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山东德州:棉花丰收,皮棉单产1336.5kg2006年该市共植棉14.47万hm2左右,比上年增长4.4%。由于栽培和气候条件好,提高了伏桃和早秋桃的结桃率,伏桃占75%左右。据山东德州市农业部门和棉花协会调查测算,今年德州地区棉花长势良好,衣分高、品质好、开放早,衣分36%~37%,比上年高2%左右,全市平均公顷产子棉3765kg,折皮棉1336.5kg,预计总产23.35万t。9月下旬子棉收购价为每千克5.4元左右,全市平均摘拾量在40%左右,而收购量仅10%左右。(山东德州市棉花协会马俊凯)2新疆奎屯:一二五团向安全生产要效益2006年,农七师一二五团种植的1万多hm2棉花丰收在…  相似文献   

2.
马俊凯 《中国棉花》2008,35(4):39-39
山东省德州市是全国重点植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13.3万~20.0万hm2.11个县(市)区中有5个县(市)跻身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市).据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2007年该市棉花丰收,出售价格提高,生产成本上升,棉农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3.
德州是全国、全省的主要产棉区之一 ,棉花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 2 0 0 0年德州市政府提出了“重扶摇钱树 ,再发棉花财”的口号 ,市财政专门拨款 40 0万元对全市 30个重点植棉乡镇予以支持 ,各县市区加大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多种棉花 ,全市植棉面积达到 1 4.7万公顷 ,比上年增加 9.1万公顷 ,总产超过 1 5万吨 ,是 1 993年以来面积最大、长势最好、产量最高的 1年。实现棉花总收入 1 7.2亿元 ,农民人均棉花收入 40 0多元 ,比上年增加 2 30元。关于 2 0 0 1年的棉花生产 ,德州市政府提出了植棉 2 6.7万公顷 ,总产 30万吨…  相似文献   

4.
山东德州地区是全国、全省的主要棉产区之一 ,棉花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 1 999年该市植棉5.6万公顷 ,平均公顷产皮棉 1 1 40 kg,总产 6.4万吨 ,单产创 1 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实现棉花总收入 6.4亿元 ,仅此一项 ,每个棉农人均实现棉花收入 60 0元 ,全市农民人均棉花收入 1 36元。根据棉花市场趋于好转的新形势 ,德州市提出了 2 0 0 0年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继续调减粮田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使棉花生产有一个恢复增长的调整目标 ,要求在棉花生产工作中实现“三个转移”,即由过去调减棉田面积转移到适当扩大棉田面积 ,提高单产 ,增加…  相似文献   

5.
2006年,天门市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每公顷产皮棉1356.8kg,总产5.27万t、产值7.5亿元,主体品级2.5级左右,全市棉农售棉人均收入增加160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门植棉单产、总产、品质、效益最好的一年。1面积恢复性扩增全市今年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是1998年以来植棉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果、菜地改棉田750hm2,杂粮改棉田430hm2,水改棉田470hm2。2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一是农民不惜高价选购良种。大部分棉农3月初就备足了种子。全市F1代种植面积3.05万hm2,占78.70%,较上年52.08%提高26.62个百分点。二是棉田施用优质化肥面积扩大。全市…  相似文献   

6.
2004年,由于棉花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植棉效益大幅度降低,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被挫伤。2005年滨州市棉花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3.3万余公顷,降幅在20%以上。植棉效益尤其是与棉粮的对比效益、棉花生产的定位、发展方向以及所要采取的对策等已成为各级领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棉农极为关注的问题。2004年12月份,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植棉效益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1调查的基本情况1.1纯作棉田效益调查。纯作棉田效益调查了6个县区,13个乡镇,39个村,370户,棉农4581人,2004年植棉面积为304公顷,平均每公顷产子棉2818.5 kg,每公顷售…  相似文献   

7.
随着棉花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棉花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植棉效益显著增长 ,棉农植棉积极性日益高涨 ,面积逐年扩大 ,由 1999年的 1.3万 hm2增加到 2 0 0 3年的 2万 hm2 ,全市棉花单产水平由135 0 kg提高到 172 5 kg,提高了 2 8%。但从总产构成情况来看 ,老棉区的棉花单产水平徘徊不前甚至有些下降 ,而新棉区的单产水平飞速上升 ,棉花发展很不均衡 ,从而影响了库尔勒市棉花生产的快速发展。1存在的问题1.1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不平衡。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和磷肥 ,养分配比欠合理 ,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土壤综合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差、土…  相似文献   

8.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的选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义 《中国棉花》2005,32(6):38-39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是我国植棉史上种植推广的鸡脚叶棉花杂交种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品种,开创了棉花杂交种宽、稀、简的栽培方法,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突破。标杂A12004年在新疆博乐市农五师八十九兵团皮棉单产达3255kg·hm-2,创北疆皮棉单产历史之最;标记杂交棉一号2002年在河北阜城与西瓜间套作种植,皮棉产量3465kg·hm-2;2003年在廊坊皮棉产量3250.8kg·hm-2;2004年在新疆105兵团试种,密度只有2.25万~4.00万株·hm-2,每公顷总铃数115.5万多个,铃重6.19g,比当地推广品种98-2铃重5.23g多0.96g,衣分43.29%,比98-2衣分40.61%高2.68%…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我省棉花单产和品质均打破了历史最高纪录。1986年全省棉花平均亩产26公斤,比1985年提高15%;平均品级为2.80级,比1985年提高2.05级。1987年全省棉花平均亩产首次突破50公斤,达到52公斤;平均品级为2.19级。为什么我省棉花产量和品质连续两年大幅度提高?除各级领导重视、植棉政策调动广大棉农植棉积极性和自然气候较适宜棉花生长发育等条件外,主要是改进了七项植棉技术。一、改进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变迟播为早播春季低温和迟播晚发是我省多年来棉花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丰富,是山东省的主要棉区之一,发展潜力很大。但是,该地区棉花单产和山东其它棉区相比是最低的,1998年棉花单产仅为每公顷675kg,严重影响了棉农的植棉效益,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热情。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棉花单产,对调动棉农植棉积极...  相似文献   

11.
棉花虽然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过去产量一直很低,七十年代以前,单产总是在二、三十公斤上下徘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各项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尤其是生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完善,调动了棉农植棉积极性,随着科学植棉技术的普及提高,产量才逐渐上升。特别是自1984年首次过50公斤皮棉关以来,单产上得更快。1985年,全省播种面积99.5万亩,总产62.2千吨,平均亩产62.5公斤,比上年57公斤亩增5.5公斤,增产9.6%;1986年在播种面积减少,前期遇到久雨低温,后期持续干旱的严重自然灾害情况  相似文献   

12.
受 2 0 0 3年度棉价影响 ,2 0 0 4年德州市植棉面积 2 2 .7万公顷 ,比上年增长 2 0 %,平均每公顷产子棉 3660 kg,全市总产达 2 6万吨。2 0 0 4年德州市新棉上市比往年晚 2 0天左右 ,开秤价为每公斤 4.40元左右 ,之后攀高 ,最高收购价出现在 9月 2 9日前后 ,达 5 .40元。但是 ,从国庆节开始 ,棉花价格就一跌再跌 ,最低价出现在 1 0月2 5日 ,跌至 3.80元 ,1 0月 2 7日宣布收储消息后略有回升。截至 1 1月中旬 ,子棉价格维持在每公斤4.40~ 4.60元左右。如此低价位和棉价的不稳定 ,使棉农摸不着头脑。目前 ,棉花摘拾已近尾声 ,该市仅收购 1 1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马达加斯加棉花产量、增加棉农收入,2019―2020年将中国黄河流域及新疆等植棉区早熟、中早熟棉花品种(系)28个引入马达加斯加南部图利亚拉和北部贝尔热种植,对其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及纤维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棉花品种(系)。研究结果表明,运棉3539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生育期适中,2个试验点的平均籽棉单产为3 540.5 kg·hm-2(居首位),衣分为40.3%~41.5%,纤维品质接近“双30”标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N·tex-1),并且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冀丰908和运H11160也表现良好,籽棉单产分别为3 243.5 kg·hm-2(平均值)和3 210 kg·hm-2,衣分均在41%以上,纤维品质接近“双30”标准,并且具备抗(耐)枯萎病和抗黄萎病的能力。综合分析,运棉3539、冀丰908和运H11160品种具有在马达加斯加植棉区推广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新陆早19号在乌苏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达4000hm2,单产皮棉1785kg,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1.97%;2006年推广7000hm2,单产皮棉1800kg,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1.7%。由于该品种品质优良、抗病、早熟、产量高,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在乌苏市得到大面积推广,并成为乌苏市棉花主栽品种。1  相似文献   

15.
1 1988年棉花生产形势1988年我省棉花生产是个大减产的年份。初步预计,全省皮棉总产量30~32.5千吨,比上年减产26.5—29千吨,减产45—49%,为70年代以来第二个低产年。按实播面积97.8万亩计算,单产为30~33公斤,比上年减产48—52%,为1982年以来单产最低的一年。主要棉区九江市55万亩,预计总产22.5千吨,比上年减产47%,单产39公斤,比上年减产37公斤,减48.7%;宜春地区14.2万亩,预计总产2千吨,平均单产14公斤,比上年总产、单产分别减产68%和70%;上饶地区9.9万亩,预计总产1.25千吨,平均亩产12.5公斤,比上年总产、  相似文献   

16.
在连续三年大丰收的基础上,1982年我县的棉花生产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县植棉计划十万三千亩,年报总产181,781担,实际产量192,000担,按计划面积亩产达186.4斤,比大丰收的81年增加77,711担,增长68%,LL78年53,402担增长359.5万,单产比81年123.4斤增加63斤,为78年61.4斤的三倍多。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年,每年总产增长34,645担,单产提高31斤,实现了高产稳产,持续幅度增产,广大棉农普遍尝到了“科学种棉,越种越甜”的甜头。今年棉花丰收的特点是成桃、铃重、衣  相似文献   

17.
马俊凯 《中国棉花》2004,31(5):29-30
自1 998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山东省德州市结合本地实际,对棉花产业化经营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推进棉花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带动产业增效、棉农增收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1基本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市植棉面积迅速增加,1 978-1 984年,棉花生产以每年5万吨的速度递增,1 984年达到顶峰,植棉32 .7万公顷,收购皮棉43.5万吨,许多农民靠种棉花迅速脱贫致富。90年代由于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影响,德州市植棉面积徘徊在6.7万公顷,总产5万吨。2 0 0 0年以后,面积1 3.3万~2 0万公顷,2 0 0 3年达到1 9.6万公顷,总…  相似文献   

18.
杨平华  沈杰  余宗遥 《中国棉花》2001,28(11):45-46
潜江市熊口农场辖 6个分场 ,人口 1 .3万 ,耕地 2 4 66.7hm2 ,属国营小型农场。 1 0多年来 ,该场坚持以棉为主 ,科技兴棉、兴场富民的方针 ,采取“五统一”的措施 ,切实推广普及科技植棉新技术 ,连续1 5年棉花单产 (亩产 )超双百 ,成为远近闻名的棉花生产先进 ,在全省农垦系统独占鳌头。该场 1 997年植棉 1 0 0 0 hm2 ,公顷产 1 75 5 kg;大灾的 1 998年 ,植棉 1 2 0 0 hm2 ,公顷产 1 45 5 kg,较全市的平均单产提高 5 6.5 % ;1 999年植棉 1 2 0 0 hm2 ,公顷产 1 5 4 5 kg,单产较上年提高 6.2 % ;2 0 0 0年植棉 1 2 0 0 hm2 ,公顷产 1 666.9kg…  相似文献   

19.
万户乡从1952年推广改良棉以来,几经反复,为打破丘陵红壤不宜植棉的论断作出了答案——五年棉花单产翻一番。 (一) 万户乡地居鄱湖之滨的山岗上,丘陵红壤,易涝易旱。全乡有十个植棉村,21,493个棉农,总耕地面积20,035亩,其中水田6,374亩,旱地13,661亩,其中植棉12,000亩。植棉最多是1972年,已实播棉花13,040亩,总产12,682担,单产97.3斤,比1949年翻了九番,比大跃进前的1957年植棉6,230亩翻了一番,比57年总产皮棉3454担翻了二  相似文献   

20.
开封市地处豫东黄潮土区 ,土壤贫瘠 ,棉花常年 ( 1 995~ 1 999年 )平均单产 1 0 74kg· hm-2 。为了增加棉花科技含量 ,提高棉花单产和植棉经济效益 ,我们于 1 997年开始 ,将棉花高产栽培的有关技术和研究成果筛选组合 ,配套应用 ,在市属 5个植棉县开展大面积“一优双高”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当年落实面积 3 82 0公顷 ,单产 1 2 97.5kg;1 999年72 0 0公顷 ,单产 1 50 9kg,比常年增产 40 .5% ,比当年大田平均增产 3 2 .4% ,同时还出现了单产2 2 2 7.5kg的高产典型。实践证明 ,以下几项技术配套组装、综合应用是棉花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