al、As和Rb这5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在根部最高;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雷竹的叶、秆、鞭和根中矿质元素含量形成有规律的变化:种植10 a和15 a雷竹林雷竹中K、P、Al、As和Rb含量高于种植5 a和7 a,种植5 a和7 a雷竹林雷竹中Ca和Mg元素含量高于种植10 a和15 a;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雷竹各器官中各元素含量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有31对矿质元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对不同种植年限雷竹林雷竹的K、Ca、Mg、P、Al、As和Rb 7种元素含量分析表明,集约经营下铝毒是引起雷竹内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和竹林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雷竹-黄精复合经营中的立竹密度,以粗放经营的雷竹林为试验区域,设置3种立竹密度,D1(6 000~9 000株·hm-2)、D2(9 000~12 000株·hm-2)和D3(12 000~15 000株·hm-2),分析了三种立竹密度对黄精的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块茎药用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立竹密度对黄精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相对性状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D1密度下,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大,叶片干物质含量最高,地上及地下部折干率最高;另一方面,3种立竹密度下,黄精总多糖含量和黄精总皂苷含量无显著差异。这项研究阐明立竹密度是影响雷竹林下黄精生长的重要因素,雷竹-黄精复合经营适宜的立竹密度为6 000~9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1.
雷竹笋产业是浙江临安区农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临安区雷竹林出现因经营规模小、成本上升而比较效益下降等问题,适度增加竹林经营规模势在必行。为确定农户经营雷竹林的合适规模,对临安区85个雷竹农户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竹林经营面积、投入的劳动力、产出效益等。结果表明,农户经营的竹林面积在1.33 hm2时,通过轮流覆盖栽培,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稳定农户的种竹积极性。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竹林流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裕振 《绿色科技》2015,(3):167-168
分析了低产雷竹林形成的原因,包括生产责任意识淡薄,经营管理粗放,林农采笋留笋、挖竹留竹不合理,导至雷竹林荒芜、稀拉、萧条,雷竹出笋率低、产量低。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技术,包括加强生产责任制管理,加强日常生产管理,调整低产雷竹林分结,对低产雷竹林进行合理施肥,深翻、除杂等技术全面改进低产林,为林农创造更高效益,建立高效稳定雷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献研究、重要竹产区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中国竹资源培育现状与增产潜力。结果表明,中国竹种研究利用不充分,有文献报道的竹种约60种,不足竹种总数的10%,且主要为毛竹;在竹林资源中低产、低效林占竹林总面积的比例较大,为45.8%,加强竹林经营能明显提高竹林的生产力;竹林经营成本较高,占竹林经营收益的40%~78%,是制约竹林经营的主要因素;自1973年以来竹林面积每年以约2.7%的速度增加,竹林面积的增加带来了巨大的增产潜力。文章建议,应拓展特色竹种质的研究与利用,提高竹林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增强竹资源供给能力,以便更好地支撑竹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苦竹笋材兼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苦竹林丰产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在笋材兼用集约经营苦竹林中进行了林分结构和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立竹全高、枝下高是立竹胸径的从属因子;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大,地上部分器官含水率降低,1~2 a立竹器官含水率竹叶>竹枝>竹秆;1~2 a单株立竹竹秆、竹枝、竹叶生物量与立竹胸径呈线性或二项式关系,1 a立竹竹秆>竹叶>竹枝,2 a立竹竹秆>竹枝>竹叶,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大,竹秆生物量比例降低,竹枝、竹叶生物量比例提高;1~2 a立竹和林分的器官生物量比例竹秆>竹枝>竹叶,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大,竹秆、竹枝、竹叶生物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雷竹笋产业是浙江临安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多年来,临安区冰雪灾害、寒潮霜冻等极端天气频发,造成雷竹笋用林竹株倒伏、折断、冻枯、母竹难以留养等问题,雷竹林经营存在较大风险。为了解雷竹林政策性保险实施的可行性,文章对雷竹林经营农户参加保险的意愿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农户对雷竹笋用林实施政策性保险的意识较强,投保的积极性较高,特别是家庭收入以雷竹为主的种植大户。调查结果可为临安实施雷竹林政策性保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毛竹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华 《林业科技开发》2002,16(Z1):26-27
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影响竹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方面,竹林立竹密度、径级等生态构件及林下植被是系统生物量形成的关键因子.作者应用生态分室原理并进行试验处理,调查不同立竹密度和经营方式等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立竹各器官以竹秆生物量为最大,竹根最小,差异显著,并随立竹径级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林分立竹密度增大,林分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增加幅度可达2.28倍;林下植被生物量具季节性变化规律,竹阔混交林林下植被丰富,生物量大,自肥功能强.为此,建议采用竹阔混交林经营模式,增加现行毛竹林经营中的立竹密度.  相似文献   

17.
冰压毛竹林分恢复重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江西毛竹林冰压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及灾情特点,划分立竹受灾等级及林分灾情等级,对受灾竹林当前的清理、培护和灾后竹林恢复重建提出相关技术措施,对促进竹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产量类型雷竹林植株及竹笋激素的分析,认为GA3和ABA调控着雷竹鞭侧芽的萌发,也就是影响着竹林的产量,而IAA和CTK对雷竹鞭侧芽的萌发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但影响着竹笋的生长发育;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认为高、中、低雷竹林竹笋的氨基酸含量基本相同,但覆盖雷竹林的春季竹笋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通过对竹笋营养成分的分析,得出蛋白质、N、P、K含量从高、中、低产林呈下降趋势,并还认为竹林中适当增施N肥有利于笋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雷竹退化林分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Preveynalis)是优良笋用竹种,因其所产竹笋出笋早、产量高、味道鲜美而被誉为"江南第一笋".临安是雷竹主产区,现有雷竹林约2.67万hm2,竹笋年产值达6.02亿元,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1991年开始,临安陆续实施早出覆盖丰产技术,覆盖面积每年保持在4 333.3 hm2左右.这项技术的推广,使得雷竹笋产量显著提高,雷竹的供应期明显延长,667 m2收入普遍达到万元以上,为临安竹农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林地实施覆盖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林地退化、竹笋产量持续下降等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已成为当前雷竹持续丰产高效的瓶颈.本文通过对临安市雷竹林的调查,解剖退化林分,寻找雷竹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力求探索出一条雷竹持续高产稳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受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 Walker危害的林区,其危害程度与竹林立竹度和竹龄结构相关。当竹林立竹度大于0.5,竹林内Ⅳ度竹比例小于5%,竹林受害轻;竹林立竹度为0.3~0.5,竹林内Ⅳ度竹小于10%,竹林受害中等;竹林立竹度小于0.25或Ⅳ度竹比例大于20%,竹林受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