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帽儿山地区次生林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帽儿山天然次生林区不同林分条件下选设的20块椴树(Tilia amurensis)固定样地的解析木调查资料,分析多个单木竞争指标与对象木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的相关关系,在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自身大小、单木竞争指标和立地因子,应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椴树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研究表明:天然次生林下椴树的胸高断面积定期生长量与对象木相对直径(RD)和竞争压力指数(SCI)等指标存在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应用主分量线性组合的方法构造的综合竞争指标(MCI)包含了各竞争指标与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之间的绝大部分的相关信息,可以作为竞争指标应用于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栓皮栎天然林中随机抽取60株林木作为对象木,以对象木为依据,研究栓皮栎天然纯林中个体竞争与生长的关系,选用简单竞争指数并建立以个体树木生长为基础的与距离有关的单木生长模型,为预估栓皮栎生长提供一条简明的途径。同时,还分析了竞争指数的变化规律及竞争指数与生长量的关系,并建立了径阶平均竞争指数预估模型,简化了竞争指数的测算,进而为建立从单木到全林分的整体生长模型研究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在关帝山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后保留木径向生长的变化,以间伐后油松保留木为研究对象,建立9块不同间伐强度的试验样地,通过样地调查法及目标树法,分析保留木的径向生长,并建立单木生长模型预测径向生长。结果表明,间伐强度越大,保留木径向生长量增长越大。竞争释压强度对不同径级单木径向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单木径级越大,所需竞争释压强度越大。生长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中径级、大径级与重释压对单木径向生长量影响显著,模型决定系数(R2)为0.44。在实际生产中,可依据单木胸径,构建合理的间伐方案,以提升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4.
福建柏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在全省福建柏人工栽培区和自然分布区的387块标准地和89株平均木树干解析材料。选择Korf理论生长方程,以优势木胸径为比较基础的相对直径作为单木竞争指标.采用生长量修正法建立单木直径生长量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模拟福建柏生长动态。  相似文献   

5.
辽东栎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收集了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30块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资料,采用与距离无关的单木竞争指标,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单木生长模型,方程为:In(DGI)=1.422289 1.202448 InD0.052598DL-0.000366 SDI,经检验预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用回归正交设计建立柳杉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柳杉人工林单株木的胸径、树高、材积 3个因子的生长量作为年龄、地位指数、竞争指数的函数 ,用回归正交设计法建立单木生长模型。误差计算表明 ,该方法是可行的 ,在林业生产上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学》2021,57(9)
【目的】探索杉木人工林单木胸径生长量变化的驱动因子,比较不同驱动因子的重要性,构建不确定性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为杉木经营管理者科学经营管理杉木人工林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杉木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和逐步回归法(SR)分析杉木单木胸径生长量与内部因子(林分变量因子)和气候因子的关系,构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模型。【结果】杉木单木胸径年均生长量受气候因子影响较小,主要受竞争因子和单木大小因子影响。单木胸径生长量随林分密度、林分平方平均胸径、大于对象木的断面积和、年龄、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增加而减小,随期初胸径、胸高断面积、优势木平均高、最冷月平均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增加而增加。基于SR获得模型的后验概率小于BMA获得最佳模型(最高后验概率)或SR模型不在BMA模型空间前几个后验概率高的模型中。【结论】杉木单木胸径生长量随竞争增加而减小,随温度和降雨增加而增加。贝叶斯模型平均法考虑所有可能变量的组合,能够反映出模型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小兴安岭过伐林区阔叶次生林典型类型(杨桦林、硬阔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阔叶次生林典型类型(柞树、白桦、黑桦)的单木生长模型,对小兴安岭过伐林区阔叶次生林主要树种的生长进行预测,直接判定各单木树种的生长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林木直径是影响阔叶次生林主要树种单木生长量的最主要因素,直径越大,定期直径生长量也越大;林木直径是影响林木枯损的主要因子,林木直径越大,枯损概率越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林分空间结构对兴安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的影响,为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次生林的有效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 ]以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塔河林业局盘古林场50株兴安落叶松解析木数据,采用S-Plus软件中的NLS函数对8种常用的林木生长模型进行拟合优度评价,进而确定最优基础模型;通过再参数化方法,考虑常用林分因子、单木因子、物种多样性以及林分空间结构等参数对林木直径生长的影响;最终,采用NLME函数构建兴安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的最优混合效应模型,并系统评价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 ]兴安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的最优基础模型为Mitscherlich方程(调整系数Ra2=0.628 5),其参数a分别与林分平均树高、单木胸径、混交度和角尺度显著相关,而参数b则与林分平均胸径和竞争指数显著相关;据此,建立的兴安落叶松广义直径生长模型的Ra2值相较基础模型提升约31%(Ra2=0.826 4);通过引入随机参数(参数a1)、异方差函数(幂函数varPower)、时间序列函数(高斯结构corGaussian),单木水平的混合效应模型进一步将Ra2值提升约17%(Ra2=0.971 0);五折交叉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模型的调整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83 8、0.56 cm和0.72 cm,能够满足单木直径生长预测的需要。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单木直径生长量随着单木胸径、角尺度和混交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竞争指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各变量数值每增加10%时,其对应的胸径生长量依次为:+0.45 cm、+3.62 cm、+4.71 cm、-0.34 cm、-0.21 cm和-0.73 cm,但取决于不同的林分特征和生长阶段。[结论 ]林分角尺度、混交度和竞争水平对兴安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具有显著作用,在后续森林经营中应通过合理的采伐来降低林木的竞争水平,并注重创建和维护林木的随机分布格局和混交程度。  相似文献   

10.
单木模型的研制及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简单竞争指数作为杉木人工林的适宜竞争指标,分别各竞争指数级,用阻滞方程描述胸径的相对生长速度与胸径的关系,并对阻滞方程中的参数与简单竞争指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双曲线作为参数预估模型,据以建立杉木人工林单木模型。单木模型经过检验证明适用,文中还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单木模型作了进一步的优化,提高了单木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帽儿山地区山杨次生林林木竞争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妍  李凤日 《森林工程》2009,25(3):23-25
基于山杨(Poptdus davidianaD.)次生林固定标准地M712、M720的每木检尺数据,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对帽儿山林场天然山杨次生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杨次生林林木所受到的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山杨次生林种内竞争较与伴生树种枫桦的种间竞争弱。山杨次生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的顺序为:枫桦〉白桦〉蒙古栎〉杏树〉黄菠萝〉山杨〉胡桃楸〉槭树〉榆树〉水曲柳〉椴树〉暴马丁香〉桦树〉花楸〉花曲柳〉色木。  相似文献   

12.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有林场采用25个种源、3种改造模式对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纯林进行改造,并以不处理模式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各保存种源在树高、地径、冠幅生长以及保存率指标上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16个保存种源中,五角枫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情况最好,但保存率偏低;其次是马蹄荷、长梗润楠、多花含笑、光皮桦,保存情况均优于五角枫。中缅木莲在树高、地径、冠幅的生长以及保存情况上最差;不同改造模式间针叶树的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均达到极显著性差异(P0.01),带状改造模式效果最好,间伐改造模式次之,直接改造和不处理模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杂木林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3种天然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生长季节内表层土壤(0~30 cm )淀粉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测定,探讨了辽东山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东山区蒙古栎林、杂木林、胡桃楸林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具有一定的季节波动,但相关性不显著。除胡桃楸林微生物呼吸与过氧化氢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关系外,蒙古栎林和杂木林微生物呼吸与4种酶活性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系统了解辽东山区次生林植物群落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尖山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坡面产流产沙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玉溪市小尖山流域径流小区进行定位观测试验,对珠江石灰岩溶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坡面产流产沙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小流域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雨季(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3.2%,当降雨量大于5mm或10min雨强大于9mm/h时都会使该流域坡耕地发生产流.②灌草丛和次生林比坡耕地减少产流54.29%和92.06%,比人工林减少产流52.78%和87.13%.4个径流小区的产流大小顺序为:坡耕地〉人工林〉退耕地-灌草丛〉次生林.③土壤侵蚀量随着径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灌草丛和天然次生林分别比坡耕地减少土壤侵蚀量95.96%和99.02%,比人工林减少土壤侵蚀量64.60%和91.40%,其大小顺序与产流量一致.坡耕地、人工林、灌草丛的侵蚀量主要是由几次单次侵蚀贡献的,而次生林则是平均贡献.因此次生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最好,在建立人工林时,应该考虑合适的复层结构,乔灌结合才能达到水土保持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川西低山区天然林及其人工更新形成的1年生(Ⅰ1)、2年生(Ⅰ2)和3年生(Ⅰ3)巨桉林,坡耕地及其退耕形成的1年生(Ⅱ1)、2年生(Ⅱ2)和3年生(Ⅱ3)巨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抗蚀性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林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降低,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增加;相反,坡耕地转变为巨桉林后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结构性颗粒指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增加,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分散率、侵蚀系数和受蚀性指数降低。土壤抗蚀性综合主成分值呈现出天然林〉Ⅰ1〉Ⅰ3〉Ⅰ2及坡耕地〈Ⅱ1〈Ⅱ2〈Ⅱ3变化规律。说明天然林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会有所降低,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抗蚀性有上升趋势,而坡耕地改为巨桉林后土壤抗蚀性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土壤质地对落叶松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受土壤质地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土层厚度导致落叶松生长有不同的表现;在厚层土(表土〉20cm)生长的落叶松胸径比中层(11~20cm)和薄层(〈11cm)土提高16.6%和38.6%,树高提高21.8%和37.7%;厚层土(〉60cm)自然含水量比中层土(41~60cm)和薄层土(〈41cm)分别高4~11和9~15个百分点,田间持水量比中层土和薄层土分别高3~11和6~17个百分点,凋萎含水量比中层土和薄层土低0.65~1.1和1~2个百分点,厚层土的饱和持水能力比中层土和薄层土高3%和7%;土壤中的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均是厚层土高于中层土和薄层土,落叶松的生长指标也是厚层土高于中层土和薄层土。  相似文献   

17.
以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 3 种川中丘陵区典型低效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开窗补阔改造,分别种植窄冠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Zhaiguan)、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相似文献   

18.
对地处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彭州市林场天台山林区的退化天然阔叶林中的红桦、房县槭、卵叶槭、野樱桃、稠李、灯台、椴树、五角枫和花楸等主9种主要乔木树种进行了树冠调查,并选择其平均木进行树干和枝解析,测定各单木树冠特征,包括全树高、平均冠幅、冠长、冠长率、一级枝数、二级枝条数、一级枝条着生密度、一级枝条年生长数、树冠曲线、树冠体积(大小)、树冠密度等。通过SPSS拟合其树冠曲线,利用V=∫baπf2(h)d(h)求得树冠体积,定义并计算了9个树种的树冠密度(枝密度)。研究结果表明:(1)阔叶树树冠曲线表现出稳定的抛物线特征;(2)各阔叶树树冠体积变化较大,符合其各自生物学特征;(3)阔叶树枝密度能反映其树冠生长状态,可作为树冠特征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营造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以银中杨、小美旱杨、黑林-1杨和樟子松等树种为对照,选择彰武小钻杨在不同沙丘部位进行造林试验。试验表明:在平缓沙地彰武小钻杨生长量比较高,树高和胸径分别为银中杨的91.8%和104.2%,为黑林-1杨的105.9%和120.6%,为小美旱杨的112.5%和195.2%;在沙丘下部彰武小钻杨比樟子松生长量显著增加;而在沙丘上部比樟子松生长降低,并发生干枯。  相似文献   

20.
无人为干扰下不同生境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无干扰环境,选取河岸带、内陆森林和林线3种生境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建群种不同,但群落各层主要优势种的重要值均呈差异不显著,物种组成上均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山矾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冬青科等为常见,且种属数较多。2)立木总株数(乔灌木)林线群落高于其他生境群落,但不同生境类型的群落间乔木与灌木平均株数均呈差异不显著。3)群落各层物种的种数及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有河岸带>内陆森林>林线,乔木层、草本层与层间植物物种种数以及物种多样性Patrick、Gleason、Margalef和Shannon-Weiner指数,河岸带均与其他生境类型群落差异呈显著性;而灌木层物种种数及多样性Simpson和Pielou指数差异不呈显著性。4)散点图和线性回归得出林线群落活立木平均高度和平均胸径均高于其他生境类型的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