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阿拉善盟几种常用沙生灌木种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对发芽率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梭梭与花棒种子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0℃,小叶锦鸡儿为0~25℃;梭梭的适宜贮藏湿度为10%~30%,花棒和小叶锦鸡儿为10%~40%。在该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生理活动较弱,能长期地保持其生活力,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80%、90%、95%以上的环境下,分别使用球毛壳、黄曲霉、桔青霉、黑曲霉4种霉菌对竹地板进行28d霉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8℃、湿度90%以上时霉变效果较为明显。建议采用该温湿度作为竹地板防霉效果的检测条件;检测时间以15~18d为最佳;同时可根据霉斑覆盖率的频次划分0~4级5个霉变等级作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傻松口蘑这一珍稀野生资源,笔者对宽甸县东部山区傻松口蘑发生地植被、降水量、土壤、海拔高度、地理定位、温度、湿度、光照、物候等环境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傻松口蘑的生长环境:50~60年生的蒙古栎林、郁闭度0.60~0.65;年降水量900~1 000 mm;暗棕色森林土,菌床土壤含水率18%~20%,pH值5.8~6.2;海拔455~475 m的山脊梁两侧,坡度为50°~60°;9月份地表以上50 cm温度8~18℃;3:00~9:00有雾气笼罩时,空气湿度达85%以上;晴天地表光照强度2 900~3 700 lx。  相似文献   

4.
生活资讯     
办公室干燥养水生植物由于大部分写字楼供暖设施良好,但封闭性较强,致使长期在写字楼里办公的白领,每天都会忍受“干燥”的折磨。医学专家指出,室内湿度过低容易造成咽干口燥、鼻腔出血等症状。空气干燥更是女性的“慢性杀手”,会使她们的皮肤变得粗糙,并容易起皱纹。当室内温度处于18℃~25℃,湿度为45%~65%时,人的身体、思维会处于最佳状态。不妨在办公室内悬挂一只温湿度计,随时关注温度和湿度变化,以便“补水”。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室内放一个空气加湿器。一般来说,20~30平方米的房间,宜选用功率为35瓦的加湿器。还可以在办公桌上放个“活…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本地区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嫁接成活率问题,本研究就温度和湿度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露地嫁接最适宜温度为20~25℃,棚内嫁接苗湿度为70%~80%时,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选择目前北京市停车场常用的11种乔木树种,在夏季7:00-18:00监测树荫下停车位的温度、地表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UV-B。结果表明,各乔木树种树荫下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降低范围为0.3℃~1.25℃和3.05℃~7.26℃,相对湿度增加0.74%~5.91%,光照强度和UV-B屏蔽率达30.62%~82%和29.45%~78.61%。11种树种中,白蜡、臭椿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可以作为停车场绿化优先选用的树种。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大兴安岭东部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风险辨识,结论是:空气湿度是火险天气中的关键因素,相关系数为-0.81,表明湿度愈大火灾发生次数愈少,空气湿度小于60%时,就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当相对湿度在35% ̄50%之间时火灾发生次数较多。气温与森林火灾相关系数仅为0.36,当最高温度在-10 ̄10℃时是火灾发生的高峰期。风是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相关系数高达0.92。发生火灾时,当风速大于2.5m/s时,火灾蔓延开始加大。雷击火发生和蔓延的气候指标是平均气温为14 ̄20℃,降水量小于7mm,14时相对湿度15% ̄38%,雷暴日数多于4天,平均风速2.5 ̄5.5m/s,14时风速大于3m/s。本着适用及着眼于近期与长远计划相结合的原则,选用了春季小于10mm降水日数、春季平均气温、地理因子、受灾面积、雷击火次数等7个因子进行了聚类分型,将火灾划分为3个区。  相似文献   

8.
塑料大棚育苗成败的关键是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棚内的温度主要是通过门窗的开闭来调节。当棚内温度达到30℃以上时要打开门窗通风降温;当温度下降到25℃以下时就应关闭门窗使  相似文献   

9.
林网绿地在城市抗污染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方面。调节小气候小气候主要是指从地面到10余m至100m高度空间内的气候,这一层正是人类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区域和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深刻影响着小气候。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气温、调节湿度、吸收太阳辐射热,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时,草坪表面温度为20℃~24.5℃,比裸露地面低3℃~7℃,比柏油路面低8℃~20.5℃,而在冬季,铺有草坪的足球场表面温度则比裸露的球场表面温度提高4℃左右。绿色植物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气,可提高空气湿度。据观测,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化区高10%~20%,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城市的林网绿地,如道路绿化与公园绿地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减低风速,发挥防风作用。改善环境质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有关资料表明,每ha绿地每天能吸收900kgCO2,生产600kgO2,每ha阔叶林在生长季节...  相似文献   

10.
在大棚内对枣树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棚内空气温度保持在高温28~30℃之间,低温在10~15℃之间,空气湿度达到70%。物候期可提前1个月,抽枝量增加30%,枣吊数量增加20%,座果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1.
将引诱箱(筒)内的相对湿度设定为试验因素Bj,并分成3个梯度:80%~95%,50%~75%,50%(对照湿度);将日平均温度设定为试验因素Ai,并分成4个梯度:15~19℃,20~24℃,25~29℃,30~34℃,在人工饲养室内试验Ai和Bj对引诱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p.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引诱散白蚁重量影响显著,30 d内相对湿度80%~95%处理平均引诱白蚁1.8g,50%~75%处理1.17 g,对照0.45 g。在林地、草地试验相对湿度对诱杀散白蚁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诱杀散白蚁死亡率影响显著,80%~95%处理平均死亡率83.6%,50%~75%处理75.33%,对照63.34%。  相似文献   

12.
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选择历史文化景观为源点,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模型(MCR)和重力模型,构建历史文化景观廊道。基于景观格局理论,分析5、10、20、30、40、50、60、100、120、160、200 m的廊道宽度对区域的影响,确定靠近滨水、道路、公园绿地和山体的廊道适宜宽度。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历史文化风貌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源地联系强度较大,是当前城市规划保护的重点区域;通过最小费用路径提取的廊道与当前规划的廊道基本吻合,部分未被覆盖区域主要集中在仓山区中部;靠近滨水、道路、公园绿地和山体区域的廊道宽度分别设置为30~60 m、5~20 m、30~50 m和30~60 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土壤湿度对玛卡播种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4月中旬到6月,在相同育苗条件下,自然温度控制在20~30℃范围内,对比研究不同土壤湿度对玛卡种子出土率、出土时间、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高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土壤湿度对玛卡种子育苗有直接的影响,当土壤湿度在65%~80%时,玛卡幼苗成活率高,高生长最快;土壤湿度在50%~65%时,种苗各项变化在总体对比试验中没有优势;当土壤湿度在35%~50%时,各项指标最低;当土壤湿度高于80%时,玛卡出苗率最高,出土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4.
冷藏条件下包装处理对黄冠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包装材料结合臭氧处理、贮藏初期降温速度对黄冠梨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不同材料包装的黄冠梨花斑病发病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0.01mm聚氯乙烯膜<0.005mm聚氯乙烯膜<保鲜纸。通过控制适宜的入库温度(8~10℃)、降温速度(每天降温1℃,8~10d降至0℃)和贮藏温湿度[温度(0±1)℃,湿度90%~95%],可有效预防贮藏期花斑病的发生。缓慢降温结合30mg/m3的臭氧处理黄冠梨,贮藏期花斑病发生率仅为0.83%。  相似文献   

15.
贮藏山楂,关键是要掌握好贮藏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温度高、湿度大时,果实易受病害侵染,致使腐烂变质,如温度低、湿度小,果实容易出现萎蔫,造成失重和品质下降,甚至发生冻害。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5℃。当温度在0℃时,相对湿度以85—90%为宜;当温度在0℃以上至5℃时,相对湿度80—85%为宜。一、大窖贮藏法根据果晶贮量,窖可大可小,一般采用砖石挖砌永久性果窖,窖口可修成缓坡道,汽车可直通窖内,便于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碱性木质素对玉米秸秆成型特性的影响及其软化黏结作用,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进行压缩成型,考察添加碱性木质素对成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木质素能够促进成型,改善成型效果,当添加量由0提高到20%时,玉米秸秆成型颗粒的松弛密度由1 005 kg/m3增大到1 157 kg/m3,径向最大抗压力由1 353 N增大到1 930 N。采用DSC对玉米秸秆和碱性木质素的热转变特征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碱性木质素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分别在92.5~103℃、61~137℃之间;在玻璃态转变过程中,100℃时存在比能耗最低点;100~130℃为碱性木质素起较好黏结作用的温度范围。采用SEM对颗粒微观形态进行观察,发现碱性木质素发生玻璃态转变后在颗粒内部能够形成"局部熔融"和"机械互锁"两种结合形式,适合的碱性木质素添加量为10%~15%。  相似文献   

17.
以Na2CO3、K2CO3、NaOH为催化剂,在375~400℃的超临界水中进行蔗渣的液化反应。考察了液固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对蔗渣液化的影响。在380℃、液固比18∶1(质量比)、反应时间20 min条件下,NaOH或Na2CO3催化剂用量为1%时,液化残渣率降到10%以下,而在同样条件下,KCO催化剂用量为3%时,液化反应的残渣率降到7%以下。对液化产物进行了表征。GC-MS分析表明,液体产物的主要组成是含环状结构的酮和一些含甲基、羟甲基等官能团的苯酚类化合物,气体产物主要为C1~C4烷烃和CO、CO2、H2等无机气体,且其组成因液化温度而变化。液化残渣经过FT-IR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其主要由焦炭以及尚未完全分解的木质素组成。  相似文献   

18.
杨树林带抚育间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I-69杨和NL-80203树冠生长特性的分析,对同龄杨树林带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杨树林带间伐起始期可以林带平均高度为依据。对Ⅰ地位级的林带,当初植密度较大(3 m×4 m)时,可在林带高度达到15 m左右时进行一次性间伐,间伐强度约70%左右;也可在15 m时进行第1次间伐,间伐强度在30%~40%之间,在25 m左右时进行第2次间伐,强度在40%~50%之间。对初植密度较小(5 m×6 m)的I地位级的林带,可在林带平均高度达20 m时一次性间伐,强度在50%以下,对Ⅱ、Ⅲ地位级的林带,可在林带平均高度为16~20 m左右时进行一次性间伐,间伐后保留木株行距乘积30 m2左右。  相似文献   

19.
以正交试验好气培养土壤方法分析了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和高寒草甸下土壤N矿化及其与温度、湿度、土层和海拔的关系.结果显示:以土壤N矿化量极差计,土层和温、湿度交互作用对土壤N矿化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湿度影响较小;以土壤N矿化比例极差计,温度和温、湿度交互作用对土壤N矿化影响最大,其次是湿度,土层影响较小.温度和温、湿度交互作用对土壤N矿化量影响显著,对土壤N矿化比例影响却不显著(P<0.05).35 ℃下土壤N矿化量比5 ℃和15 ℃下高,而25 ℃与5 ℃和15 ℃下差异不显著;35 ℃下土壤N矿化比例比15 ℃下高,15 ℃与5 ℃和25 ℃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湿度下土壤N矿化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土壤N矿化比例比60%时低(P<0.05).海拔高度3 200 m处森林土壤N矿化量比3 500 m处高寒灌丛草甸土壤中低(P<0 05),3 600 m与3 400 m、3 200 m及3 500 m与3 600 m差异却不显著(P<0.05).015 cm土层土壤N矿化量比1535 cm土层高,但两个土层土壤N矿化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Q10在0.72.0,5℃升高到15℃较低,15℃升高到25℃及25℃升高到35℃下较高.说明祁连山高寒草甸和山地森林土壤N矿化受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长治市太行街为研究区域,选择7种较常见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对温度及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对温度与湿度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不同的植物群落均可达到降温与增湿的效果,降温效应变化幅度为0.1℃~2.3℃,增湿效应变化幅度为1.3%~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