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正核桃黑斑病又名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黑腐病。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般在4—8月发病,可反复多次侵染,病菌从皮孔或伤孔侵入,一般在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严重。近年来在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高明镇等主产区普遍发生,造成核桃幼果腐烂、落果。据2018年调查,大荔县核桃黑斑病受害株率在40%以上,其中以香玲品种为重,受害株率在70%以上,受害果率在30%以上,清香核桃受害株率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核桃临近成熟时,很多核桃园由于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出现青果大量变黑、腐烂并脱落,导致大幅减产。引起核桃发黑的原因主要是两种病害和一种虫害,即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和炭疽病、核桃举肢蛾为害。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造成核桃青皮发黑,侵害果实后,核桃仁干瘪或者变黑。核桃举肢蛾幼虫为害时,钻入硬壳内蛀食种仁,也会造成落果或果实变黑。一般情况下,天气高温多湿,连续阴雨天气,核桃细菌性黑  相似文献   

3.
核桃黑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核桃黑斑病又叫果实黑斑病、黑腐病、核桃黑、核桃细菌性叶斑病。近年该病在陕西蓝田核桃产区发生较为普遍。一般年份病株率60%~95%,病叶率80%~90%,病果率60%~72%,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笔者针对该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技术,供果农参考。1受害症状核桃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其次是叶片、嫩梢及枝条。湿度大时,病果、病枝流出白色黏液,为识别该病最主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核桃是我国主要经济用途树种,但生产上,核桃易产生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果实产量。因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面积发展核桃种植,于2014年率先引进绿岭核桃。现在核桃树都陆续进入了结果期,但是在生产中发现,该品种的细菌性黑斑病比较严重。核桃黑斑病又叫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和叶片,新鲜病斑边缘病健交界处有细菌溢脓现象。1危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叶片、嫩悄、芽和雌花序。其中果实危害最为严重,危害严重的可达80%。果实感病后,果面上出现小而微隆起的褐色软  相似文献   

6.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综述了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检测技术、预测预报技术和防治方法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介绍了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在中国的发生情况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高术国,苏萃军,鞠红波(河北省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066300)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发病后造成幼果腐烂和早期落果,不脱落的病果核壳污黑,出油率下降,严重时核仁黑烂而失去经济价值。近几年该病在河北省东北部如石门等核桃产区已成蔓...  相似文献   

8.
正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病原细菌引起的核桃主要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发病率高。在各个核桃产区均有发生。细菌性黑斑病对核桃树的枝条、叶片和核桃的幼果具有极大的危害,病菌聚集在一起感染后会出现树皮萎缩、幼果脱落等问题。该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病果率10%~40%,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落,核桃仁干瘪减重,出油率降低,甚至不能食用。此外,还危害叶片、嫩梢,一般受害率30%~50%。降低核桃产量和品  相似文献   

9.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阳 《落叶果树》2010,42(6):36-37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近年来危害严重程度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结合生产实践,对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发病规律及危害症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早实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早实核桃因其丰产快、产量高的特点得以迅猛发展,但早实核桃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发生较为严重。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是目前核桃的严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导致严重落果、落叶,严重时果实发病率达60%以上,甚至绝收。目前针对核桃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分离及化学防治药剂的选择[3~9],化学防治见效快,但易  相似文献   

11.
鲁西南纯山区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  高蕊  庄娣 《中国园艺文摘》2013,(11):179-179,206
针对泗水县核桃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核桃炭疽病、核桃腐烂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举肢蛾等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药剂防治及果园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常造成核桃幼果腐烂,引起落果。据对河南安阳等地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达70%-90%,果实受害率10%-40%,严重时达65%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鲁南山区核桃黑斑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各核桃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常造成核桃早期落叶,幼果腐烂,引起落果。在鲁南费县芍药山核桃产区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在60%-70%,果实受害率10%-30%,严重时在60%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苗期叶片受害比大树重,病苗率往往高达80%。为了有效地控制黑斑病危害,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黑斑病又名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等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常造成核桃幼果腐烂、引起落果。据对河南安阳等地调查,一般植株受害率达70%-90%,果实受害率10%-40%,严重时达65%以上,造成果实变黑早落,出仁率、含油量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对山东省5个核桃主产区进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核桃细菌性黑斑病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达到发生高峰期,病果率在14.5%~40.0%,对核桃生产造成严重损失。4月中下旬是关键防治时期,可选择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可杀得3000(46%氢氧化铜)、辛菌胺等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杀菌剂,建议每10~1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16.
<正>核桃黑斑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的细菌性病害。此病主要危害核桃的果实、叶片、花及嫩梢,尤以果实受害最为严重。病果率达到20%~45%,严重时在60%以上,造成果实变黑、腐烂、早期脱落、核桃仁干瘪。出仁率及含油量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地控制核桃黑斑病的危害,提高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对全县各个核桃产区的核桃黑斑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区核桃面积不断扩大,已达0.14万hm2,占全区果树总面积的61.8%,但由于果农不懂管理技术,许多园片管理粗放,造成核桃果实大量变黑、腐烂和早落,核桃仁干化,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对核桃举肢蛾、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在我区的发病原因和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调查和总结,现介绍如下。1核桃变黑的主要原因1.1引起核桃变黑的主要病虫调查发现,造成我区核桃果实变黑、腐烂的原因主要是核桃举肢蛾、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几年的推广和种植,衡水地区的核桃种植面积大幅增加,随之而来接到的关于核桃病虫害方面的咨询也越来越多。根据这几年的调查研究,衡水市核桃园发生较重的病害有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炭疽病、核桃褐斑病、核桃溃疡病、核桃腐烂病及核桃枝枯病等。1核桃细菌性黑斑病1.1危害症状(1)幼果受害:开始在果面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无明显边缘,周围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区核桃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果农不懂管理技术,许多园片管理粗放,造成核桃果实大量变黑、腐烂和早落,核桃仁干化,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品质。调查发现,造成我区核桃果实变黑、腐烂的原因主要是核桃举肢蛾、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等核桃病虫害危害所致。笔者对核桃举肢蛾、细菌性黑斑病和核桃炭疽病在我区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总结。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1.1核桃举肢蛾幼虫钻入核桃青皮内蛀食,受害果  相似文献   

20.
核桃几种病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核桃黑斑病该病危害幼果、叶片、新梢及雄花和苗木,造成早期落叶、落果,出仁率和含油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产量和质量。病原为一种黄色单胞杆状细菌,菌落黄色、圆形。病菌在病枝及芽内越冬,翌年春季分泌出细菌,借风雨和昆虫活动传播到叶、果及嫩枝上危害,病菌能侵害花粉,因此花粉也能传播病菌。病菌由气孔、皮孔、蜜腺及各种伤口侵入。举肢蛾、核桃长足象、核桃横沟象等在果实、叶片及嫩枝上取食或产卵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