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水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实施小流域建设效果评价是检验生态清洁小流域设计、施工及管护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文选取典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对其设计方案、建设效果等进行评价,拟对今后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设计、施工及后期管护等各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坡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由此应运而生,经过数年推动与实践,全国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小流域治理模式以及浙江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经验,形成了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农业建设、面源污染治理和监测预防为一体的措施体系,并对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流域健康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其治理思路和技术途径等已有众多研究和实践,但是对于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梳理与分析较为欠缺.本文基于文献调研,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群体、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近20年来与生态清洁小流域相关的科技论文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发文数量在各期刊中的分布符合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定律,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治理模式、治理分区、技术措施等方面.(2)从事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的机构有384个,主要是水土保持相关的水行政管理部门,发文量靠前的作者多为从事水土保持管理、规划和设计的人员,尚未形成稳定且产学研融合的合著群体.(3)未来生态清洁小流域研究应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理念运用到建设实践中,构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耦合控制技术体系,结合时代背景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方针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优化措施配置,完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了"十一五"以来,房山区累计治理小流域51条,提高了471km2土地的治理标准,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房山区实现了水源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和管理经验进行了概述.下一步工作中,房山区将完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布局,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使各项措施持续发挥效益.提升科技水平,开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要素,山水林田路村居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本文立足甘肃不同地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依据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求,针对小流域生态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和水土流失特点,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修文县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探讨县级水土保持规划中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分类问题,提出了由小流域地形地貌类型、水资源功能定位、人类活动强度组成的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三级分类系统。采用三级分类系统将修文县83个小流域级分为10个类型,分为山地水源低、中强度类,山地非水源低、中、高强度类,丘陵水源低、中强度类,丘陵非水源低、中、高强度类等10个类型。并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各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目标及方向,旨在为县域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受甘肃自然条件所限,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一直是甘肃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短板和软肋,2006年水利部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以来,甘肃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积极行动,努力探索。如何弥补这个短板?2013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甘肃省选择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陇南市两当县、成县、康县和徽县4个县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实践工作。本文以两当县马家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为例,通过介绍工程的主要做法和实施效果,展现甘肃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8.
杜霞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03-104,13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该文概述了隆德县清流河小流域的基本情况、水土流失的特征与危害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治理思路、模式与成效,提出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新时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项新举措。笔者通过灵台县东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试点工作实践,深切看到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显著成效和重大意义,有了一些真切体会和启迪,在此总结提出以与广大水保工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是综合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染治理等多种治理手段及技术,最终实现小流域内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BSPT技术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流域治理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系统治理技术体系,该研究以巢湖派河支流斑鸠堰河小流域为例,将BSPT这一治理技术理念用于该小流域治理中,最终实现斑鸠堰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目标,应用实践对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延伸,是一项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水利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明确要求,要搞好农村水环境整治和生态小流域建设,维护河湖健康生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对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运用标准样方调查法和遥感解译法调查了沙堆河小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其中包括植物群落特征及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沙堆河小流域范围内分布的主要植物群落有12种,分别为水蓼群落、白茅群落、灯心草群落、毛竹群落、杉木群落、盐肤木群落、马尾松群落、樟群落、荞麦群落、狼尾草群落、茶群落、杨梅群落;沙堆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0.33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5.20%,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85 t/km2·a,年土壤侵蚀总量968万吨,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因此需要对植物演替进行适度人工干预,有针对性的布局沙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措施,该研究结果可为建设通沙堆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房山区两条小流域对比分析了山区小流域与平原小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别,探讨了山区小流域与平原区小流域功能区划、治理思路和治理措施的区别,为进一步研究小流域功能分区划分、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和规划小流域建设治理工作奠定基础,对推进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在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中,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效果与地位越来越高。利用流域内的资源优势,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土地与资源的开发,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从而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达到促进人民富裕的目的。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对相关对策措施进行落实,这样才能促进水土流失治理的综合效果,使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得到提高。本文对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望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纸坊沟典型城郊型小流域治理成效,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塬系统治理,探索打造集“生态清洁示范、高效灌草栽培、水保科学研究、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清洁型示范小流域,为陇东黄土高原城郊型小流域生态价值服务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6.
罗婷  王崇云  彭明春  李其阳  孔维琳  杨莎  董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16-6118,6122
分析了水源保护地的污染物来源和迁移过程、形成原因,对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2种水源保护地常用的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详细概述;并以昆明松花坝为例,在其水源地保护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BMPs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水源保护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我国水源保护地污染控制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贯彻落实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让百姓充分享受到水土保持工作成果,在过去小流域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将南安市的山外山小流域建设成清洁小流域,以期实现水土保持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治理。1清洁小流域的内涵清洁小流域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突出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各项措施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法则,与当地景观相协调,基本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通过有效保护使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实现山青、水秀、人富。在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生态清洁流域的建设提供参考,选择沈阳市东陵区祝家青草沟小流域为研究区,以保护水源和净化水质为中心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以纵向多层次配置模式和水平环状结构配置模式相结合,每年6月和10月分别在流域上游和下游采集水样进行主要水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经3年的治理,从建设期初到建设期末,东陵区祝家青草沟小流域水质pH值由弱酸性6.68逐渐接近7.0,氨氮含量由0.16mg/L下降到0.074mg/L,COD含量由12.21mg/L下降到5mg/L,BOD含量由3.15mg/L下降到2.3mg/L,TP含量由0.038mg/L下降到0.02mg/L,TN含量由0.36mg/L下降到0.26mg/L,水质富营养化等级为贫营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能够有效地净化流域内水质,改善流域水环境,满足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陇南市自2013年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全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坚持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统一规划,预防保护、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并重,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科学布设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开启了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王冠  张锦娟  庄景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578-4580
根据水库水源地的地形、水系特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将污染源头和迁移途径作为落足点,提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生态农业推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景观格局优化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最后介绍了浙江省珊溪水库水源地某小流域的污染治理情况,为水库水源地保护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