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本文总结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了控制措施,以其为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及抗病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严重影响我国玉米产量的病害之一。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寄主、传播方式以及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选育抗病品种是解决玉米粗缩病为害、提高玉米产量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今后的玉米抗粗缩病育种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近几年仍有上升蔓延之势,现以发展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一、发病症状带毒的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植株即染病,玉米得病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粗缩病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足一种毁灭性病害?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一、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及危害1、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但苗期危害最重玉米4叶期前一般不显症,5—6叶期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在心叶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点,以后逐渐  相似文献   

5.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粗缩病危害超过其它任何一种玉米病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域的个别地块已经发现了此病。田间调查发病率在10%~20%,严重地块达到30%。发病后及时用药制防治能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缓解病情减轻病害,使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6.
玉米旋心虫为害与丛生苗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平 《现代农业》2009,(12):21-23
通过对玉米旋心虫为害症状的调查研究,明确了玉米旋心虫等为害引起玉米丛生苗病的症状表现,提出了玉米丛生苗病五种类型,即心叶扭曲型、叶片丛生型、植株分蘖型、心叶干枯型、叶片缺失型。掌握了造成玉米丛生苗病的原因、虫害种类以及玉米旋心虫为害与玉米丛生苗的田间发生规律。研究表明,受玉米旋心虫等蛀茎害虫为害,玉米植株表现出症状应该定义为一种病症,即玉米丛生苗病,玉米旋心虫不是造成丛生苗病的唯一虫体,受害后玉米植株表现症状与受害时所处的叶龄、虫道走向、土壤病原菌种类关系密切,不同玉米品种之间受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证明,通过选择相对抗虫的品种、做好种子包衣、实行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药剂灌根防治等五项综合技术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减轻和控制玉米丛生苗的发生与危害,本项调查研究将为今后玉米丛生苗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都属病毒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市玉米上发病率不断增加,危害加重。两病在初侵染源、发病症状、分级标准、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因此,正确区别矮花叶病和粗缩病对有效防治两种病害的发生和危害至关重要。1初侵染源1.1矮花叶病是借蚜  相似文献   

8.
一、症状:病原物是玉米粗缩病病毒,是一种球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特别是实行间作套种,玉米期提前,粗缩病猖狂发生。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被侵染而发病,苗期受害最重,病株节间缩短,异常矮小,不能抽穗结实,严重时毁产。春玉米和制种田受害尤重,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粗缩病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介绍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分析其发病条件,提出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为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属喜温作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玉米粗缩病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一、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及危害1、玉米粗缩病在整个玉米生长期都可感染发病,但苗期危害最重。玉米4叶期前一般不显症,5~6叶期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在心叶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的各细脉间,叶背脉上则出现长短不等的蜡白条突起。  相似文献   

11.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本文着重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症状特点和危害,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可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病规律与防治手段,并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中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农民称为"玉米癌症"。该病去年在河北省早播春玉米区偏重发生,一般病株率5%~40%,严重地块达到70%以上。1发生与危害玉米粗缩病发病机理是因为玉米感染玉米粗缩病毒致病,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已成为阳谷县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分析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等,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  相似文献   

16.
<正>一、玉米粗缩病症状: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防治:(1)选用抗、耐病品种。不同品种之间病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郑单958、鲁单981、鲁单984等品种发病较轻,病株率在5%以下。(2)农  相似文献   

17.
玉米病害防治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青枯病、玉米粗缩病毒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穗腐病等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措施,以供广大玉米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颜群 《现代农业》2014,(7):42-43
<正>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有除草剂药害、苗枯病、顶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根腐病。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蓟马、钻心虫、粘虫、灰飞虱、蚜虫、旋心虫等。玉米苗期病虫害是影响玉米全苗、壮苗的关键因素,发生病虫害后出现死苗、小苗、弱苗、病苗,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对产量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做好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前提条件。一、玉米苗期病害及特征1.除草剂药害  相似文献   

19.
一、玉米病毒病的发生特点玉米病毒病是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已经从原来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该病是由病毒侵染所致,目前世界上报道的侵染玉米的病毒种类已达40多种。在中国,常见种类是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有时混合发生,其中粗缩病为害尤为严重。1993年,以掖107等自交系为亲本的制种组合在辽西大面积发生粗缩病,造成重大损失。但是,这也对玉米病毒病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灾害性病害,是由昆虫传播的一种植物病毒病。目前,由于对玉米粗缩病毒RBSDV的基础研究有待突破,玉米粗缩病尚无特效药剂防治,一旦发病对玉米生产危害极大,控制关键在于治虫防病,截断病毒传播途径,把传毒媒介消灭在传播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