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口的增长,云南省人均占有森要资源的数量剧急下降,人均可合理利用的资源量日减少,森林承担的负荷越为越重,通过分析人口增长对林地稳定性的影响,市场对森林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以及人口增长带来的生态问题,提出严格控制人口,依靠科技啬森林资源的数量民质量;加强人口意识和生态意识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科学地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加大科技扶贫工作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县域森林转型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森林转型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森林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福建省32个典型样本县2000—2016年遥感影像,获取森林面积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森林资源条件下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对森林转型的影响。【结果】1)林农人均收入水平对森林面积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森林资源适中的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对森林转型的促进效应较大,而在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或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均收入提高对森林转型的促进效应较小;2)人均粮食产量对森林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均粮食产量提高对森林面积增长的促进效应更显著;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转型具有负向影响。【结论】林农收入增长和人均粮食产量提高是促进福建省县域森林转型的重要因素,提高林区人均收入水平、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有助于森林面积恢复和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转型具有负向作用,应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形成促进林农投资林业的长效激励。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讲,利用森林资源的社区群众,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和社会需要确定每年采集、利用森林资源的数量。 随着国家的林业、木材采伐政策的变化和人口的增长,获得森林资源的途径产生了大的变化。林业机构更加严格地管理森林资源和林地,为了经济的发展更大规模地采伐林木,人口增长带动了自然资源需求的更大增长,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社区群众依靠森林资源的程度。一些地方把森林划成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等,群众不能从某些林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生态保障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人类对森林的开发利用自古有之,森林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代以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的开发利用偏离正常轨道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的过度开发利用越来越引人关注。夏玛保护站采取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有效保护了林区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影响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及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资源多功能的充分发挥, 不仅依赖于森林资源数量, 更取决于森林资源质量。然而我国在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却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 同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林地资源扩张潜力有限。文中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技术水平、森林经营指导思想与政策、林业投入等社会经济因素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的影响, 以期为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验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EKC互动关系,探索维持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路径。【方法】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理论基础上,以人均森林蓄积量为因变量、不变价人均GDP为自变量、社会经济因素为控制变量,基于1986—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构建普通EKC模型和加入控制变量的扩展EKC模型,对比分析回归结果,并寻找不同省份拐点出现的时间路径。【结果】1) 2种类型EKC模型均支持人均森林蓄积量与经济增长的倒N形关系,人均森林资源随人均收入增长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变过程,扩展EKC模型的拟合程度更高,其极小值和极大值拐点对应的人均GDP分别为639. 79元和33 560. 58元,且当前各省份处于扩展EKC的上升阶段; 2)不同控制变量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作用具有差异性,技术进步、政府政策扶持与森林资源增长正相关,产业结构与森林资源增长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而人口规模则与森林资源增长负相关,人口增长将侵占森林资源增长空间; 3)多数省份在1990年之前陆续跨过极小值拐点进入上升通道,而不同省份森林资源到达极大值拐点所需时间有差异,到达极大值拐点的时间基本与地理空间分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呈"东部最早、中部次之、西部最晚"的演变格局。【结论】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处于倒N形曲线关系的上升阶段,森林资源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但森林资源的增长空间将会达到饱和,人均森林资源增长将趋于稳态,可通过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林业投资、引入民间资本等措施,避免各省份人均森林资源到达极大值拐点后的下滑,到达极大值拐点后要引导森林资源向质量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期(1994-201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陕西省及其以水文、地形、地貌等为依据划分的陕南、陕北、关中等三区域森林资源数量、结构、质量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与原因,森林资源增长潜力等进行了分析或预测,提出了针对性、差别化的经营管理对策。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全省森林资源总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在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增幅扩大;陕北、陕南森林资源总量增长较快,关中森林资源总量变化不大;森林结构渐趋合理;森林质量逐步好转;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国家林业政策调整、民众生活方式改善与转变等是引起森林资源优化的主要因素,今后陕西省应继续实施分区域的林地建设与利用保护目标和差别化的林业经营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统计年鉴与土地资源数据,并以5年为单位,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1996—2016年间长株潭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研究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16年长株潭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2.047 4 hm^2,人均生态容量为0.810 5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236 9 hm^2;1996—2016年长株潭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为2.20%,人均生态赤字呈现先快后慢的增长趋势。基于此,以建设长株潭国家森林城市群为契机,提出提升生态绿心森林资源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低碳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引导科学消费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化县岩溶山区生态变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岩溶山区的生态变迁,发现岩溶山区生态主要特征:近50年人口急剧增加,森林覆盖率直线下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评价人口增长、社会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森林资源利用对生态变迁的影响,剖析岩溶山区生态变迁的内在变化规律,针对其原因提出建立能流、物流的良性循环体系及科普与生态移民的恢复生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清查在于摸清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变化规律,为林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文中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数量和质量指标,运用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和潜力分析的方法,进行森林资源清查前后的纵向比较及国内国际的横向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森林资源变化的推动力,包括植树造林、生态工程、森林经营、避免灾害、适度采伐、提高科技水平、政策制度,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并从数量空间、质量空间、木材需求、科技水平、政策导向等方面分析森林资源增长的潜力;最后,提出确立清晰的森林经营目标和方向、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重视森林质量和可持续经营、做好资源管理和灾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森林科学经营和林业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国家"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苏省最近的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提取各级各类树种、林种、面积和蓄积等相关因子,结合当前国内外生态效益评价有关研究成果,从森林碳汇、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环境、森林防护、森林游憩和生物多样性等7个方面,对江苏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森林资源取得了显著增长,但是与其他省相比,江苏森林资源总量仍较少,全省人均森林面积0. 02 hm2,人均森林蓄积1. 091 m3,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森林产生的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生态需求相差较大。(2)森林碳汇有较大提升潜力。江苏作为平原人工造林地区,随着可造林绿化土地资源的减少,全省森林蓄积量的提高将主要依靠森林质量的提升。目前,全省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61. 27 m3/hm2,与全国平均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林地生产力和生态质量的提高都有较大潜力。(3)生态补偿机制较为单一。从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来看,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与森林资源发挥的巨大生态效益和生态价值相比,仍相差甚远,江苏尚未真正建立依靠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化筹资机制所应形成的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当前的补偿标准难以适应全省生态公益林保护与管护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10月22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统计局在京联合公布了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成果。最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核算结果显示,全国林地林木资产总价值为21.29万亿元,按2012年末全国人口13.54亿人计算,相当于我国国民人均拥有"森林财富"1.57万元。全国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主要生态服务的总价值为12.68万亿元,相当于2013年我国GDP总量(56.88万亿元)的22.3%,也相当于森林每年为每位国民提供了0.94万元的生态服务。"全面核算森林资源价值,是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江近百年内森林资源的变迁,给社会、经济、生态带来了巨大损失。人口增长的负面效应,政府决策失误,森林的过度采伐,生产生活用材的压力,森林火灾,林政管理短期行为是导致森林生态变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森林资源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1995年至2015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山西省这20年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人工林面积作为森林资源的评价指标,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评价指标,运用(双侧)相关性检验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森林资源随经济增长而增长,以期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家庄市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对石家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及预测。结果表明:2005年石家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84.98亿元/a;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看,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分布严重不均衡,价值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平山县、辛集市、灵寿县、赞皇县、晋州市和赵县等森林资源丰富的6个县(市);从各项服务价值构成来看,调节气候服务价值最大,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小排序为调节气候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森林游憩。根据石家庄森林资源现状和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分析和预测了20年间石家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表明随着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蓄积量的提高,生态服务总价值和人均生态受益价值都将得到提高。为了充分发挥森林潜在生态功能,在今后应加强森林保护,扩大森林贫乏区造林面积,丰富造林树种,通过森林结构调整提升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怒江州森林资源现状以及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分布。对2006和2016年2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基于对林地面积、乔木林资源、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分析,对怒江州森林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认为,怒江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类型丰富独特,科学研究价值高,森林以发挥生态功能、保障生态安生为主,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增长空间有限,提出加强对现有森林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实施怒江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加快林产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探讨森林承载力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开放地区的森林资源为对象,通过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4项反映不同生活水平的实物指标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多少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开放地区的森林与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山东沿海开放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并提出提高山东沿海开放地区森林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对策及优化利用沿海开放地区森林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10月12日,林业厅厅长、党组书记黄显阳在广西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检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广西第九次复查工作时强调,要按时优质完成连清复查。他指出,开展连清复查是取得全区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状况等主要指标数据的唯一途径。此次连清复查就是要查清全区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了解2010至2015年间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动态及其变化原因,掌握森林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分析评价林业和生态建设成效,为国家和自治区制订和调整林业方针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黑龙江省森林资源随经济增长的历史消长变动趋势,表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正逐渐趋于协调。探讨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定量研究方法。以把握和协调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目标,基于SPSS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未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判断。结果表明,未来几年,黑龙江省近成过熟林蓄积和天然林蓄积会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而减少;而森林面积、人工林面积与蓄积、幼龄林蓄积、中龄林面积与蓄积以及天然林面积都会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 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具有社会、经济和生态多重效益,又每时每刻在自然力和人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规律是充分发挥森林效益的基础。对森林资源实施定期或适时的监测是了解森林动态变化和掌握其动态规律的有效手段。森林资源监测是将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作为时间函数的调查。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