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所谓的关联理论,其实就是以认知和交际作为基本原则的翻译学说,它将语言交流看作是一种思维的沟通方式,两者在进行对话时,其话题与内容有着强大的关联性,以此更有利于译入语读者对文本意思以及情境进行更好的把握。在茶文化翻译过程中,引入关联理论不仅可以将两个文本有效的连接在同个语境当中,而且更有利于促使译入语读者与原作者之间距离的拉近,最终为我国传统文化以及茶文化的跨语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重点对关联理论在茶文化翻译中的运用路径进行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理论为意义的理解和阐释以及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翻译过程中对文本的互文性需要特别关注。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茶叶品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具备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应采取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方法来处理茶叶品名的翻译,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在译入语文化中再现源语文化中的互文联系,促进茶文化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张爱平 《福建茶叶》2023,(3):161-163
关联理论是一种翻译学说,其基本原则是认知和交际融合而成的,将语言交流作为是一种思维的沟通方式,通过两者之间进行对话,可以加强话题和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有利于读者对文本的意思和情境进行有效掌握。茶文化翻译在进行的过程当中,通过将关联理论应用在其中,可以将文本进行有效连接,而且还可以拉近读者和原作者之间的距离,为传统文化和茶文化之间的跨语言传播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茶文化翻译当中的关联理论应用进行了阐述,有效推动茶文化英语翻译工作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翻译学说,贯彻认知与交际原则,是以语言交流进行思维沟通,且双方对话内容彼此关联,翻译时利于译者有效把握文本情感与意境。茶文化翻译中应用关联理论,能将原文与译文融合同一语境中,缩小文本翻译者与文本作者的距离,从而推进中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博大精深,极具理论价值与精神价值。文章通过分析关联理论,针对当下茶文化翻译工作实际情况,对茶文化翻译中关联理论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晨 《福建茶叶》2016,(4):216-217
我国茶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现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在世界范围内不断传播开来.“茶名”外宣翻译是帮助我国茶产品顺利走出中国、走入世界的重要途径,对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目前我国“茶名”外宣翻译仍存在的错译、错误关联、一词多译等问题,提出了全面把握译入语与译出语的文化特征与语言表达差异、立足于译入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组织制定并完善“茶名”翻译规范等建议,为特定茶名统一翻译,同一茶品在国际市场上翻译的一致性,提升我国茶产品在外国消费者心中的可靠性,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做贡献.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理论为文本意义的理解以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正确处理互文符号的翻译是能否在译入语中重构源语文化因素的互文性,以及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因素。《茶经》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其中丰富的互文性对全面理解著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这样一部著作中,对互文符号应采用音译、直译加补释、意译等翻译方法,才能在准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再现源语文化的互文性,从而准确且自信地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互文性理论为文本意义的理解以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正确处理互文符号的翻译是能否在译入语中重构源语文化因素的互文性,以及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因素。《茶经》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其中丰富的互文性对全面理解著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翻译这样一部著作中,对互文符号应采用音译、直译加补释、意译等翻译方法,才能在准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再现源语文化的互文性,从而准确且自信地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因其语境思想对信息传递与解读的普遍意义,在翻译研究与实践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关联理论及其与翻译的渊源,而后分析了当前茶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关联理论的三大原则,对茶文化翻译的方法与策略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今有4700多年了。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物质文化层面,更包含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层面。如果能把茶文化翻译得地道准确,将有利于对外传播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加深其他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茶文化是当地人民的宝贵财富,如果能向外国游客传达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茶文化元素,展示当地的茶文化风情,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发展。立足我国丰富的茶资源、迷人的自然风光、厚重的茶文化,高质量的茶文化英文译本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拟站在归化异化的角度,选取了国内的茶文化外宣翻译材料,及《茶经》、《大观茶论》等著作的英译文本的翻译研究,来调查了解茶文化英译文本的翻译现状,分析茶文化英译文本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以及失误产生的深层原因,探索茶文化翻译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直接对接,研究影响茶文化翻译质量的因素,结合翻译归化论和异化论,提出一套系统的翻译方法,探讨影响茶文化翻译的因素,拓展茶文化翻译的范围和深度。本文结合实例系统地分析了茶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运用在经典茶文化翻译中及文化元素翻译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中西方的文学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翻译顺应论为基本研究框架,介绍了该理论的形成、发展及构成要素,并从茶名翻译、茶具翻译、茶礼翻译和茶诗翻译等四个方面举例分析了中西方茶文化的顺应性翻译策略及其传达效果,指出译者在翻译时应当坚持"忠实性"原则与"顺应性"原则,立足于原文的深层文化及审美意义,顺应作者的创作意图,采用为目的语读者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方法,对茶文化进行积极有效的传达,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世界交流日益紧密,如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新常态。茶文化外宣资料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内容,其在宣传过程中,无论是其资料内容,还是其语法结构,都有着自身特点。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翻译效果,就必须从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探究适合茶文化外宣资料翻译的具体思路。本文拟从文本类型理论的具体内涵认知分析入手,结合外宣翻译的具体特点,依据茶文化外宣资料翻译的具体功能价值,进而探究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茶文化外宣翻译工作开展的具体策略和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就关联理论的概念和相关原则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现阶段我国茶文化翻译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接着就关联理论视角下我国茶文化的英译对策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茶文化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多元系统翻译理论就是要求在对文化典籍外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其系统性,不仅要看到它是一个完成的系统,还要考虑到每个子系统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对于茶文化的典籍外译翻译工作者要以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保持整体性,甚至要走出茶文化的领域,从而保证外译出来的茶文化典籍不仅质量高,而且适用范围广,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为深入了解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茶文化典籍外译,笔者对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视域下茶文化典籍外译的意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多元系统在茶文化典籍外译中的应用,最后探究多元系统翻译理论视域下茶文化典籍外译策略,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语篇衔接理论对于茶文化英语语篇分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点,即有利于全面对茶文化语篇的文化隐喻进行挖掘和展现、有效地回应了中西方文本表达的语法差异。衔接理论在茶文化英语语篇分析中应用的规范原则主要包括自然通顺连贯原则、语法结构的西式化原则。作为一种策略建议,本文从语法的衔接策略、词汇的衔接策略两个方面对衔接理论在茶文化英语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田  王婷 《福建茶叶》2017,(12):279-280
功能主义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译者应当关注原文的内容与功能,而非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合理的删减和更改,以体现原文的思想和功能。本文首先讨论了功能主义的概念与原则,而后对我国茶文化翻译领域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释,最后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茶文化相关文本的翻译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后续翻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呈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精髓的活化石,中国古代茶学典籍当中蕴藏着最原始、最原生态、最鲜活的茶文化智慧,是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当中和当代茶学学科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因此,加强对这些著作的翻译创新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壮大、由大到强、获得世界普遍认可的重要方面。翻译学视角下"通篇衔接"的精神内涵在于:翻译的基本认知单位应当是"通篇衔接",而非"碎片化的句子":文本翻译"通篇衔接"的核心要义是互文性:文本和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要注重"系统功能"的整合。中国古代茶学典籍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篇际文本与篇际文本之间互相观照不足:文本内部句子和词汇组合等翻译方面的连贯性不足。基于语篇衔接视角的古代茶学典籍的英译策略建议可以尝试互文引用翻译策略、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传播学出发对茶文化语篇内容进行翻译,可以使茶文化译文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基于传播学理论,译者应该更加重视读者的阅读感受,同时也要考虑译文的可传播性。本文首先就传播学的定义及其与翻译的关系进行简要阐述,并就我国茶文化语篇的语言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翻译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国内茶文化语篇的翻译,使我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光放彩。茶文化语篇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两点:客观严谨;具有文学美感。传播学视角下茶文化语篇的翻译策略可以尝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重形式美和音律美;适当进行增删处理。  相似文献   

18.
文本翻译对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文化文本翻译大多以英译的形式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也就是说传统文化文本通常是以英语为媒介而向外国扩散。本文在阐述了本土化及文本英译流程之后,简要分析了茶文化文本的英译现状,并透过本土化这一视角就茶文化文本的英译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其发展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茶文化演变成了茶学、茶画、茶诗以及茶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表现形式。任何茶文化专有名词的翻译对于英译人员来说,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尤其是茶学典籍中专业术语的的英译更是让人颇费周折。本文以茶文化的传播为契机,结合茶学典籍英译与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对我国茶学典籍中的茶文化知识进行了透彻性分析,并以当前茶文化对外传播对于茶学典籍英译的基本要求为立足点,深入探析了茶学典籍集中的"文化融入"与"文化信息",最后基于茶文化对外传播这一视角对茶学典籍英译策略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可以通过尝试互文关联翻译策略、文化融入翻译策略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20.
林逸 《福建茶叶》2016,(6):274-275
从根本上来说,茶名翻译的目的是帮助国外读者了解中国茶,进而宣传茶文化。在进行茶名翻译的时候,应以上述目的为指导,避免因翻译导致的一茶多译等问题。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重视我国茶叶命名多样化的特点。茶名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要求译者对我国茶文化有较深的研究并具备较为出色的翻译能力,既要保证翻译后的茶名能够被国外读者理解,又要确保译名不失中国茶文化的特色。本文对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翻译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