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004年初,党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对发展农业经济保护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发展农业经济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土地做为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农业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2.
丘陵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强,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灾害频发,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利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是落实保护土地资源国策、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张家界市部分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区的调查,总结了丘陵山区土地开发整理的成效、值得推广的经验,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也是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地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时期,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障耕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与保护,提高农产品质量尤为重要。只有科学合理地保护利用耕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通过土地整理,产生增量的建设用地或新增耕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达到占补平衡,既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又动态保护耕地.但是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分析土地整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浅谈耕地质量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具有基础地位。耕地资源是农业的基础 ,只有保持稳定的耕地面积和质量 ,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地矛盾突出 ,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低 ,后备资源也不富裕。因此 ,1 986年和 1 997年党中央、国务院两次发出关于“加强土地管理 ,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1 998年修改《土地管理法》时 ,又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国策 ,写入了新的《土地管理法》 ,可见我国加强耕地保护的力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阶段我国耕地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6.
土地开发整理是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大力倡导和推进的一项利国惠民工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投资,是指按《土地管理法》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据科学测算,生产一吨农产品,其耕地土壤质量的贡献率一般占50%左右。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就不可能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越来越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供给,全面实现小康和农业现代化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北方旱作农业区精耕细作成为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这种耕作方式在传统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经过长期发展,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农业起源较早,以北方为主的旱地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农业耕作重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我国传统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历史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精耕细作农业对土地的保护利用展开综合的论述,还针对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对精耕细作农业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土地综合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通过工程措施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然而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往往只追求耕地数量增加,却忽略了耕地质量。土地整治耕地质量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必备工作,其结果对项目实施后的农业分等定级有重要作用,也为农用地估价及其他有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重要因子,研究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对降低农业碳排放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理论分析认为,土地规模化经营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具体活动来影响农业碳排放,包括化肥与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农田灌溉,农业机械使用、秸秆利用等方面.经过科学计算与分析,土地规模化经营中对农业碳排放影响最大的方面是秸秆的利用,其次为化肥生产与使用,农机使用,农田灌溉和农药生产与使用.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减排事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在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降低化肥和农药生产与使用量,推行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措施,提升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个最严格”的农村闲置土地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闲置问题,认为当前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低、农村土地产权模糊等因素是导致农村耕地、居民点等土地资源闲置的主要原因.针对农村闲置土地的多样性特征,提出了切实贯彻三个“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农村闲置土地处理的制度和法规、研发农村闲置土地利用与管理技术、提高政府的农村闲置土地问题处理职能、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路径一:聚焦“首要”保安全【战略导向】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晶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保护耕地是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目的和任务之一,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也不例外。因此,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应将促进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耕地保护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与质量保护,而且还应该包括效益保障,即促进耕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和农民耕作收益的增加,以效益促保护。一、严格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和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通过土地整理,产生增量的建设用地或新增耕地折抵建设用地指标,达到占补平衡,既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又动态保护耕地。但是在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值得我们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在分析土地整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耕地后备制度是指为了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对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统筹管理,并保留为耕地后备资源的制度。它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耕地资源不受非农占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耕地后备制度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针对耕地后备制度对土地资源保护与粮食安全的作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可靠的生活保障。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就不可能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然而,近些年来,由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耕地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每况愈下。由此说明,我们要持续、稳定、协调地  相似文献   

17.
耕地保护是解决人口与耕地、粮食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大举措。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土地管理新机制,规范耕地使用与保护的相关制度,以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该文从耕地面积减少、利用率较低、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缺少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存在违法违规征地现象、土地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方面对我国土地管理机制中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加强管理、规范监督机制、保护农民权益、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等建立耕地保护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的对策措施,以期与广大土地管理工作者进行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厘清"钱、地、人"三者的关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抓手。以农村借贷与农业经营业绩关系研究为基础,收集江苏省滨海县耕地质量保护示范辐射区耕地质量数据。在控制耕地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债务融资对于其生产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传统农户而言,债务比率与农业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耕地质量加强了债务融资对农业产出的积极影响。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即金融政策与农业政策并举、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农业信贷的灵活性、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研发投入力度、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以助力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质量分等是落实耕地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介绍了章丘市耕地质量分等的主要过程和成果,并利用其中间成果测算耕地年产值标准。根据土地利用系数对正常农业生产区的耕地进行测算,根据结果可划分为6个等级,对位于非正常农业生产条件区的耕地采用理想值法进行测算,为征地补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宁博 《吉林农业》2010,(12):73-73
<正>1四平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的基本情况四平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做法,为稳定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1)严格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四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对建设用地征收农用地的管理,严控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