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树种植在榆林地区有着较长的历史,但桑产业发展一直缓慢,桑产品综合开发模式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文章主要分析榆阳区桑树开发利用现状,提出桑园发展提质增效的措施,为提高桑资源利用及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论桑树资源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于桑树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和现状及开发利用实践知识,知识经济的创新,中国桑产业新思路的拓展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对其经济价值和生态效能进行论证。桑树经济价值不仅仅是桑叶养蚕,桑树的果、叶、枝、皮皆为良药,桑树的叶、皮、根含有多种氨基酸。桑果除含多种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桑树在防沙、治沙、节水、保土等生态功能也优于其他树种,它是北方众多省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首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北部,年平均气温低,无霜期较短,冬季寒冷。栽种品种桑易受冻害危害,因此,生产中只能栽种实生桑。由于实生桑产叶量低,亩养蚕效益较低,极大地阻碍了蚕桑业的发展。为了提高品种桑的抗寒性,保证桑树安全越冬,我们采用抗寒性极强的野生桑树为砧木,以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桑为接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发掘,发展桑树生态产业,研究构建桑树生态产业工程的核心技术以及典型脆弱生态区的桑树生态治理模式逐渐成为蚕桑方面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桑树生长特性,阐述了桑树在净化大气、水土保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以期为促进桑树生态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蚕桑业一直是我国具有明显区域优势的产业,茧丝绸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可以主导市场的少数出口产品之一。伴随着国内茧丝绸行业“东桑西移、南蚕北迁”以及“东丝西桑“的发展趋势,商州区作为陕西重要的蚕桑基地,迎来了发展蚕桑业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蚕桑业的突破发展,使其形成支撑商州区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气候条件适宜桑树栽培,所产桑蚕茧质量上乘,是国内外茧质最好的产地之一,也是我国养蚕栽桑历史悠久的省份之一。河北省蚕桑业发展与我国蚕桑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不一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51~196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发展速度是国内最快的省份;第二个阶段为1975~1985年的恢复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为1991~1996年的再度发展阶段。河北省蚕桑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水平和生产规模不够、先进技术普及程度不高和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50多年来河北省蚕桑业3次大起大落发展过程的主要经验是,什么时候政府重视、市场运作的好,什么时候就大发展;主要教训是蚕桑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市场,以销售带动生产,必须有风险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桑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桑产业新思路进行了综合阐述。桑树经济价值不仅仅是桑叶养蚕,桑树的果、叶、枝、皮皆为良药,桑树的叶、桑果除含多种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洛南县地理气候条件适宜桑树的生长发育,发展桑产业大有前途。调查研究了洛南县桑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洛南县桑产业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对策:进一步将栽桑养蚕业发展壮大,全方位进行桑产业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5月22日,北京大兴区安定镇,中国首届沙地桑产业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来自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部门的40多位农林专家、学者兴致勃勃地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们从蚕丝、造纸、治沙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发展桑产业的可行性及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意义,并指出,沙地桑产业是一本万利、富国裕民的大产业。桑树是我国古老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种植历史。桑树和人们的衣食休戚相关,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布帛矣”,说明在当时,桑树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重要支撑。管仲也曾有言:“行其山泽,…  相似文献   

10.
保护湿地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未来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一直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并开始针对这一特殊类型用地的开发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伦敦湿地中心、香港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成功运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保护和开发模式——湿地生态公园。针对这一形式,该文试从湿地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内容、规划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以利于使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合理进行保护使之既推动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桑树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天南海北都有它的踪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与桑树密不可分,它生命力极强,种植容易,管理粗放,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最熟悉的树种。据《中国桑树品种志》记载,我国共有546个桑树品种(包括变种)。世界许多国家的桑树品种,大部分都引自中国。自古桑树的发展都是以穿衣为目的(养蚕、取丝),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这一功能显得极小了,使近两个世纪以来,蚕桑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而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用桑的发展极快,笔者通过十年来在果桑开发研究推广中及桑树在陕西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应用中发现,桑树不光能产果、养蚕,它还是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及发展畜牧业(产饲料)的优秀品种。在陕北黄土高原,4年前栽培的用于水土保持的桑树,在无水情况下,最高生长达6m高,地下根入土达9m深。在陕北毛乌素沙漠无水的情况下,当年栽培的桑树最高达2m,在荒沙、荒漠有水的条件下栽培的大叶桑,当年可收割2次,每667m^2产鲜枝叶在2000k以上,第2、3年最高可达5t多,若加施肥料,产量还可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桑杈由桑树培育加工而成。生长桑杈的林子称之为桑杈林。桑杈林是一种生长快、收益大,每年间伐永续生产的经济林。发展桑杈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而且对支援农业生产起着积极作用。培育桑杈的副产品桑皮是造纸和人造羊毛的原料。桑椹可食用和酿酒。桑叶可饲蚕、喂猪,还可以制药材。 现将桑树栽培、管理及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将沙地桑从产业角度延伸开来,桑树可谓十业并举:(一)蚕桑业这是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工艺成熟,技术成熟。历史上南、北、东、西的丝绸之路皆赖于斯。一条蚕虫从卵孵化开始至成虫,吐丝,平均要25~26天,食用桑叶25~30克。体重增加12000倍,成茧后每条蚕吐丝的总长度在1200米以上。其蚕丝为丝绸业的基本原料;其蚕蛹为高蛋白营养食品,桑叶之营养由此可以联想;僵蚕可药用。蚕粪可药用,也可作饲料喂食鱼和畜禽。在科尔沁沙地的吉林白城地区已发展的6万亩沙地桑,每亩地养2张蚕种,产值1500元。(二)桑饲料产业沙地饲料桑长高至60~70厘米,就可采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竹林生态环境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引用阐述竹林生态环境及竹林生态环境利用概念即竹林的地下、地上、林下、林中、林上的全方位立体生态开发利用体系;通过例举大量栽培实例论证了竹林生态环境利用的可行性、实效性及开发前景,论述了竹林生态环境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观赏效益的显著与可观,提出创造建立竹、菌、茶、药、食、赏等多位一体复合立体式生态利用系统与最佳生态模式,阐明现有竹林生态环境利用对策与措施,以期逐步形成竹林生产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优化复合组合。  相似文献   

15.
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林下经济的概念,林下产业经济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在总结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适宜的林下经济模式,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出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林下资源开发要根据生态承载力,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太行山区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加强这一地区的造林绿化不仅是解决水资源匮乏、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提高防洪保安能力的战略措施,也是我国绿化重点工程之一。太行山区绿化的主旨是建立生态经济型林业体系,既要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桑树抗逆性强,又能经济利用,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生态林和经济林造林的主要兼用树种。  相似文献   

17.
广西柳州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林下经济的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研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柳州市林下经济的优势、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林下产业要以生态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林下资源开发要根据生态承载力,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经济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经济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它不仅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注重生态产业的开发,更好地协调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我国旱作农业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关于农村沼气建设对农村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国有林场林下种植中药材实地调查,总结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对下步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提出科学的对策与措施。随着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草药种植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新趋势。为了科学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下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柏县国有林场紧紧围绕“生态好起来,产业兴起来,职工富起来,林场强起来”,积极探索增收模式,在经营区内种植中药材,目的在于达到“生态得到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林业经济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北省桑树品种分布及利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到河北省现有桑种10个,常用桑树品种约50余个,其中叶用桑20余个,材用桑6个,果用桑9个,条用桑17个。同时提出河北省桑树资源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