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荷,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垂直分布在海拔400~1200m。池州市过去木荷人工成片造林很少,自1987年大兴安岭大火以后,一般国营林场及镇(乡)村林场都营造了木荷人工林,已成为江南的主要防火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2.
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寿明 《湖南林业》2008,(11):17-17
木荷,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垂直分布在海拔400~1200米,是主要造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基础设施,选择了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进行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造林保存率也达到75%以上,海南蒲桃生长从幼苗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火力楠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宽大,侧根发达;木荷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强,能较快形成隔离带。说明在防火林带建设中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均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木荷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本地的乡土树种。也是当前营建森林防火林带的主要造林树种。目前上山造林的苗木都是大田裸根苗,在造林和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中,受自然条件和季节的限制,除了春季造林外,其他造林季节营造的木荷林都很难得到理想的造林效果。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很不稳定,有的甚至造林失败。对此,我们利用当前大面积推广的容器育苗技术,解决种子处理、容器营养土配制、育苗技术等技术关键,及时总结推广到大面积防火林带建设中,培育了几十万株的木荷容器苗,秋季营造了78.9公里的木荷防火林带,面积为126.06hm^2,解决了木荷四季造林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用0.5m/m2剂量的威尔柏L液除秀维修旧防火道,8个月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木荷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威尔柏对木荷的生长没有影响。用威尔柏除秀营造的防火林带,在1~3年内可以不进行抚育,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防火林带规划和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防火林带规划的原则、设置方法及其种类与结构,并根据安化县的自然地理条件,指出了适合当地的防火树种;在此基础上,从育苗、造林以及造林后的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并提出了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抚育及整地方法对生物防火林带木荷幼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木荷生物防火林带进行不同抚育、整地方法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养线抚育,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与常规抚育的差异显著,且投入少,可实现省工、节资、增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结构模式的研究,对泰顺县火灾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研究和分析常绿阔叶林中不同植物种类的抗火性、耐火性和燃烧性,筛选出用于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植物种类,并进行生物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构与配置、造林规格及位置的研究.试验表明,由乔木-亚乔木-灌木构成复层结构,配置境界、主、副防火林带,结合山脊、山谷位置的防火林带,能达到理想的生物防火效果;对木荷、杨梅、茶叶等17个树种进行枝叶含水量和抗燃时间的测定的结果表明,杨梅、木荷、女贞、山杜英、甜槠、广玉兰、红花油茶、油茶、茶叶等树种可选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其防火和阻燃性能比较理想.开展生物防火林带造林,经检查造林保存率与成活率均在85%以上,幼树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罗成就 《湖南林业》2010,(11):30-30
木荷 木荷别名为荷树、荷木,属茶科,在我国南方各省广为分布,多为天然次生林,是营造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它能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长,树冠浓密,叶片厚革质,与马尾松、国外松混交造林,能起到很好的防火、防虫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木荷种子不同方式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别名荷树、荷木,属茶科,木荷属。木荷是我国珍贵的阔叶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树干通直,木材坚硬強韧,树冠浓密,叶片较厚,革质,能耐火,萌芽性强,生长快,与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混交造林,形成针阔树种多层次混交林,具有涵养水源功能,又有良好的防火作用,适于福建省闽南地区栽培,是营造针阔混交林和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先锋树种。其根系发达,具有深根性,对土壤适应性强,凡是干旱酸性的红壤、黄壤、红黄壤、黄棕壤的土壤造林均可生长。几年来,笔者总结出一些木荷种子育苗技术经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南林业科技》1994,(2):48-48
防火线改成防火林带好要使防火线真正起到防火作用,必须每年维修一次,每公里需资金500元左右。浙江省淳安县威坪林场1991年进行将4条防火线改造成防火林带的试验,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在90%以上。防火林带能否成功,选择造林树仲是关键。用木荷、油茶两个树...  相似文献   

12.
闽北防火林带中的木荷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南方防火林带应用最广的优良树种,营造木荷生物防火林带是我省控制森林火灾、阻隔火源、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的生长指标进行研究,探索木荷防火林带的生长规律,为木荷防火林带多目标经营及防火林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木荷防火林带造林技术及生长特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的理想树种,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和生长特性的调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和林分年龄对木荷生长产生显著影响;木荷适宜在闽西北生长,可用于营造防火与用材两用林。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可以取得多种效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荷是营造防火林带较为理想的树种 ,营造木荷防火林带是控制森林火灾有效措施之一 ;同时 ,对防火林带的类型和布局、规格等进行了探讨。着重介绍了木荷防火林带的营造技术 ,分析总结了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效益 ,提出了推广营造木荷防火林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木荷防火林带效益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木荷为主)有较长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末在肇庆市一些国营林场就开始种植木荷防火林带,到目前为止,这些地方的生物防火林带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对木荷林带的效益评估未进行系统地总结研究,通过对木荷林带效益的监测研究表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具有较强的防火效能,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1988年开始进行防火林带试验、推广、调查后,将现有防火带根据木荷、红花油茶、柑桔三个不同树种划分或相应的防火林带类型,几年来,这三种防火林带类型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起了一定的隔离作用;通过实验,筛选出生长适应的防火树种有木荷、红花油茶、茶叶、花榈木、杜英等,其中木荷为最佳;设想防火林带结构以乔木(木荷)——小乔木(红花油茶)——灌木(茶叶)隔行混交为好,既能防火,又能增加效益。在试验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丽水地区到2000年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木荷防火林带建设模式群落学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分布于浙江永康、建德的木荷生物防火林带几种建设模式的群落外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荷生物防火林带生活型谱和叶的性质与原生木荷常绿阔叶林差异不大,但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不高,木荷呈单优势群落;群落垂直结构较差,乔、灌、草分层不明显,不能充分利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木荷生长与防火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PSS13和MATLAB7.0软件综合分析5个不同年龄段木荷的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拟合木荷生长曲线,并综合分析木荷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因子,对木荷防火林带开始正常发挥防火作用的初始防火年龄进行确定,得到木荷产生良好作用的防火初始年龄为8年。通过对不同年龄木荷林分比较分析认为,年龄对木荷防火存在显著影响,生长良好的木荷林带有利于森林防火。此外,还提出了木荷防火成熟龄。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木荷造林成效,探索影响木荷生长的地形因子,在福建省华安西陂国有林场对不同地形条件下木荷的生长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3 a后,不同坡位标准地中木荷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其中下坡位标准地的木荷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分别为3.11 cm、4.44 m和2.50 m。同处山脊的标准地,造林4 a后,东北坡的木荷在胸径生长方面表现最佳,平均胸径为5.29 cm;东南坡的木荷在树高和冠幅生长方面表现最佳,平均树高可达6.75 m、平均冠幅可达4.54 m;西北坡的木荷生长情况相对较差。在坡向和造林苗木规格相同的情况下,造林2 a后,位于山谷标准地的木荷长势明显好于山脊标准地上的木荷,但两者在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此外,在山谷地带,南坡标准地上营造木荷较西南坡向标准地上的木荷长势更好,造林2 a后,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分别可达2.96 cm、3.14 m和2.14 m;在山脊地带,南坡较北坡更有利于木荷胸径和冠幅生长,但在树高生长方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木荷属茶科(Theaceae),学名: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它是我国珍贵的用材树种,又是最好的防火树种。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包括江苏苏州地区、安徽南部、台湾、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对土壤适应性很强,凡酸性土壤,如红壤、红黄壤、黄壤、黄棕壤均能生长。它能与马尾松、杉木、樟科、壳斗科等常绿树种混生。迹地、荒山均能天然下种或萌芽更新。福建省尤溪县1959年就开始在山脊上营造木荷,做为防火林带。据统计,全县各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