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DNQ1-V35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布局以及与DZZ5新型自动气象站连接等方面对能见度仪进行应用调试、故障检测,提出故障排除方法,从而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能见度仪一旦出现故障给气象业务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DNQ3型能见度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相关参数,设计了双套DZZ6型自动站与DNQ3型能见度仪的共享通信,并对其通信原理、接线方法以及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设置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期提高观测效率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现场核查的一些必备条件以及基本操作技术,对现场核查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描述,说明了处理方法,对基层业务人员顺利完成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现场核查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HY-V35型能见度仪工作原理及安装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在气象业务中常用的HY-V35型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安装流程、日常维护和校准方法,以为广大的观测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工作原理及维修维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构成、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对常见故障进行了描述,并说明了故障处理方法,帮助基层业务人员及时处理各类故障,为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象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种现代化设备也在密集铺开建设,凯迈DNQ3能见度仪做为DZZ5新型自动站配备的传感器广泛装备于福建省各个台站。由于该能见度仪在出厂时并没有设计安装电池箱,只依靠220VAC电源经AC-DC电源模块转换为12VDC供电,如此当能见度仪电源模块损坏或者220VAC供电中断时,能见度仪即停止工作,导致数据缺测。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有必要给能见度仪增加电池供电,本文将重要阐述凯迈DNQ3能见度仪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供电方式的改装方法,以优化设备,提高设备稳定运行率,确保观测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站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每日逐时的人工目测能见度观测资料与同时期CJY-1G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自动测得的能见度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当能见度小于5km时,能见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较小,相关系数达到0.631,并认为在此能见度范围内,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可代替人工观测数据;当能见度大于5km时,两者差异开始逐渐增大,且能见度超过10km后,两者数据差异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249-250
利用长沙国家基本气象站人工与自动能见度观测资料,采用差值平均、差值率平均、差值标准差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2种不同观测数据对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院人工能见度观测值普遍大于自动观测值,其差值、差值率、差值标准差随能见度的增加而增大;人工与自动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吁区间(VV≥10 000 m)最好,达到0.834,域区间(1 000 m≤VV<3 000 m)次之,达到0.776,其他区间相关性较差;自动能见度观测结果配合其他气象要素记录相关视程天气现象(轻雾、霾、雾)有多记现象,分析并给出了出现多记差异的原因,总结给出了前向散射式自动能见度仪在业务应用中的改进建议,为自动能见度资料数据质量控制、数据服务应用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宋明明  李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97-8298
利用攀枝花国家基本站2014年能见度仪的观测资料与近5年人工观测霾的日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能见度仪取代人工观测能见度后,霾的出现日数显著增加;在24h变压为负时,较容易形成霾;在出现霾后,能见度变化不明显,霾持续时间较长.在使用能见度仪后能消除人为误差,真实反映当时大气状况,满足业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DNQ1 能见度传感器使用在DZZ5 自动站的情况,介绍能见度传感器工作原理与连接安装。对能 见度的数值缺测和数值超差故障现象,介绍了排查方法,为分析排除故障、提高维修效率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新型自动气象站遍及全国各台站。能见度仪也在多数台站开始业务化运行,开启了能见度观测自动化模式。但是由于台站人员刚刚接触能见度仪,对能见度自动观测原理,数据定义、计算方法、视程障碍天气现象自动判别标准及人工质控数据等方面不太熟悉,现就实际观测中需要理解记忆的技术规定进行归纳总结,与大家共同学习。  相似文献   

12.
云和站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与人工观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能见度仪自动观测的能见度与人工观测的能见度记录进行对比,分析2种观测数据的差异。通过相关系数、对比差值等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自动观测数据的离散度、精确度和精密度在低能见度时最高,然后随着能见度的增大而降低。vis1.0 km时,人工观测与能见度仪测得的能见度值之间的一致性很好,对比差值很小,是所有能见范围内差值最小的一组,相关性好,是所有能见范围内相关性最好的一组;1.0 km≤vis10.0 km时,相关性、对比差值、一致性(总体上看)都较vis1.0 km时表现差;vis≥10.0 km时,相关性、对比差值、一致性(总体上看)都是所有能见范围内最小的一组。低能见度时,自动观测效果较好,对人工观测有很好的代替作用,而随着能见度的逐渐升高,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能见度仪的可替代性逐渐降低,但是仍有一定的可取性。  相似文献   

13.
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8:00、14:00、20:00临潼气象观测站能见度仪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VV<1.0 km时,差值最小为1.7 km,相关系数为0.53;在1.0 km5.0 km时,随着能见度的增大相关系数又逐渐变大,特别是在VV>10.0 km时,差值分析与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自动观测能见度和人工观测能见度吻合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目标物的限制,人工观测能见度在能见度较好判别时,扩大倍数有些保守,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通过比较2种数据的各项统计指标发现,能见度仪数据序列离散度较低,精密度及精确度都要高于人工观测值,通过订正后有望取代人工观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能见度人工目测和自动观测方法、观测数据和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自动能见度仪观测到的数据更为客观,更具科学性,避免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获得准确的观测数据,应对自动观测仪器按照规范及时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能见度仪的性能与工作原理,分析了在人工与自动2种不同观测方式下所得到的能见度观测数据的差异及原因,以期为合理引用自动能见度仪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能见度观测是各级气象台站判别某些天气现象及强度的决定性参考依据.各级台站人工能见度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为更好地观测能见度,用能见度仪器测能见度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分析人工能见度和器测能见度各自的特点及局限性,对人工观测能见度和自动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观测员视情形对自动观测能见度数据进行修正,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2012年3—8月安装的新型站CJY-1G(J)型能见度仪检测出来数据和人眼观测值的差异,并介绍新型站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证明了新型站能见度仪准确、连续、可用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观测员的工作量,可有效解决人眼观测能见度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李晓岚  张宏升  杜金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34-15136
介绍了自制快速响应能见度仪的测量原理和研制过程,并将其与FD12型能见度仪进行比对试验。同时,利用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讨论了北京城北地区秋冬季能见度的演变特征以及与相对湿度、风速和温度等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自制能见度仪能够反映能见度的变化趋势,数据对比结果良好,可用于能见度的测量,其频率响应可以达到1Hz以上,适合用于大气能见度及相关探测的快速响应要求;北京城北地区大气能见度分别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呈明显正相关,气温通过相对湿度和大气稳定度可以间接影响能见度;大风、大雾等天气现象对能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观测仪器自动化的快速发展,近两年自动观测能见度仪正式投入到业务运行当中,为能见度观测工作减轻了工作量,包括能见度自动观测记录和新型站软件判断视程障碍天气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灰霾夫气条件下气溶胶影响北京市大气能见度的贡献比例.[方法]针对2006年1月~2012年6月北京地区发生灰霾天气时气溶胶的光学特性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近年来北京灰霾天气发生时,主要气态污染物是臭氧和氮氧化物,气溶胶散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微观因子,水汽对大气能见度影响也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灰霾天气的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