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养猪业正经历着由传统粗放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现代化养猪模式转变.但随着饲养密度的提高,猪种的引进、应激因素的增多,为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猪群愈大,发生疫病时造成的损失越大,危害就越严重.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以往较少发生的疫病,目前发病和死亡数量呈上升趋势,同时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对养猪业的威胁日益严重,猪病特别是传染病已成为养猪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我国养猪业经历着由传统粗放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集约化、现代化养猪模式转变,生猪存栏数稳居世界第一,猪肉总产量跃居界首位.但是随着饲养密度的提高、种猪的引进、应激因素的增多,为疫病的发生、传播提供了条件.猪群越大,发生疫病时造成的损失越大,危害越严重,特别是一些以往较经的疫病,发病死亡数量呈上升趋势,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如近年来发生的猪的"高热病"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猪病成为养猪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掌握猪病发生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经济效益,是规模猪场经营者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主要流行疾病与综合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养猪业经历了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型饲养向专业化、商品化和规模化的养猪业迈进,饲养规模、饲养密度日益增大,猪群周转快,猪舍利用率高,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指数渐渐累加,猪群发病率逐年增加,养猪生产力日益低下。2006年夏季,流行疾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的疫病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养猪业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引起各方广泛关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养猪总量失衡,效益不稳。应当看到,目前养猪业正在进入"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规模饲养比例的显著增加,最终将形成企业化规模饲养为主、家庭化小规模经营为辅的模式。发展养猪仍是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但要取得好效益还需做到"抓住机遇、适度规模、防控疫病、良种良法"。同时,作为政府部门要注意研究养猪业发展中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和新特点,增强指导养猪工作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推动养猪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非洲猪瘟的暴发给我国养猪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重视非洲猪瘟防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疫病对养猪生产的影响。目前,我国养猪业蓬勃发展,饲养生产的经济利润可观,保障猪群健康,尤其是保育猪群的健康状况对饲养生产非常重要。现阶段的养猪生产中,保育猪主要会受断奶的刺激、消化机能转变、饲养环境的变化,疾病的干扰以及母源抗体等的应激,所以在生产中保育猪很容易发生猪瘟等传染性疾病。本文主要介绍暴发非洲猪瘟的情况下,如果对保育猪群开展疫病防控工作,以确保饲养者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养猪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其饲养方式正在由传统的粗放型农户散养向规模化、现代化模式过渡。与传统的农户庭院养猪相比较,规模化养猪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单位范围内头数多、密度大、效益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空气质量差,传染病易于扩散等弊端。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是影响规模化养猪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饲养的猪群中,因疫病死亡的约在15%~20%以上。  相似文献   

7.
王勇 《猪业科学》2009,26(11):78-80
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养猪已由较小的规模发展为较大规模,由分散个体经营发展到集约化、工厂化经营.然而大规模集约化密集饲养亦衍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经过了养猪业市场和疫病的一波又一波洗礼之后,养猪人对于养猪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先后提出了天人合一、人猪和谐,环境友好的和谐康乐养猪理念,对猪的生理,环境、卫生、行为,心理等的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亦即"福利养猪"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猪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本的大量注入,我国养猪业正飞速发展。规模养猪的快速发展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猪场疫病的防控带来新的挑战。当前猪场疫病发生新的变化,如新老疫病同时存在、非典型疫病增加、混合感染等。"猪病防控的根本出路在于疫病净化",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养猪业要走做大、做强之路,要完成生猪养殖规模化快速发展,首要任务是猪场疫病净化防控。  相似文献   

9.
中国规模养猪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疫病洗礼、猪价大幅震荡等诸多背景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阵痛与觉醒,综合分析中国规模养猪的发展趋势,要应对诸多挑战,在当今中国疫病复杂的情况下,只有批次式生产,批次间采用全进全出方式饲养模式,才能有效规避规模养殖的疫病风险和实现规模养猪业的健康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行业规模的日益壮大,相应的问题也开始应运而生。由于规模化养猪比较集中,猪场密度大,为疫病的产生和发展创设了有利的条件使在长期的养殖阶段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科学饲养,会使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养殖环境及周围环境中大量滋生和繁殖,造成疫病的大范围传播,严重威胁着猪群的健康生长,制约养猪业的经济发展。因此,强化规模化猪场的生物防治措施,对推进养猪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并不断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群对饲养环境条件要求越来越高,猪群饲养密集情况下也容易引发各种疾病,这样就会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在猪群生产中就是一种猪常见疫病,近年来有加重的态势,猪群发病后会导致病猪出现贫血、发热和黄疸等症状,如果受到继发或混合感染,就会引起更高的死亡率,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高远 《养殖技术顾问》2012,(11):184-184
目前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是我国养猪普遍采用的模式,在有限的空间内采用工厂化方式饲养尽可能多的猪,从而收获最大利益回报.经过高度选育的猪群对疾病特异和非特异性抵抗的免疫记忆逐代减少,有限的空间和较高的饲养密度进一步加剧了猪群抵抗力的降低,一旦传染病暴发将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猪群健康问题是规模化养猪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猪场的防疫工作是当前规模化养猪工作中重点.猪群的疫苗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途径,免疫检测是判断和评估猪群免疫效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不断发展,种猪流动频繁和生猪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我国规模猪场采用的落后饲养管理模式和传染病防控体系等原因,增加了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控难度,对养猪业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疫病发生、保障正常生产在猪场疫病防控过程中,必须以"预防为主"为首要养殖理念,建立和完善猪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按照上述理念,本文着重从猪场环境治理、兽医管理、猪群保健等三个方面阐述笔者在规模猪场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业从一家一户的副业生产转变为规模生产。集约化猪场,由于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疫病的流行。一旦发生疫病,难以控制和根除。甚至某些本来在分散饲养条件下危害不大的疫病,也会严重流行,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切断传染源,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是集约化养猪应解决的重要问题。疫病的流行往陡涉及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广东、四川、湖北、山东等养猪大省 ,猪饲养量猛增 ,养猪规模不断扩大 ,且多为密集型饲养。由于相应的猪病防治措施尚不完善 ,有些猪舍设施不规范 ,隔离消毒不完善 ,猪种更新、猪的流动性大 ,发生猪伪狂犬病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1 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早在 6 0年代呈地方性散发性猪病。70、80年代欧美规模化集约化密集型饲养发展的同时猪伪狂犬病变为流行性疫病 ,甚至影响到亚洲 ,1984年在日本有猪伪狂犬病流行。近几年随着我国规模化密集型饲养发展的同时猪伪狂犬病流行日益严重 ,呈流行性疫病发生。猪伪狂…  相似文献   

16.
养猪业是农村的一项传统养殖项目。近年来,农村的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小规模的养猪专业户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对于拉动当地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农村养猪主要是农户分散小规模饲养,饲养管理相对粗放,饲养量小,防疫意识淡薄,免疫工作开展难度大。长期以来,古浪县猪病免疫一般实施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三种疫苗。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兴起和猪病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传统免疫已不适应当前猪病免疫要求。加之生猪市场行情忽高忽低,饲料价格节节攀升,生猪养殖的利润空间大幅降低,疫病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已变得不可忽视。实践证明,做好免疫工作是养好生猪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小规模养殖户不可抱侥幸心理,要做好程序化免疫,防止疫情发生。文章介绍了农村散养猪、小规模养猪常见疫病免疫程序,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养猪规模逐年扩大。但我国养猪生产仍以中小型养猪场和散户为主,疫病防治理念相对落后,猪病临床诊治中存在问题,严重阻碍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现归纳如下,供同仁参考。1易受误导疾病诊断易误导是疾病诊断的最大障碍。当猪群发病时,没有对猪病病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没有找出诊治猪病的科学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预防管理滞后,猪的疫病种类也增多,疫情日趋复杂,继发感染、混合感染日益严重,疫病控制和净化难度加大,生猪死淘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养猪生产只靠传统饲养方式和疫病防治方法,难以从根本上控制疫病和解决疫苗、兽药滥用的系列问题,只有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依赖疫苗和药物,保持猪的健康和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畜牧业生产体制的变化,养猪业出现了喜人的迅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已成为现代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猪场的疫病防治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疫病防治是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养猪业持续发展的关键。1 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疫病发生特点1.1 传染性疫病危害巨大规模化猪场因猪群数量多,周转流动性大,饲养密度高,导致大量粪便污水产生,严重污染猪舍小气候及周围环境,一旦爆发传染性疫病,会造成重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1.2 一些已控制的…  相似文献   

20.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疫病,是当前威胁养猪业的最严重的动物疫病之一。在养猪过程中,很多猪病的产生都与猪瘟病毒感染有关,防治猪瘟是养猪生产的前提和基础,而防治猪瘟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猪群进行猪瘟疫苗的注射。但并非对猪群进行疫苗注射就能保证猪群免受猪瘟的威胁,疫苗的质量、使用程序、操作技术以及对猪群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环境等各个方面都会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功能。本文主要从猪瘟免疫存在的问题入手,然后就猪瘟疫苗在猪瘟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