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对普兰店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检测表明:蔬菜保护地土壤大部分处于高肥力水平,还有一部分土壤酸性较强,不适合蔬菜生长发育。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提出了相应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2.
宽甸县新增蔬菜保护地(2004-2007年)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检测结果表明: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保护地土壤pH值〈5.5的酸性土壤面积占新增面积的23.5%。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保护地土壤肥力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初步建立辽宁省主要蔬菜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P、速效K含量进行方程拟合,以相对产量75%、75%~95%和大于95%为标准,得出保护地黄瓜、番茄土壤肥力等级为低、中、高对应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千山区黄瓜保护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千山区黄瓜保护地土壤的养分状况,采集土壤样品520个,对其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等8项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黄瓜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极其丰富.同时,根据当地土壤养分现状,提出合理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控制微量元素的施用等具体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千山区黄瓜保护地土壤的养分状况,采集土壤样品520个,对其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等8项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黄瓜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极其丰富。同时,根据当地土壤养分现状,提出合理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氮磷钾肥、控制微量元素的施用等具体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蔬菜生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地由于设施的固定性和栽培茬次多土壤利用率高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北宁市农村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已发展到1.7万hm~2,年产菜130万t,产值12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蔬菜保护地生产是精耕细作,用工量大,劳动强度大的复杂生产过程。近几年来,棚菜区出现了因劳动力紧张而大量雇工生产的局面,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趋势。另外,由于老棚区的棚内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土壤板结,理化性能变坏,致使蔬菜病害严重,产量、质量下降,经济效益下滑。针对这种状况,为减轻菜农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推广蔬菜保护地生产机械化势在必行。目前,蔬菜保护地生产大多采用传统的竹木结构棚架,这种棚架低矮,支柱林立,承载能力不足。因此,要推广蔬菜保护地生产机械化技术必须从改变现有棚  相似文献   

8.
对东陵区前竞赛镇和李相镇保护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保护地土壤酸化比较普遍,土壤酸化的程度正在扩大。从剖面上看,保护地土壤酸化是整个土体一起酸化。个别土壤酸化比较严重,pH值低于蔬菜作物所能适应的临界点,已经威胁到作物的正常生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酸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东陵区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对照土壤,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单一种类有机肥(鸡粪),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但有机质所起到的环境作用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9.
东陵区设施土壤有机质、pH值的剖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陵区前竞赛镇和李相镇保护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保护地土壤酸化比较普遍,土壤酸化的程度正在扩大.从剖面上看,保护地土壤酸化是整个土体一起酸化.个别土壤酸化比较严重,pH值低于蔬菜作物所能适应的临界点,已经威胁到作物的正常生长.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酸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东陵区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对照土壤,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单一种类有机肥(鸡粪),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但有机质所起到的环境作用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0.
蔬菜测土施肥具有增产增收,节约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硝酸盐对蔬菜和环境的污染等特点。蔬菜测土施肥是根据蔬菜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菜田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施肥量,根据蔬菜的营养生理特点确定施肥期。蔬菜苗期需要养分不多,在旺盛生长和产品形成期需要养分较多。有机肥和磷肥一般在蔬菜播种和定值前做基肥,速效氮钾肥可在蔬菜生育中期做追肥.追肥的次数可根据蔬菜生育期长短确定,生育期短的蔬菜可在生长中期追l~2次肥,生长期长的菠菜可在养分需求较多的时期追3~4次肥.一般15~20d追1农肥。根据不同蔬菜和不同肥料确定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早熟“6-12”葡萄为研究对象,在陕北风沙区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的田间试验.以传统沟灌施肥为对照,同时设置滴灌施肥处理,设置高肥T1、中肥T2、低肥T3 3个水平,滴灌灌水量相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园不同时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变化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葡萄新梢生长期,处理T2的(0,50] cm土层中速效氮质量比最大,有利于该时期葡萄植株的营养生长,为后期积累产量提供良好基础.在葡萄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0,50] cm土层中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比最大的为处理T2,对葡萄增产提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滴灌中肥处理T2为适宜本地区温室葡萄栽培的有效施肥方式.另外,研究发现“大水大肥”的传统灌溉施肥方式会导致更多肥效流失,养分向深层土壤迁移,污染地下水,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Agricultural Systems》1998,58(1):107-128
Commercial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uplands of Southeast Asia are important to supplement the demand for fresh vegetables in lowland Asian cities. A farm survey and soil sampling was done to characterise and identify major factors limiting vegetable productivity in the uplands of the Manupali watershed, Mindanao, the Philippines. Large yield differences were found among the four most common crops: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cabbage (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and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pekinensis). The most closely correlated factors with crop yields were: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for tomato and cabbage; topsoil per cent sand and fungicide usage for potato; and reliance on family labor for Chinese cabbage. Following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two vegetable farming systems were identified: the higher external nutrient (HEN) and the lower external nutrient (LEN) systems. To enhance their sustainability, both systems should adopt more appropriate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cropping sequences, and plant protection techniques. Additionally, the LEN farmers should increase nutrient application, while the HEN farmers would benefit from labor saving technologies, crop diversification, and more judicious fertiliser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红壤地区不同施肥处理氮磷钾(NPK)、氮磷(NP)、氮(N)、空白(CK)和有机肥氮磷钾配施(NPKOM)小区中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3种速效养分与土壤水分的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未施有机肥的氮磷钾(NPK)、氮磷(NP)、氮(N)、空白(CK)4个处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n=112;P0.01);有机肥与氮磷钾配施处理(NPKOM)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3种速效养分与土壤含水率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n=40;P0.01)。研究区土壤水分和速效养分存在着较好的耦合作用;而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更有利于水肥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傅长玉 《农业工程》2012,2(4):58-61
该文在借鉴现代温室无土栽培技术和分析普通设施蔬菜有土栽培的基础上,提出了设施蔬菜超高产高效有土栽培技术,其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通过引入新型耕作机械和工程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实现设施蔬菜超高产有土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在Cd模拟污染土壤中施入硝酸-高锰酸钾改性纳米碳黑(MBC)钝化重金属,分别种植重金属耐受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红叶菾菜(Beta vulgaris L.var.cicla L.),研究了MBC在钝化修复Cd污染土壤过程中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BC在土壤中能够有效降低土壤中DTPA-Cd质量分数,且植物和MBC联合作用更能有效地降低其质量分数。MBC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速效氮量,更稳定地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黑麦草和红叶菾菜对土壤速效氮量影响效果差异不显著,MBC可应用于有植物种植的轻污染土壤修复中,不会影响土壤中速效氮养分的量。MBC添加到土壤中会减缓土壤速效氮量的下降速率,有利于土壤养分的保持。研究结果可以为重金属原位钝化技术提供理论支持,为改性纳米碳黑成功地应用于重金属轻微、轻度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设施蔬菜灌溉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灌溉方式、灌水量、灌水控制上限、灌水频率对设施蔬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蔬菜耗水,蔬菜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蔬菜灌溉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论述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期为合理地进行设施蔬菜灌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对新民市露地和保护地土壤有效氮、磷、钾养分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露地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在28a间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露地土壤有效氮肥力水平较高,全市平均含量为98.96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递增,平均含量从1980年的4.96mg/kg上升到2008年的11.61mg/kg;土壤有效钾呈递减趋势,平均含量从1980年的128.08mg/kg下降到2008年的79.90mg/kg.平均每年降低1.90%。保护地土壤有效氮、磷、钾的含量随使用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山农业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速发展中山市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围绕土壤养分监测、测土配方试验管理、施肥诊断决策服务、土肥信息推广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与应用需求,建设中山农业物联网示范与管理平台,由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平台、土肥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综合数据库组成,实现了面向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生产基地、果蔬生产企业、肥料生产经营单位和种养大户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并在中山市电子政务云服务、公共版地图"天地图"及基础网络平台的应用支撑基础上,完成了涵盖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决策分析、推广应用和综合信息服务的信息化应用完整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导水性能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津市蔬菜基地种植15年以上、10年以上、5年以上和未种植过蔬菜的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演变在各项理化性质中占主导地位。蔬菜地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微团聚体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原状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范围为58.72×10-4~86.65×10-4cm/s,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田间土壤导水性能降低;扰动土壤饱和导水率变化范围为0.57×10-4~2.07×10-4cm/s,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而相对降低。该结果可为天津地区种植年限较长的蔬菜地土壤,特别是耕作层土壤结构改善及水分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