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9年8月10日,正值胡乐国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盆景界同仁以及先生亲友、弟子齐聚温州,参加胡乐国盆景艺术研讨会暨"浙风瓯韵"盆景展。胡乐国大师从艺六十余年,开创了松柏类盆景的"高千垂枝"等独特技法和艺术风格,创作出《生死恋》、《向天涯》、《傲骨凌云》、《一览众山小》、《风骨》、《踏歌行》等众多有影响力的作品,他发表了多达百篇专业文章,特别是对"盆景是文化"的提倡,结合中国文化对盆景艺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5月28日下午,温州市花卉行业协会盆景分会市区协会(简称温州市区盆景协会)成立大会在温州市金川角大酒店隆重举行,温州市区盆景协会上级协会领导、嘉宾及温州盆景爱好者一百余人参加大会。温州盆景久享盛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有以胡乐国大师为代表的一批前辈在园林部门创作盆景,开创了"高干垂枝"、"多干合  相似文献   

3.
正赵庆泉大师与胡乐国大师相识于1979年我国在北京举办的首届盆景艺术展览会上,他们的友情和艺术交流一直延续了近四十年,共同见证了当代中国盆景发展全过程。在本次追思会上,赵庆泉与众多来宾一起重温了胡乐国的盆景理念,情到浓时,叹物是人非,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徐旻)2006年10月28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作为评委成员应邀参加了“招宝山”杯宁波第四届盆景展览。10月29日至10月31日,胡乐国大师应邀先后参观考察了溪口镇应国平先生的盆景园、奉化市孙伟民先生的东方盆景艺术园、慈溪市冯小龙先生的盆景园、黄敖训先生的茂  相似文献   

5.
胡乐国,祖籍浙江永嘉,1934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59年进入原温州市园林管理处从事盆景研究与创作,其间自1965年开始主持妙果寺盆景园及温州盆景园的工作长达30余年,1994年退休后继续潜心于盆景艺术,力求有更新的突破与发展。胡乐国先生成长于我国现代盆景发展和新旧更替、改革创新的年代。他接受老师项雁书整整十年的培养,遍访国内盆景界前辈名师,在融会贯通、兼容并包的基础上,逐步走出了旧的盆景表现  相似文献   

6.
正花木盆景杂志社各项事业继续保持旺盛发展势头,办刊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2005年初,《花木盆景》杂志获得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单位联合授予的"第二届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同年底,由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的"全国花木盆景艺术研讨会暨花木盆景杂志社第六届学术交流会"在漳州师范学院举行,郑诚恭、胡乐国、冯连生、邢进科等大师现场表演盆景制作技艺。2006年2月,《花木盆景》荣获省  相似文献   

7.
<正>拜读本刊今年第八期上刊登的胡乐国大师新作《杂谈杂木盆景》一文后,笔者认为专题召开"中国杂木盆景研讨会",措施是有力的,也是必要的。这对进一步探索杂木盆景发展中的问题,向新的方向、新的目标进发,是极其有利的。同时我也赞同胡乐国大师文中对杂木盆景现状所作的分析与宏论。尤其是他关于杂木盆景逊色,主要"表现在艺术观及表现手法上"的观点,我联系本地杂木盆景兴衰之后,深有感触。下面我结合本地实际,用今天的观点来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炎夏又至,恩师离开我们也已近两年。无尽的追思、深切的缅怀,我们全体师兄弟决定在这个新冠肆虐的特殊年份举办一个特殊的展览——"浙风瓯韵"网络盆景展,向恩师致敬!6月初商定此事后,立即开始寻找合适素材,制作新作。不觉思绪又回到了从前,恩师教导历历在目,叹而今物是人非。恩师为人谦和、低调,独具创新理念,开创了松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05,(11):19-19
(本刊讯)10月31日至11月2日“,2005厦门·中国盆景艺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时值厦门盆景花卉协会成立2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大师、盆景爱好者和兄弟协会领导共100多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并就盆景艺术创新等问题作了学术交流。著名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胡乐国还分别做了松树盆景、水旱盆景的制作表演。本社总编邱祉轩应邀参加了研讨会。活动期间,厦门盆景花卉协会还举办了“2005年厦门盆景艺术展”,共展出风格各异的盆景作品400多件。2005厦门·中国盆景艺术研讨会召开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8月11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带着对中国盆景事业的的无限眷恋和期待离开了我们。先生从艺六十余年,开创了松柏类盆景"高干垂枝"等独特技法和艺术风格,创作出《向天涯》、《生死恋》、《风骨》、《踏歌行》等佳作,他结合中国文化对盆景艺术的影响,提出盆景艺术必须崇尚自然,创立鲜明的民族风格,为浙江盆景风格的确立及推动中国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4月25日,宁波盆景协会盆景艺术研讨会在象山盆景协会会长金祥春的盆景园举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事长袁心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黄敖训,浙江省园林风景学会盆景艺术分会副会长孙伟民,宁波盆景协会会长张静国  相似文献   

12.
全国花木盆景艺术论坛暨花木盆景杂志社第六届学术交流会11月28日至30日在福建省漳州市隆重举行。福建省漳州市副市长许荣勇、湖北省林业局宣传中心主任毛剑、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邢进科、冯连生、台湾盆景大师郑诚恭、盆景界知名人士鲍世骐、林联兴和花木盆景杂志社社长刘小勤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台湾、福建、湖北等20多个省市的140多名花木盆景专家学者和业者代表就海内外盆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两岸盆景艺术的交流与合作、盆景艺术的个性化与市场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研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为海峡两岸盆景事业的合作与交流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18日,胡乐国先生应上海植物园的邀请,赴上海参加由“海派盆最研究中心”举办的盆景操作示范表演。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将原来釉缸种植的球状五针松改作成一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盆景作品。胡乐国大师为做好这次改作,他特意提前一天来到上海,挑选素材,精心构思。  相似文献   

14.
正潘仲连大师和胡乐国大师都为确立浙江盆景风格做出了重大贡献。得知研讨会的召开,潘仲连特意写了《先生仍与我们在一起》的文稿,字里行间,情真意切,以表敬意和思念。胡乐国先生离我们而去已近周年了,我们回望先生身影,宛如在昨,回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行踪与音容笑貌,倍觉亲切。先生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盆景事业,其创作的众多精品,灿耀夺目,有口皆碑。虽按前人屠隆《考槃余事》  相似文献   

15.
胡乐国先生的盆景艺术以其沉稳老练、浑然天成、时时还透着浓郁书卷气的风格特点而名重海内。  相似文献   

16.
"高干垂枝"是胡乐国大师在盆景创作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松树盆景造型理念,所谓"高干"是指干上出枝位置高,"垂枝"则是指枝条下垂。它从干与枝两个主要方面阐明了各种松树盆景的姿态特征,最能表现松的自然风貌。"高干垂枝"源于自然,也同于画理,适宜于各种形式的松树盆景造型,如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等等,高耸的树干挺拔而雄健,自然下垂的枝条飘逸潇洒尽展老树姿态,极具画意。  相似文献   

17.
正已故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是我的恩师,他曾写过一篇文章《盆景是文化》(《花木盆景》2005.11B),文中写到"盆景是文化,它和诗、书、画……一样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盆景艺术讲究文化内涵、讲究人品个性和意境的表现"。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似乎盆景的文化属性也在渐渐稀释,而大家对盆景技艺的关注却与日俱增,不能说这是个不好的现象,但我认为盆景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才足以成为艺术,而恰恰也是因为注重文  相似文献   

18.
正6月1日至6月15日,"义乌世贸中心杯"暨义乌市第八届盆景展在义乌世贸中心广场盛大举办,本届展览由义乌市园林学会盆景艺术分会主办,浙江万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袁心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胡乐国、韩学年,金华市盆景艺术协会会长何东华、副会长赵谷云等嘉宾莅临世贸中心广场,共赏义乌盆景佳作。在名誉会长盛光荣、会长金光利、常务副会长楼学文等协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义乌  相似文献   

19.
自盆景大师胡乐国先生《谈“传统”》一在本刊刊出后,盆景理论界的反响很大,近来边疆拜读了相关议论章,遂想就“传统”、“规则式”、“继承传统”与“创新”作一些诠释,试图理清概念,并就教于识。  相似文献   

20.
<正>"破石栽树"法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李云龙首创的山水盆景技法,运用此法,给山水盆景中的树木创造了生长的空间,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光"石盆景,让山水盆景真正"活"了起来。2017年5月27日,山东省盆景联盟成立大会暨山东省首届盆景展在临沂市正直汽车主题公园隆重召开,李云龙大师应邀制作表演,现将制作过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