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阜阳位于东经115°49′,北纬32°55′,全年无霜期214天,稳定通过10℃期间积温4842.6℃。当地自然条件不能满足芝麻一年繁殖两代的要求,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于1980、1981年用塑料薄膜小拱棚对芝麻就地加代繁育,并结合南繁第三代,获得年繁三代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早春地膜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生产及其资源生产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两熟农业区畜牧业发展对青贮玉米需求不断增加,在两熟热量限制的北京地区建立了双季青贮玉米的新型生产技术模式,通过采取早春季节的地膜覆盖技术研究了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生产与资源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早春地膜栽培技术提高了青贮玉米鲜产量15.6%,物质生产提高29.9%;早春季节地膜在当季提高温度生产率、光照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率均达30%以上,全年平均在15%左右。早春地膜是提高双季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中熟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敞土常规栽培、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和稻草加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共7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敞土常规栽培(CK)相比,增产明显,达到了324.2%;其次是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增产220.3%;而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42.0%和27.1%。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铃薯》2017,(6):331-334
甘肃白银地区早熟马铃薯,因早春低温普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成熟时间在7月中下旬,上市晚且效益低,而生产中零星种植的大拱棚地膜覆盖种植和小拱棚单、双垄覆膜种植,因配套大芽移栽技术,上市早且效益较好。为了弄清这几种种植模式的增收优劣,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早熟马铃薯种植模式与当地主要栽培地膜直播相比,均有明显的增收效果,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增收大小顺序为:大拱棚直播大拱棚移栽小拱棚双垄移栽小拱棚单垄移栽地膜覆盖移栽地膜覆盖直播。  相似文献   

5.
降解地膜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田间滴灌条件下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和水、热效应以及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降解地膜在玉米生育前期降解速度明显快于中、后期, 覆盖150 d降解至5级, 质量损失率51.37%;降解地膜具有普通地膜相当的保墒增温作用, 且克服了普通地膜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对雨水的阻碍作用, 能促进雨水入渗吸收, 0~20 cm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高1.08%~3.90%, 21~40 cm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高0.91%~2.13%;6月末地膜裂解后, 土壤温度低于普通地膜, 避免高温对根系的伤害, 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降解地膜处理产量比普通地膜低0.34%, 差异不显著;比不覆膜(CK)增产17.37%, 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小麦加代种植是缩短育种年限和快速繁殖良种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小麦育种单位大多到东北春播加代,也有到高海拔山区夏播加代,先后育成了晋麦2148、龙溪35、福繁16、矮和尚等优良品种,并积累了丰富的加代育种经验。然而到东北进行远距离加代在人力、财力上困难很多,山区夏繁也有类似问题,且常因赤霉病过重而影响留种。为此,龙溪地区农科所和宁德地区农科所曾分别在龙海县和福安县进行过平原地区秋播就地加代的尝试。为进一步探讨秋播小麦的特点和加代技术,就近对加代材料进行鉴定和  相似文献   

7.
日光温室玉米冬繁加代可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北方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玉米冬繁加代,生育期145天左右,比正常春播生育期延长20天左右,可在6月中下旬成熟收获,收获的种子能赶上所规定的夏播播期。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辽宁省葫芦岛地区一些乡镇的马铃薯栽培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1998年仅绥中县小庄子乡和兴城市大寨乡马铃薯栽培面积已达2333hm2,并已形成村屯周边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马铃薯生产已初步建立起商品市场,产品远销省内外。 收稿日期:1999-01-21马铃薯高产除选择优良品种外,关键措施是肥水管理。本文仅就马铃薯高产施肥及下茬复种水稻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1 马铃薯高产栽培方式与钾肥效应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栽植马铃薯普遍采用地膜覆盖、地膜加拱棚和在地膜加拱棚设施上再覆盖草帘三种方式。马铃…  相似文献   

9.
赵文耀  刘江义  吴广 《玉米科学》2000,8(Z1):015-018
经多年研讨,种性不同的玉米杂交后所产生的种子比亲本自交产生的种子具有杂种优势,优势率10%左右,这种优势可应用到玉米生产上。利用方式:种性不同的杂交种间,混种和立体栽培,但在应用前要先进行组合试验,注意选择血缘关系远、粒色相同、株高差异不太大等优缺点互补的组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种子质量好坏,特别是种子纯度的高低与繁殖制种基地的科学选择有着直接的联系。结合作者实践经验就科学选择杂交棉繁殖制种基地谈几点看法。1亲本繁殖基地的选择亲本繁殖主要是注意二点:一是要保持亲本原有的种性特征;二是要严防亲本的生物学和机械混杂。由于亲本繁殖数量少,生产面积规模小,基地应选在:1)离商品棉田较偏远(一般相隔300~500m)的地方连片种植,以防生物学混杂。2)要求生产农户栽培技术水平较高,能按技术要求操作实施,确保繁殖产量。3)棉田排灌自如、土地肥沃,无枯、黄萎病发生。2F1代制种基地的选择据作者总结,在制种基地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