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河北省隆化县移栽油松大苗造林主要技术,对造林后成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等地形因子对移栽油松大苗成活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坡度较为显著,坡度30°的坡面的成活率为70%,坡度30°的坡面成活率达到了80%以上;坡位的不同是相对的,但是基本上是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各坡向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陕西省吴起县移栽油松大苗造林主要技术流程,实施径流林业、抗旱造林的作业标准及使用生根粉、蒸腾抑制剂用量,并对造林后成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等地形因子对移栽大苗油松成活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坡度较为显著(P0.05),坡度30°的坡面的成活率为70%,坡度30°的坡面成活率达到了83%以上;其次是坡位。进行补植改造林分时的成活率与郁闭度有一定关系,成活率对于当地来说比较适当的郁闭度(0.4)的刺槐、杜梨等林分最高,有82%。荒草地造林成活率较高,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油松大苗移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黄陵县油松大苗移栽造林生产实践总结,提出了其主要技术要点,并对移栽后成活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坡位和坡度等地形因子对油松大苗移栽成活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坡度影响较为显著(P<0.05),陡坡(坡度大于30.)的成活率低于缓坡(坡度小于30°).坡位对油松大苗移栽成活率影响较小,坡位对成活率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坡位>下坡位>上坡位.  相似文献   

4.
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立地条件的不同,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渭北黄土高原后沟作业区油松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幼树树高生长量均高于裸根苗,而且,不同坡位间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成活率存在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我国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造林适宜的立地条件,开展了不同的坡位、坡向、坡度、土层厚度下油松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油松造林后的成活及生长情况,整体来说以坡位为中上坡以上、坡度为20°~30°、土层深厚的阳坡上实施油松造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影响雨季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朝阳油松、侧柏混交试验调查分析 ,得出选择造林树种、造林时间、造林时机、坡向和坡位是影响该地区雨季造林成活的主民因素。造林时间以 6月中下旬至 7月中旬为好 ;造林时机以小雨或阴天成活率最高 ;坡向以北坡、坡位以下部为好  相似文献   

7.
2014-2015年,在浙江省缙云县对赤皮青冈(Cyclobalanopsis gilva)、闽楠(Phoebe bournei)、木荷(Schima superba)3种树种进行容器苗和裸根苗在上、中、下3种不同坡位造林试验,并研究其对造林成活率、地径及树高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容器苗造林后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及造林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坡位对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地径生长量和树高生长量的影响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不同树种之间,木荷在各坡位造林的成活率均高于赤皮青冈、闽楠,闽楠则在地径生长量和树高生长量上优势最明显。试验表明容器苗造林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下坡造林有利于幼苗更好生长。  相似文献   

8.
选取裸根苗、塑料杯营养袋苗、无纺布营养袋苗等三种不同育苗类型的两年生南方红豆杉,研究其在杉木人工林林下的套种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苗木类型中以无纺布营养袋苗造林早期表现最佳,平均造林成活率达到97. 5%,当年抽高达到32. 3cm;其次是塑料营养杯苗;造林效果比较差的是裸根苗。以无纺布营养袋苗为材料在不同坡位的造林成活率为96. 1%~98. 1%,造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当年抽高差异极显著,下坡生长效果最佳;不同坡向间造林成活率95. 0.%~98. 2%,差异不显著,当年抽高22. 3~35. 2cm,差异极显著,其中阴坡生长初期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地形因子对营造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的影响,测定不同坡度、坡向地形条件下兴安落叶松造林地的土壤条件、苗木成活率以及苗木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低坡度(0~8°)时苗高与地径高于其他坡度条件,坡度较高时(24~32°),落叶松苗木成活率(98%)、土壤温度(11.74℃)、土壤湿度均最高(37.66%),但造林地坡度不同时苗高、地径差异不显著。兴安落叶松造林地东向坡与南向坡造林成活率最高(96%,96%),南向坡造林地兴安落叶松苗高、地径最大(54.73 cm,6.48 mm),西向坡造林成活率最低(94%)、土壤温度、湿度均最大(11.68℃,37.1%),而落叶松苗高、地径最小(36.13 cm,5.40 mm),阳坡及较高坡度对兴安落叶松生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据多年实践,总结出采用永久性钢架屋脊塑料大棚培育油松容器苗的技术方法,包括建棚、整地、播种、管理,并对塑料大棚内、外5年间油松容器苗的高生长及造林成活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用大棚技术培育出的油松容器苗。不仅在高生长上明显优于棚外容器苗。而且造林成活率也有显著提高。该技术能有效缩短油松育苗周期。加快晋北地区造林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绥中县网户乡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对2014年和2015年采用传统方式栽植的油松和刺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平均造林成活率不足30%,而采用新型美植袋大容器苗造林技术结合深井潜水泵提水浇灌,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了近3倍,其中2016年秋季的造林成活率高于2016年春季;采用裸根苗营建辽宁杨和竹柳的成活率极低,成活率都不足30%,紫穗槐裸根苗造林的成活率在81.4%以上;在沙质海岸脆弱生态区造林成活率高低顺序是油松沙棘元宝槭刺槐白蜡白榆山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寿宁县引种楸树(分根造林)试验区不同坡向、坡位3年生幼树的生长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楸树分根造林的平均成活率为97.3%、平均树高为3.26m(其中当年抽高1.12m)、平均胸径3.11cm。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坡向、坡位各组楸树树高、当年抽梢高度、胸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存活率之间不存在着显著差异。种植楸树的坡向应选择南坡为宜,北坡则会影响其生长;种植楸树的坡位应选择下部。  相似文献   

13.
侧柏、油松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这些针叶树的叶子细小,叶体表面有较厚的角质层,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也不会有较大的蒸腾量,抗旱能力较强,栽植成活率较高,而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地区的一项成功的造林技术。文章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坡造林为例,探讨侧柏、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区分别在阳坡、半阳坡、半阴破、阴坡4个坡向按照上、中、下3个坡位,1 cm、5 cm、10 cm、15 cm等4个栽植深度梯度进行油松营养杯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关,栽植深度达到10 cm以上,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阴坡造林成活率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因此,在造林绿化时,根据对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阳坡深栽、阴坡适当浅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适当浅栽,可以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在辽西山区不同坡度、坡向和坡位开展油松直播更新造林试验,对造林3年后的幼苗保存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在阴坡直播更新效果较好,阳坡直播更新效果较差,达不到直播更新规定标准.在阴坡的不同坡位中,下坡位和中坡位直播更新效果较好,其中下坡位最好,而上坡位较差.在阴坡的下坡位,坡度越小直播更新效果越好,坡度在10°以下时直播更新效果差异不大,但坡度在10°以上时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年生格氏栲无纺布营养袋苗进行了格氏栲与杉木行状混交造林试验,比较了不同坡向、坡位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阴坡和下坡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最高,其中:阴坡格氏栲的平均成活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冠幅分别达94.4%、1.07 cm、82.5 cm、56.1 cm,下坡的平均成活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冠幅分别88.0%、1.06 cm、82.0 cm、55.7 cm。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合辽西半干旱区油松的最佳造林方式,对容器苗造林、塑料袋保苗造林、裸根造林3种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造林方式下苗木保水性好,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最高,造林的成本显著低于裸根造林;塑料袋保苗造林方式下苗木的保水性、成活率等均好于裸根造林方式,其造林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8.
刘峰  禹兰景 《防护林科技》2014,(11):104-105
针对石质山地干旱薄土层立地类型的特点,采用4种造林模式(侧柏容器苗造林、油松容器苗造林、山杏容器苗造林、油松+山杏混交容器苗造林),重点推广了轻型基质、空气控根等容器育苗造林新技术以及高标准整地、引水上山、施用保水剂、覆盖等综合配套抗旱造林技术,营造水土保持林73.4 hm^2,造林成活率95%,平均保存率92%,成为三北石质山地抗旱造林的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9.
厚朴与日本落叶松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应用厚朴与日本落叶松混交模式在高寒山区的不同地类、不同坡位和坡向造林后三年生幼树生长情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地类、坡位和坡向等因子对造林成活率、幼树的高生长和地径粗生长影响显著。在造林地类中,以坡耕地造林的幼树生长明显优于荒山荒地的;在荒山造林中,坡位和坡向对幼树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在阴坡的山下部环境中厚朴生长最好,阳坡的中、下部环境中日本落叶松生长效果最好,其它坡向坡位次之。  相似文献   

20.
以植被、土壤、土层厚度、坡向和坡位为主,分析其对飞播造林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土壤、土层厚度、坡向是影响油松飞播造林成苗的主要生态因子,坡位也是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综合分析最佳组合生态环境,即以植被盖度0.3-0.7,土壤为砂壤土,土层厚度在61厘米以上的阴坡或半阴坡为最佳生态环境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