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茶戏是我国本土音乐文化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该资源在应用过程中,缺乏应用的传承机制,因此,完善的传承途径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实质性帮助。本文拟从当前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价值认知,通过融入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要求,结合采茶戏的具体特征分析,从而探究融入采茶戏开展高校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地方音乐和民族音乐中,能够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批文化项目中就有采茶戏的身影。在我国南方的客家地区,采茶戏深受欢迎,然后采茶戏在许多地区都有分布,分别以不同地区的地名加以区分。尽管受到百姓的欢迎,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这样一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地方戏剧音乐的发展受到了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原因的限制。想要传承和发展采茶戏,可以探索一条创新发展采茶戏的道路,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发展采茶戏音乐。本文通过分析采茶戏的相关概念,提出传承与发展采茶戏的意义,并找到发展采茶戏遇到的困难,最后探索采茶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得出对改革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的方式和传承、发展采茶戏文化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晶晶 《福建茶叶》2016,(7):241-242
采茶戏是第一批被国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音乐。从历史上看,采茶戏起源于江西、广西、湖南等地,其中又分别以不同地区的地名加以区分,特别是在我国南方的客家地区更是受到百姓的欢迎。然而,由于自身及社会上多方面的因素,这样一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地方戏剧音乐,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采茶戏,有必要从高校音乐教育的这块阵地上探索一条创新发展采茶戏的道路。本文认为,将采茶戏音乐纳入高校音乐教育,无论是传承采茶戏文化,还是改革探索高校音乐教育的方式,都具有积极而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赣南采茶戏音乐承载着赣南客家人的审美情趣与情感性格,是极具地方文化色彩的音乐艺术形式。将赣南采茶戏音乐应用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当中,无论是对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文化内涵的提升还是对于赣南采茶戏音乐艺术的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赣南采茶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赣南采茶戏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结合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而言,其所要注重融入的绝对不只是内涵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注重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出发,通过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本文拟从传统采茶戏艺术的音乐特征理解及认知分析入手,结合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探究采茶戏艺术对高校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价值影响,进而全面探究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中采茶戏艺术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6.
采茶戏文化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采茶戏文化已经到了即将消亡的边缘,因此,寻求与高校音乐教育相融合,使采茶戏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获得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7.
王海涛 《福建茶叶》2017,(11):195-196
本土音乐文化,指的是某一地域内的群众或是音乐家,用歌谣、音乐等形式对当地人文风情、自然风光、社会习俗等内容所做的记录,在歌词、曲调、口音上面带有浓郁的当地特色。本土音乐文化不单单是某一地区内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在弘扬本土音乐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从现实看,一些高校的音乐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化、碎片化、浅层化,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本土音乐的典型代表采茶戏为例,从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其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融入等方面入手,来谈一谈本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由于地域环境、文化精神、民族历史差异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音乐文化,随着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加,地方音乐资源开发日益受到关注。音乐美学是独立艺术学科具备完整理论体系,通过对音乐艺术进行多项美学特性分析,确定不同特性间内在联系,充分认识到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赣南采茶戏是传统客家劳动人民思想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和两江文化烙印,戏曲音乐的艺术价值研究有助于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使地方音乐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当前我国高校自发开设专门地方音乐课程,增加对传统民俗音乐介绍,但是由于现代采茶戏受众较少,相关作品艺术价值探讨还很不足,学生无法充分理解采茶戏的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针对赣南客家采茶戏展开,首先概述音乐美学视域下采茶戏发展现状,其次分析赣南采茶戏艺术特点及音乐美学视域下赣南采茶戏艺术价值,以期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音乐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并且传承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可以在地方高校教育中加入传统的采茶戏音乐,对公共音乐教育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文首先探讨了采茶戏音乐在地方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着重分析了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进采茶戏音乐在地方高校教育中的传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采茶戏的艺术情感一直是音乐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其艺术性内涵与文化性意义对于学生音乐修养与艺术情怀的培养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而采茶戏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欢欣、时而悲伤的丰沛情感内涵对于音乐情感教育而言,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教学素材。本文从采茶戏的艺术情感概述着手,分析了采茶戏艺术情感的概念和特征后,继而阐述了采茶戏艺术情感对于音乐教育的积极性意义,最后又对采茶戏艺术情感与音乐教育的交融进行了详细地解析。  相似文献   

11.
李淑君 《福建茶叶》2016,(6):352-353
采茶戏具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气质和韵律,在历史的推移演变之下,采茶戏音乐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实践。源于民间的采茶戏与当地民歌、小调、灯彩音乐有极为密切的关联,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它以群众的日常采茶劳作为对象,富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表现为歌颂采茶活动的戏曲文化形式,我们可以从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和器乐两方面入手,揭示出采茶戏音乐的形态和特征,将其作为一种"流动的传统"突显出采茶戏特有的地域性特色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培育音乐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大作用。茶乐文化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对高校音乐教育有一定启发。本文以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为目的,从茶乐文化特征、内涵及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现状入手,具体探讨了茶乐文化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以期从整体上提高音乐教育水平,满足学生音乐素质与技能全面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王洁 《福建茶叶》2016,(12):359-360
江西采茶戏又名三角戏,它是源于客家文化的艺术瑰宝,具有当地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和神韵,成为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江西采茶戏之中,以民众的日常生活采茶劳作为题材,吸纳了江西客家的民歌、民间舞蹈形式、民间灯彩、民间戏曲等艺术营养,具有地方传统习俗特点,通过对江西采茶戏音乐的唱腔艺术挖掘,可以看到由江西采茶戏音乐艺术形态中所折射出的审美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采茶戏作为茶文化兴起的产物,是一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地方小戏,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采茶戏流行于茶区,起源于民间小曲和灯彩,生成于明清之际,不仅题材和内容贴近生活,就连服装道具、动作语言等也体现出鲜明的地方风土民情,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采茶戏作为我国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戏剧艺术,不仅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和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将采茶戏纳入高师音乐专业地方课程建设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提高区域的文化品位,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从加强采茶戏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推进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入手,促进采茶戏在高师音乐专业地方课程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由民间歌舞与戏剧艺术融合发展而来的剧种--采茶戏,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广泛流传,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如桂南采茶戏、江西采茶戏、高州采茶戏等等。本文选取高州采茶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高州采茶戏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了解其蕴藏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以及高州地区民俗传统文化形式,进而重点探讨高州采茶戏音乐曲调、声腔构成、表演内容等方面,突出其文化形态特殊性以及地域性特征,进而为研究采茶戏的学者提供理论素材,也为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采茶戏音乐是我国多元化戏剧音乐中衍生出的一种新戏剧音乐类型。不同于我国国粹京剧统一规范的特点,采茶戏音乐的形式更加多变,地方差异更加明显,不同的地域会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不同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对采茶戏音乐的历史、发展和传播、采茶戏音乐的特点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以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刻了解我国传统采茶戏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再加上民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更是丰富了我国的传统音乐。但是,现阶段,我国声乐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西式音乐教学法,这对我国传统的音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对于传统音乐来说也是一个福音。本文将以赣南采茶戏为对象,对传统音乐引入高校声乐课堂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采茶戏音乐是茶乡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采茶音乐文化在以其独特的内涵诠释着茶乡人民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与民族声乐不可分割的关系。采茶音乐以采茶戏为主要内容。该音乐形式在声腔方面延续了民族声乐的特点,在演唱内容方面都借鉴并传承了民族声乐的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9.
金鑫 《福建茶叶》2016,(10):301-302
采茶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昌采茶戏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调查,对南昌采茶戏音乐本体的声腔、曲牌板式、器乐伴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梳理采茶戏音乐形态及特征,并以《渔网会母》、《南瓜记》、《磨豆腐》为个案,探索采茶戏中音乐文化形态的表现,以期推动传统采茶戏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0.
以采茶活动为题材,融合了我国民间音乐、戏曲、舞蹈的采茶戏,是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学应该针对地方茶文化及采茶戏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针对性设计,将采茶戏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提升高校音乐教学效果,促进传统茶文化和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