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芋块茎形态发育和生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魔芋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都不能正常结实。本试验以花魔芋(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及白魔芋(A.albus P.Y.Liu et J.F.Chen)为材料,将成熟花粉授到即将开花的柱头上就能顺利地获得果实。因此认为在重庆地区魔芋不能正常结实主要原因是雌蕊先熟。有趣的是,包被在果壁内发育成熟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植物学种子,而是一个小块茎。解剖研究表明,小块茎由块茎原始体发育而来。魔芋块茎维管组织分散排列,没有由维管形成层引起的次会生长,只有木质部周围发生的决生形成层和薄壁细胞分裂活动,产生大量薄壁细胞使块茎膨大。块茎的保护组织为叠生木拴。 魔芋块茎由依赖母体营养到脱离母体营养的最后时期在七月,此时植株活力最盛。换头之前生长量的变化主要在叶上,换头之后块茎急剧膨大。不同大小块茎作种,块茎膨大效率(TBE)不同,较小的块茎具有较大的膨大效率,较大的块茎净增重较大,这是生产上选用种芋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魔芋多用块茎和根状茎(芋鞭)作种,通常一年一挖或多年一挖,其体积大,皮薄,水分多,组织柔嫩,易受创伤和感染病害,加之留种量大,贮藏比较困难.本文结合云南省魔芋生产现状,探讨魔芋种芋的越冬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花魔芋的顶芽、顶芽鳞片、侧芽、皮上芽孢、块茎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类型外植体和不同取材时期对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以明确花魔芋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和取材时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类型对魔芋组织培养效果有显著影响,顶芽的诱导率和出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外植体,死亡率、褐化率与污染率均显著低于块茎与顶芽磷片,顶芽为花魔芋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不同时期取材对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亦有显著的影响,冬季取材的顶芽与顶芽磷片的污染率和褐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时期,膨大率和诱导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取材时期,冬季为花魔芋组织培养最佳取材时期。  相似文献   

4.
研究马铃薯会-2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会-2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同步,呈双峰曲线变化,分别在现蕾期和终花期间出现峰值;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块茎干物质主要在盛花期至茎叶枯萎期形成,该期也是块茎养分积累的主要时期;终花期以前,干物质及养分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终花期以后,主要分配在块茎中;会-2对氮(N)、磷(P2O5)、钾(K2O)的吸收比例为1∶0.140∶1.919;生产500kg块茎,需吸收N2.756kg,P2O50.310kg,K2O4.256kg。  相似文献   

5.
以1个月健康试管魔芋苗的叶柄作为组培对象,研究魔芋叶柄愈伤诱导的最适培养条件和最适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分别确定了叶柄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取材部位、放置方向、光照条件的不同为实验因素,测出其诱导率最高为75%;魔芋叶柄愈伤诱导的最佳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6mg/L:NAA0.1mg/L,愈伤诱导率最高达50%。通过取材部位、放置方向及光照条件的试验发现,魔芋在组织培养时,以切取魔芋苗的下段和上段,并以正方向插入培养基中的这种培养方法为最好。而在生长调节剂对魔芋叶柄培养影响的试验中,选用中等浓度的6-BA(如0.6mg/L)和低等浓度的NAA(如0.1mg/L)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马铃薯会-2的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会-2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变化同步,呈双峰曲线变化,分别在现蕾期和终花期间出现峰值;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块茎干物质主要在盛花期至茎叶枯萎期形成,该期也是块茎养分积累的主要时期;终花期以前,干物质及养分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终花期以后,主要分配在块茎中;会-2对氮(N)、磷(P2O2)、钾(K2O)的吸收比例为1:0.140:1.919;生产500 kg块茎,需吸收N 2.756 kg,P2O5 0.310 kg,K2O 4.256 kg.  相似文献   

7.
魔芋种芋越冬贮藏发病情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鸣  吴廷新 《蔬菜》2002,(8):35-36
魔芋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播种材料为块茎,单位面积需种量较大,一般为3750~6000kg/hm2。但由于其块茎含水量高达85%以上,且皮层较薄,不易贮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安康市魔芋生产的发展,种芋的安全贮藏已显得非常迫切。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拔相对较高,魔芋收挖后气温下降很快,加之日照时间较短,所以应在贮藏前尽可能地进行晾晒,以使种药剂处理对于预防贮藏期发病效果十分明显。2.喷施不同浓度的药剂比较 我们在岚皋县长梁村选择2户开展不同浓度药剂处理种芋试验,采用农用链霉素500万单位,分别对水50kg、37.5kg和25k…  相似文献   

8.
魔芋是天南星科一种耐/荫草本经济植物,块茎富含的甘露聚糖,具有降血脂、减肥、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在医药、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1996年以来由于出口和国内需求的增长,魔芋原料供应一直处于短缺状态。为了挖掘自然潜力,扩大培植魔芋资源,我们在关中地区魔芋引种的基础上进行了魔芋猕猴桃立体间作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魔芋安全贮藏是防止贮藏期种芋腐烂的关键。现将其安全贮藏方法简介如下:1适时收挖收挖过早,魔芋含水多,不耐贮藏,易发生病害而腐烂,第2年种植容易发生病害倒苗,一般减产10%以上;收挖过迟,地上部植株倒苗腐烂,标记不明显,容易导致收挖时挖烂魔芋,感病烂种。一般魔芋在气温降到18℃以下,地上部植株倒苗后,叶片枯黄,地下部球茎和根状茎  相似文献   

10.
魔芋覆膜越冬增温催芽带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的覆膜越冬 ,增温催芽带块移栽技术是魔芋传统种植技术的一次创新 ,它是在魔芋种收获后采用苗床保管种芋 ,增温催芽后 ,带块移栽到大田。其技术要点如下 :1 增温催芽的好处1.1 确保块茎安全越冬 ,防止烂种。目前人们常用的块茎保管方法 ,有块茎就地自然越冬的保管法 ,地窖、山洞、土坑保管法 ,地面堆放保管法 ,悬挂烟熏保管法等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弱点且安全系数较低。1.2 延长块茎膨大期 ,提高产量。因为魔芋幼苗换头期所需时间一般约 4个月 ,如采用通常的直播种植法 ,魔芋换头需在大暑前后才能完成。这样 ,块茎膨大期只剩 3个月…  相似文献   

11.
魔芋     
<正>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中的栽培种群,多年生草本植物,古名蒟蒻,薯芋类蔬菜,以膨大的地下球状块茎供食用。魔芋块茎富含淀粉,有毒,需经石灰水漂煮后才可食用或酿酒,常用于制魔芋豆腐。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及消肿攻毒的作用。魔芋原产于东印度及斯里兰卡,东印度的热带森林中尚有原始种。热带及亚热带的亚洲国家普遍栽培,中国  相似文献   

12.
正1症状识别魔芋软腐病属于细菌性病害,可全株发病。出苗期发病时顶部弯曲,或叶柄、种芋腐烂。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沿导管侵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浸状条斑,有汁液流出,叶柄基部溃烂。球茎染病,全株或半边发黄,叶片萎蔫,球茎表面出现水浸状暗褐色病斑,向内扩展,呈灰色或灰褐色黏液状腐烂,并散发恶臭。植株基部染病,呈软腐倒伏,早期叶片保持绿色,后变黄褐干枯。  相似文献   

13.
以花魔芋的顶芽、侧芽、皮上芽孢、块茎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类型外植体与激素组合对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魔芋组织培养效果对不同类型外植体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顶芽最适宜作为花魔芋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材料,其次分别为侧芽和皮上芽孢,而块茎不宜作为外植体使用。同时不同激素组合对花魔芋组织培养的效果亦有显著影响,6-BA和NAA的浓度均为1.0mg/L的培养基有利于魔芋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市魔芋栽培规模已超过333 hm2,由我市生产的魔芋角(干片)、魔芋精粉等产品远销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并出口日本,已成为我市蔬菜产业的拳头创汇产品。近年来,我市魔芋栽培中,软腐病大量暴发,严重影响了魔芋生产。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较好的防治方法,现将其症状识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症状 病原[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Jones) Bersey et al.] 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形态特征同白菜软腐病菌。 主要症状识别: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呈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侵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或致叶柄基部溃烂。球茎染病,全部或半边发黄,叶片萎蔫,球茎出现暗褐色病斑,呈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状腐烂,具恶臭味。植株茎部染病呈软腐倒伏,早期叶片尚保持绿色,后变褐干枯。  相似文献   

15.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魔芋种芋来源:万源花魔芋引自镇巴县农技站巴山魔芋基地,富源花魔芋引自云南富源县农业企业,珠芽魔芋引自云南农业企业,这3个品种2015年3月购买,本地花魔芋采用洋县关帝镇大西沟村2015年3月收挖的种芋。1.2试验设计试验在洋县平川、秦岭山区设置了2个试验点,采用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各试验点的对照品种均为本地花魔芋。平川、山区  相似文献   

16.
朱玉晶 《蔬菜》2007,(9):26-27
魔芋精粉,是从魔芋的块茎中提取的水凝胶状多糖,是一种高分子量,非离子型葡甘露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魔芋精粉的典型色泽为乳白色到淡棕色,能分散在热水和冷水中,在pH4.0~7.0条件下形成高粘性溶液,加热和机  相似文献   

17.
丹东市去年从云南引进魔芋的经试种,生长良好。魔芋是多年生块茎草本植物,原产东南亚和我国亚热带地区。长城以北地区没有种过,魔芋的特点一是产量高,在长江以南,亩产30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魔芋软腐病俗称"魔芋癌症",是危害魔芋产业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软腐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害程度不断加重,轻者造成减产,重者连种芋也难以收回,已成为汉中魔芋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1发病症状魔芋软腐病为细菌性病害,在大田生长期和贮藏期周年危害。1.1苗期发病出苗后苗尖弯曲,叶片不能完全展开,叶柄种芋均发病。1.2生长期发病叶片正面出现暗绿色小斑,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莲藕地方品种"齐头"为试材,采用田间池栽试验,在莲藕不同生育期动态取样,测定各器官的干物质量和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养分积累量,明确莲藕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的吸收规律,以期为黄河中下游地区莲藕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莲藕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膨大茎形成期是莲藕干物质积累最快的时期,积累速率为每株29.27 g·d^-1。根状茎膨大之前,干物质主要集中在叶片和叶柄中,膨大之后,叶片和叶柄中的营养物质逐渐向膨大茎中转移,膨大茎中干物质最终积累量占全株的66.68%。不同时期莲藕氮、磷、钾的吸收积累量不同。膨大茎形成期莲藕对氮、磷、钾的积累速率最大,分别为每株0.46、0.18、0.56 g·d^-1,积累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49.50%、31.49%、39.56%。整个生育期莲藕氮、磷、钾吸收积累量的比例为1∶0.62∶1.53。根状茎膨大之前,莲藕氮和磷主要集中在叶片中,钾主要集中在叶柄中,之后随着地下根状茎的膨大,叶片和叶柄中的养分逐渐向地下部分转移,成熟期地下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积累量分别占全株积累总量的71.97%、69.54%和87.89%。综上所述,莲藕前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根状茎膨大之后,以贮藏生长为主,膨大茎形成期为莲藕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韭菜由于密度大,尤其是二三年后分蘖数成数倍地增加,使密度更大,再加上施肥量大,夏秋养根期间不割,稠密的假茎见不到阳光,长得细弱,支撑不住沉重的叶片,头重脚轻引起自然倒伏。倒伏的韭叶下垂相互重叠,尤其是被压在下面的韭叶,因地面湿度大,不透风,会引起黄化和腐烂。倒伏的叶片互相遮阴,受光面大减,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韭菜倒伏多发生在初秋。对倒伏的韭菜,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会使根茎部积累的养分大减,直接影响到冬季覆盖后的产量。发生倒伏后可逐垄捋掉黄叶、烂叶,清理垄间地面,把烂叶、黄叶拿出田间。再用木棒将倒伏的韭菜挑向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