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花卉》2015,(17)
中国盆景的艺术具有上千年的传承历程,经历过历史的变迁和许多的自然灾害,最终得以保留成为了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我国的盆景艺术是一种高等的艺术文化,既能美化自然又具有文化底蕴。盆景技艺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其独特的社会地位,不但能够装点园林还能增添园林的独特魅力,而且本身堪称集"诗、书、画、技"为一体的迷人园林。但目前盆景技艺在现阶段的传承和发展中却面临着很多困境和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扬派盆景博物馆总工程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说,扬派盆景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中国盆景艺术代表作。"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是扬派盆景最显著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扬派盆景技艺才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扬派盆景的成就已占据了‘塔尖'部分,但现在也面临着不少尴尬,非物质文化遗产光靠宣传和老艺人的支撑还远远不够,是时候形成系统的"带徒"机制,培养更多大师,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宣  相似文献   

3.
<正>1盆景艺术的分类中国盆景是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盆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说它是诗,却寓意于丘壑林泉之中;说它是画,却生机盎然,四时多变。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树石、盆盎、几架三位一体的艺术品,经历代盆景艺术的精心雕琢,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以鲜明的民族特点,古雅的艺术风格而驰誉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已故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是我的恩师,他曾写过一篇文章《盆景是文化》(《花木盆景》2005.11B),文中写到"盆景是文化,它和诗、书、画……一样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盆景艺术讲究文化内涵、讲究人品个性和意境的表现"。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似乎盆景的文化属性也在渐渐稀释,而大家对盆景技艺的关注却与日俱增,不能说这是个不好的现象,但我认为盆景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才足以成为艺术,而恰恰也是因为注重文  相似文献   

5.
正盆景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盆器、配件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与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而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它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与诗画艺术相协,与园林艺术一脉相承。盆景创作与诗画一样,首先要有主题,也就是立意。盆景立意表现的是一种心志,以诗情画意之  相似文献   

6.
爷爷的最爱     
泽宇 《花木盆景》2008,(7):74-74
爷爷最爱盆景。我问爸爸、妈妈和奶奶:爷爷为什么那么爱盆景?爸爸说:爷爷爱艺术,盆景是画,盆景是诗,它能唤起爷爷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盆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园林艺术的珍品。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被人们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生命的雕塑"。中国盆景主要分为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两大类。本文主要从树木的选择、树桩盆景的制作、树桩盆景的养护管理等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树桩盆景的制作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盆景起源于中国,是我国一门独特的园林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国盆景艺术"缩名山大川为袖珍,移古树奇花作室景",融合山石、盆栽、园林和书画等多项艺术体系于一体,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本文简单阐述了盆景的制作方法及后期的日常养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盆景是活的艺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这是盆景界多年来对中国盆景艺术形成的其识。讲到画,自然要考虑造型,从干到枝的衔接以及由枝及叶片的布局,都应该有画意,且有立体与空间感。诗意应该是盆景要表达的意境,是盆景艺术追求的高层次目标。实际上,诗也好,画也好,综合起来,就是盆景的景,就是盆景要表达的真实内涵。景是不易得到的,但只要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相似文献   

10.
盆景起源于中国,据考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现至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品,是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载体。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其核心是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盆景是人们向往大自然美好憧憬的缩影。一件好的盆景体现了时间的沉淀,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三维空间动与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东汉,成于唐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以小见大,缩龙成寸”的艺术造型,深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被世人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海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邮政部门以盆景为题材发行邮票,笔者现整理部分盆景艺术邮票供盆景爱好者及集邮爱好者欣赏。  相似文献   

12.
<正>家居盆景是近年盆景发展的新概念。随着盆景进入千家万户,逐步普及并为大众所认识,社会上的盆景热也自然会出现。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包括盆景艺术的喜爱和追求的人会越来越多,必然也会出现家居盆景热。它对新时期盆景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一、盆景和家居盆景盆景是以植物、山石、花草等为材料,在盆盎上培植造景,是蕴含意蕴的无声的诗,是有生命的立体的画,是自然界名山大川、奇树怪木的艺术缩影。它以苍劲雄秀、清新高雅、潇洒自然、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等特点深受人们的赞赏。所谓“丛山数百里,尽在小盆中”“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是对盆景的最好概括和写照。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部分优秀盆景树种资源与利用闫永庆(东北农业大学)刘福义刘亚权(大庆新华电厂)王洪亮(东北农业大学)盆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瑰宝之一,它融书法、绘画、园林艺术于一体,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大力发展盆景事业,将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从盆景艺术的来源史考据的片段中,无论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水石盆景,还是"选自然之神丽,尽高栖之得意"的山水盆景,均以士官文人为首发。随着文明的进步,盆景艺术从盆景硬件的组合分类及组合方式、造型风格上,出现了众多类别,但这并非说,盆景艺术就是"官样艺术",她最终应归类为民间造型艺术,为什么如此说呢?民间艺术是指"由那些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掌握了既定传统风格和技艺的普通老百姓所制作的艺术、手工艺和装饰性装饰物",而盆景艺术的创作者,有史以来,无论是士官,还是文人、平民百姓,都来自民间,都没有经过系统正规的盆景艺术技艺  相似文献   

15.
扬州水早盆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民族风格,极具艺术力地渲染出作品的生境、画境和意境。现代扬州水旱盆景,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为明显的地突出了中国盆景“微型园”、“立体画”和“无声诗”的创作构思,成为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盆景形式,在国际文化交往中成为亲近自然、个性丰富、广受欢迎的现代盆景艺术。  相似文献   

16.
《花卉》2018,(24)
通派盆景传统技艺以"两弯半"、"两片一顶"为主要表现手法。进入新时代新一代的通派盆景艺术大师们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引入了"舍利干"、"神枝"技艺使通派盆景过渡更自然、线条更美、彩更丰富。然而近年来通派盆景的普及度远不如苏派、扬派等其他流派盆景,人才断层、后继乏人。大力培养人才、培育盆景产业、走市场化的道路、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是通派盆景传统技艺传承、保护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黄蓉 《花木盆景》2008,(6):12-13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是世界公认的艺术瑰宝,素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美称。而树木盆景则以园艺、美术、文学和生态学等各种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特点,溶千里浩然之气于一盆之中,孕百年生机之态于咫尺之间,成为每个热爱生活、乐于欣赏、精于审美者心目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8.
未来果树盆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果树盆景的发展为盆景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使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制作者的高超技艺,观看花果也会感到赏心悦目.这本来就和圣哲追求众生愉悦的目标相一致.作为一门微化的艺术,果树盆景的素材来源、品种特性、追求目标都有别于制作技艺已经成熟的树木盆景,如果简单地以为果树盆景就是树木盆景和果树栽培技艺的组合,很有可能顾此失彼,即使制作了大量的作品,也只能称之为果树盆栽.为凸显果树盆景的优势,当以结果为主体,另辟新径,让造型为结果服务,并尽量赋予它新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正蜡梅是一首诗,虽然无声,但她却有鲜活的生命:蜡梅是一幅画,却四时不同,春来清丽悦怡,夏至浓翠欲滴,秋时萧疏澄碧,冬日宁静飘逸。蜡梅虽是寻常花木,然而在一个人的手中,却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放射出艺术的光芒;他以蜡梅为师,以蜡梅为友,用蜡梅盆景诠释被誉为"蜡梅王国"的保康——他就是湖北省保康县花木盆景协会会长刘万义。  相似文献   

20.
正盆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深受国人喜爱,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继承和发扬盆景艺术是广大盆景人的共同使命。盆景艺术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如何创作成为盆景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各级盆景协会在积极组织盆景制作技艺培训的同时,还按期举办盆景制作比赛,这些举措对于提高盆景爱好者技艺,促进盆景事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但笔者通过参加比赛的亲身体会再加上对不少的制作比赛的仔细观察,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