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翔 《中国家禽》1999,21(5):25-25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急性血孢子原虫病。该病在许多地区都有发病报道,1998年在海安地区呈大范围流行。为了提高广大养殖户认识该病的能力,做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尽量减少由该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通过库蠓的叮咬传染给鸡,造成流行发病。危害最严重的则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而鸡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唯一宿主。近几年来我县的一些大型鸡场和部分养鸡专业户的鸡接连发生鸡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每年多发生于5—10月,各个年龄的鸡都能感染,雏鸡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死亡,中鸡和成年鸡感染后病情轻,死亡率较低,但发育受阻,蛋鸡则会产蛋下降。  相似文献   

3.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由三个阶段组成,孢子生殖在昆虫体内(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库蠓内完成;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蚋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Leucocytozooncaulleryi)寄生于鸡的圆形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该病常发生于秋季,主要由库蠓和蚋叮咬而传播。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最初由Mathis和Legar于1909年在越南北部发现,随后泰国、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本病的流行。1980年张泽纪在广州地区分离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证实了该病在中国大陆的存在。目前,我国有20个省市先后发现本病。1998年、1999年来,在山东、河北等地本病发病呈现增多…  相似文献   

5.
张蕾 《山东畜牧兽医》2012,(10):101-10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其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对养鸡业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可引起雏鸡大批死亡,中鸡发育受阻,成鸡贫  相似文献   

6.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中而引起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致病力强,危害严重。据统计,3~6周龄雏鸡发病率高,死亡率50%~80%,中、大雏死亡率10%~30%,成鸡死亡率5%~10%。该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尖喙库蠓传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因此,该病是在有尖喙库蠓和蚋的地区及其活动时期发生,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7.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或出血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Leucocytozoon caulleryi)寄生鸡、乌骨鸡、珍珠鸡的血液及内脏器官所引起的疾病。该病主要引起肉鸡的肌肉和内脏器官出血,体重减轻;蛋鸡产蛋减少或停止,给养鸡业造成较大损失。该病最早由Mathis和Leger在越南的鸡体内  相似文献   

8.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中的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单核白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原虫病,又称作鸡白冠病。该病由吸血昆虫传播,库蠓传播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病。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虫最常见、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9.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又名鸡出血性病,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Leucoc ytoZoon cauller yi),寄生于鸡体组织及血液细胞内引起的以内脏器官组织及肌肉组织广泛性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外观症状表现为鸡冠、肉髯、肌肉苍白、咯血。近年,贵州省某鸡场在罗曼产蛋鸡群中发生该病,现将诊断和防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 (主要是单核细胞 )和红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其病原主要包括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两种。鸡为住白细胞原虫的中间宿主,而库蠓和蚋则为鸡感染此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自 1980年以来,该病已在国内 20多个省市呈地方性流行。河南省发生的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病原主要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其传染源库蠓在 20℃以上的潮湿环境中特别容易繁殖,因此在夏秋多雨时期此病多呈季节性流行。此病各年龄的鸡均易感,尤以育成鸡和初产鸡感染率高且损害严重。小鸡死…  相似文献   

11.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属的原虫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雏鸡和育成鸡感染该病后死亡率高,成鸡感染后病情较轻。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夏秋季节多发。该病的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主要是库蠓)。自2005年以来,永春县下洋镇及附近乡镇养鸡户中发生了数起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8月,下洋镇某养殖户饲养的500羽肉鸡21日龄时发病,部分雏鸡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甚至废食,羽毛松乱,怕冷,排白绿色稀粪,呼吸困难,部分病鸡突然抽搐死亡,嘴…  相似文献   

12.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白细胞而引起的鸡的传染性贫血疾病。病鸡鸡冠苍白,又称白冠病。近几年来,该病在日照市不断发生,不同品种、性别、日龄的鸡都可感染,夏秋季节多发,其中8—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雏鸡、育成鸡发病率、死亡率高,可达30%~  相似文献   

13.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名白冠病和鸡出血性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其媒介昆虫库蠓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广东在春夏之交,气温高,湿度大,适宜库蠓的繁殖,因而很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典型症状常见于3~10周龄的小鸡和中鸡,死亡率可达50%左右,成鸡也可发病,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于2004年参与过该病的诊治,现将诊治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俗称鸡住白虫病、鸡白冠病。该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内引起的寄生原虫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  相似文献   

15.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及防治陈根富黄岩市畜牧兽医站1病原及流行情况本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1992年6月至9月份,此病在黄岩市广泛流行.且主要发生在成年鸡,造成鸡产蛋率下降10~60%,死亡率达5~30%,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主要...  相似文献   

16.
总结自1982年以来,川西地区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情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剖检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血变科住白细胞原虫属的多种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急性血孢子原虫病。目前报道的住白细胞原虫有28种,其中危害鸡的有3种,即卡氏、沙氏、安氏住白细胞原虫。  相似文献   

18.
周春凤 《水禽世界》2004,(11):34-34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该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由三个阶段组成,孢子生殖在昆虫体内(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库蠓内完成;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孢子生殖阶段在蚋内完成),裂殖生殖在宿主组织细胞里,配子生殖在宿主红细胞、白细胞或单核细胞里。成熟的配子呈圆形,直径约20μm。发育成熟的孢子通过库蠓的叮咬传染给鸡,造成流行发病,危害最严重的则是卡氏住白细胞的裂殖生殖体,而鸡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唯…  相似文献   

19.
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或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育成鸡病死率较高,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由于  相似文献   

20.
鸡的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由于贫血,鸡冠苍白,又称白冠病。本病以雏鸡和青年鸡感染后死亡率高,病程长,成鸡感染后病情较轻,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性。1980年我国首先在广州地区发现了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以后相继在其它省地均有鸡的感染和发病报告。1998年8月一9月间,河南安阳地区产蛋母鸡群中首次发生了一种以鸡冠苍白,肌肉和内脏广泛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并呈流行趋势,经综合诊断为鸡卡氏往白细胞原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l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1998年夏秋季节,该地区持续潮湿多雨,部分养鸡场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