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突出强调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为此,中央先后下发一系列文件,对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构建、生态监测网络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生态监测是做好生态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生态站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从多次调研反馈的情况来看,部分生态站网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加强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国际合作,通过完善布局,升级改造,规范运行等措施,提高我国林业生态站网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水文站网管理系统是吉林省水文监测及洪水预报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应用系统,实现省水文局与水文分局或水情分中心对站网进行分级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实现站点的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等要求,保证站点信息的时效性和一致性,具备水文应急测报信息支持功能。站网管理系统为优化水文站网布设,提高站网管理水平,提供了迅速、全面的信息支持。在发生突发性公共水事件时,迅速提供事件所在地的江河流域情况、附近监测站点及监测数据信息、水利工程情况等,为开展应急测报提供服务,使我省水文站网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王丽华 《农业与技术》2013,(12):70-70,82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水文测站的调整统计,对测验方式、方法的评价,站队结合的客观评价,只有2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站网的整体功能,大力引进水文测验先进仪器应用到测站。可以减轻劳动量,才能更好发挥水文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水文站网布局的整体功能,必须依靠水文站网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其网内测站的整体功能,使其以最少投资、最小的代价获得最高的效率、最佳的站网整体功能。基本上满足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分析研究、水利工程建设等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水文信息化是水文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水文信息化将基本形成地表水、地下水共管,水量、水质并重,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水文"服务系统,实现水文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信息处理智能化,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保障。以"大水文"发展需求为驱动,依托信息网络新技术,站网规划、信息共享、应用开发以及网络通信等方面对水文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徐州市雨量站网建设的现状分析,指出雨量、蒸发站网布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相关法规和行业技术导则,提出了雨量站网优化指导原则和调整思路,论证了调整后的雨量站网布局更加合理性,从而使站网能更好地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及时、完整的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7.
徐州市雨量与蒸发站网建设现状及优化调整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徐州市雨量站网建设的现状分析,指出雨量、蒸发站网布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相关法规和行业技术导则,提出了雨量站网优化指导原则和调整思路,论证了调整后的雨量站网布局更加合理性,从而使站网能更好地为防汛抗旱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及时、完整的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演变、问题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域面积、水文环境、水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当前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展绿化工程、加强蓄洪能力建设、调整湖区产业结构、控制污染”等综合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吉林省水文站网发展历程,对水文站网进行功能评价,及其在现在的水文站网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水文特性规律、、水文预报、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省际水文、实验研究等。在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网构建及数据传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网是按照江西干旱成片性特点、区域代表性和农业发展布局而构建的,介绍了其站网结构、技术要求、仪器配置、数据和系统组成等,为开展相关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文观测工作能够为防汛防洪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水文观测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分析了海盐县水文观测工作现状,主要包括水文观测项目单一、水文观测设备落后和水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措施,即加快水文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水文观测技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开展水文巡测和问测工作以及扩大水文信息服务面。  相似文献   

12.
竹林不同界面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植被层作为水文环境要素,对降水、蒸散和径流等水文通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国内外近年来对竹林水文效应的研究成果,试从竹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等不同层面综合评述最新研究进展,普遍的研究结论认为竹林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减少径流泥沙、改善水质等功能,目前国内外对竹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研究对象多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为主,并局限于单一指标或是单一过程的观测试验,今后竹林水文研究工作应加强不同竹种水文过程物理机制研究,对于分析评价不同种类、地带、类型的竹林水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参55  相似文献   

13.
张美玲  柴旭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86-17187,17218
以生态旅游理论为指导,首先对陕北地区生态旅游所生成的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体从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历史、民风民俗、经济、交通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揭示了陕北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特点,主要从类型、资源品位、特色、空间分布及区位优势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文测验工作的质量问题,从水文资料中分别找出环境、技术、装备及测验工作人员的分析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讨论比较,分别理顺这4个方面的详细资料对水文测验工作的质量影响性,希望能为水文检测同行给予一些工作经验及帮助,同时也为精装高质量编制水文资料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本文主要阐述水文资料的内涵及水文、水利工作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结合区域水资源优势利用水利测验检测,从而提升建筑工程防洪抗旱建设工作的质量,提升高效率、高质量的水文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工作,可以直接关乎到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建筑行业的稳定开展的关键作用,而水文测验作为实现实际水文资料有效、高质搜集和整理的技术基础,踏实开展高质量的水文资料编制工作,对比粗劣质量的水文资料造成的严重影响后果,查摆找出主要因素问题,集中整治整改设计方案。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现代化技术水文测验工作体系,从而提高我国建筑质量和高质的水文资料质量。  相似文献   

15.
水文学是地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学是研究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发展、分布、变化等运动的自然科学学科。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水文研究也逐渐从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基于此,在阐述传统水文与现代水文内涵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的变化特点,并深刻总结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转变的现实意义,对水文学科的发展变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仙居县水文站网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仙居县水文发展历程,从仙居水文站网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仙居县水文站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人员、设备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当地水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开展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利用文献计量法,聚焦土地自然属性,基于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梳理农用地适宜性影响因素,选取12个指标构建土地宜耕、宜园、宜林、宜草性评价体系。基于限制性因子法与1OAO原则筛选不适宜区,针对适宜区利用综合评价法考虑适宜程度,最终形成农用地适宜性评价标准,并以2020年石羊河流域为实证区开展验证。结果表明:2020年石羊河流域内仅有2.69%的土地属于耕地适宜区,42.96%不适宜发展耕地;园地适宜区有17.08%,不适宜区有19.12%;林地适宜区有10.27%,不适宜区有6.17%;研究区域内无草地不适宜区,适宜区有12.93%。本研究根据2020年研究区土地覆被现状与2010—2020年农用地转化等实际情况,验证上述评价结果是否合理,结果表明仅存在3.76%的耕地分布在耕地不适宜地区、林地不适宜区没有林地分布,农用地转入和转出也主要分布于一般适宜区和适宜区,基本上符合因地制宜发展,证实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利用限制性因子法开展适宜性评价贴合实际,能够为未来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大水文"建设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现实迫切需要。文章以常德水文局为实例,通过对常德水文局人力资源数据分析,结合县域水文实施经验,开展市域应急巡测为契机,对体制机制改革方案进行设计,为湖南"大水文"建设提出理论基础和进行可行性分析,找出问题,转变工作职能,理清改革思路,推进湖南"大水文"建设。  相似文献   

19.
大夏河流域水文与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 《甘肃农业》2009,(11):61-63
以大夏河折桥站1956年~2008年53年水文资料系列为依据,论述了大夏河流域降雨、径流和泥沙的时空分布规律,从降水、径流、洪水、泥沙、水质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的水文与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20.
吴艳  韩建宁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96-97,114
公路景观评价涉及建筑物、水文、地理、生态、历史遗迹、服务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空间信息,运用GIS技术建立公路景观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并介绍了公路景观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GIS技术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应用,促进了公路景观评价智能化、规范化和实用化,为公路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