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择了来宾产玉米不同部位玉米粉、玉米碜、玉米头作为研究对象,从燃烧热、燃烧稳定性、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等方面评价了玉米营养,测定了玉米不同部位的燃烧热、热重参数、脂肪、灰分及粗纤维含量(n=3,cv%<2.5%),并从玉米营养方面用熵值法进行了质量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玉米不同部位燃烧热的大小顺序为:玉米头>玉米碜>玉米粉,脂肪含量顺序为:玉米头>玉米碜>玉米粉,灰分含量顺序为:玉米粉>玉米头>玉米碜,粗纤维含量顺序为:玉米碜>玉米粉>玉米头,多指标熵值法分析排序为:玉米头>玉米碜>玉米粉。该研究为热重分析方法研究玉米燃烧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玉米营养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选择了来宾产玉米不同部位玉米粉、玉米碜、玉米头作为研究对象,从燃烧热、燃烧稳定性、脂肪、灰分、粗纤维含量等方面评价了玉米营养,测定了玉米不同部位的燃烧热、热重参数、脂肪、灰分及粗纤维含量(n=3,cv%<2.5%),并从玉米营养方面用熵值法进行了质量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玉米不同部位燃烧热的大小顺序为:玉米头>玉米碜>玉米粉,脂肪含量顺序为:玉米头>玉米碜>玉米粉,灰分含量顺序为:玉米粉>玉米头>玉米碜,粗纤维含量顺序为:玉米碜>玉米粉>玉米头,多指标熵值法分析排序为:玉米头>玉米碜>玉米粉。该研究为热重分析方法研究玉米燃烧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建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为玉米营养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和4种玉米青贮饲料的营养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陕西关中地区玉米秸秆与4种玉米青贮饲料营养价值的差异,为玉米秸秆的贮藏饲用提供参考。【方法】用常规养分分析法和范式洗涤剂法,测定了玉米秸秆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站、西安新天地草业公司、宝鸡凤翔县范家寨中学、咸阳淳化润镇中学4种玉米青贮饲料的水分、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Ash)以及中性洗涤可溶物(NDS)、纤维素(F)、半纤维素(H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酸不溶灰分(AIA)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玉米秸秆的水分含量为95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水分含量为742~807 g/kg;玉米秸秆的CP含量为81.3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CP含量为144.2~160.7 g/kg,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站专用玉米青贮饲料的CP含量为160.7 g/kg;玉米秸杆的EE含量为64.1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EE含量为78.0~80.3 g/kg;玉米秸秆的CF含量为495.5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CF含量为393.7~429.1 g/kg,西安新天地草业公司拉丝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CF含量最高,为429.1 g/kg;玉米秸杆的NFE含量为258.2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NFE含量为242.8~266.3 g/kg;玉米秸杆的Ash含量为100.9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Ash含量为101.3~113.2 g/kg;玉米秸秆的NDS含量为334.2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NDS含量为428.2~497.9 g/k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站专用玉米青贮饲料的NDS含量最高,为497.9 g/kg;玉米秸秆的F+HF含量最高,达557.4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F+HF含量为433.0~496.7 g/kg,其中以西安新天地草业公司拉丝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F+HF含量最高,为496.7 g/kg,且其HF含量亦最高,为245.3 g/kg;玉米秸秆的ADL含量高达48.3 g/kg,而玉米青贮饲料则为28.5~31.2 g/k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站专用玉米青贮饲料的ADL含量最低,为28.5 g/kg;玉米秸秆的AIA含量最高,为60.1 g/kg,玉米青贮饲料的AIA含量为40.6~43.9 g/kg,其中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站专用玉米青贮饲料最低,为40.6 g/kg。【结论】与玉米秸秆相比,玉米青贮饲的料水分和CP、NDS含量均较高。几种玉米秸杆青贮饲料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站专用玉米青贮饲料的CP、NDS、NFE含量最大,营养价值最高;西安新天地草业公司拉丝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F含量最高,营养价值居于其次。  相似文献   

4.
以普通玉米龙单13、绥玉7号、四早11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专用肥施用量不同的处理下,通过对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蛋白质、淀粉及产量等的测定分析,研究玉米专用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品质、产量的影响规律,为玉米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丰富玉米生理基础。结果表明:最佳玉米专用肥用量为525 kg.hm-2,施用过高反而降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发展适于深加工优质专用玉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玉米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世界玉米生产和加工情况,提出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为稳定普通玉米生产,迅速扩大专用玉米生产,从粉、糖、酒、酸、油5个方面研究、开发相应的加工技术,从而发挥我国玉米资源优势,解决玉米相对过剩的问题,为玉米深加工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提高离散元方法模拟玉米秸秆揉碎过程的准确性,试验测定玉米秸秆与揉碎机锤片、玉米秸秆与玉米秸秆的接触参数。以径向堆积角相对误差值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方法标定玉米秸秆离散元仿真需要输入的接触参数。结果表明:玉米秸秆与揉碎机锤片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设置为0.663、0.226、0.119;玉米秸秆与玉米秸秆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滚动摩擦因数分别设置为0.485、0.142、0.078,此参数组合为玉米秸秆离散元仿真接触参数的最优方案,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8.127%。  相似文献   

7.
玉米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冀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1,(19):196+201
介绍了玉米干腐病、玉米锈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玉米条纹矮缩病等玉米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北方和南方均有种植,玉米的病虫害妨碍着玉米的产量。病害主要有玉米茎腐病、玉米青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等。虫害为玉米螟虫和大螟、蚜虫、蛴螬、粘虫等。本文针对玉米病虫害及防治办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阳山县的玉米品种种植结构、栽培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制定了改单一普通粮食型为多元化高价值玉米、改三(顶)交玉米为单交种玉米、改低产低效益玉米为高产高效益玉米,实施玉米生产系统的品种多元化、品质优质化、栽培管理科学化、经济收入高效化和玉米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化增产增值科技创新技术体系。对该地区玉米品种结构优化、种植栽培技术改制、进而开展玉米产业化生产及其产后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地上害虫、地下害虫等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绿肥-玉米-大豆配套多熟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与绿肥分带种植,小麦收获绿肥翻埋后,在本地块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玉米密度、播差期、玉米大豆带型配置试验,对贵州省中海拔地区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的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密度和播差期是影响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综合总产量的主要因子。其中,玉米密度对总产量的影响最大,播差期对总产量的影响随玉米密度的不同有所不同;玉米密度为51 000株/hm2、播差期为20 d,玉米大豆带型配置指数为2∶2的处理,玉米产量及玉米大豆综合总产量均表现为最高,玉米干物质积累较多,叶面积较大,净同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青冈县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玉米粗缩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地下害虫、地上害虫等,以期为该县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地上害虫、地下害虫等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特用玉米营养价值及综合加工利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要介绍了特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爆裂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笋玉米、黑玉米和青饲青贮玉米的特征特性、营养价值和综合加工利用情况,为新疆特用玉米的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上都有很高的要求,为提高玉米的种植质量,促进玉米增产、增收、总结玉米的丰收经验,河北地区为冬小麦要夏玉米一年两熟的主产区,本文主要介绍夏玉米的栽种技术要点,普及玉米的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为玉米高产提供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玉米弯孢霉菌叶斑病、玉米豹纹病、玉米黑痣病、玉米霜霉病、玉米干腐病等玉米新发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病原因,并提出了较具体的防治方法,以期为黑龙江省玉米病害的防治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玉米大田生产,更好地指导玉米大面积生产,通过安排不同肥力水平下的玉米种植对比试验,为玉米生产提供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为优化肥料配方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从而科学确定玉米最合理的施肥量,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沧州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适宜品种,在2行玉米、3行大豆间作模式下,研究了夏玉米间作不同品种大豆对夏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的叶片SPAD值、穗位叶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均显著玉米单作;间作大豆的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其对应品种的大豆单作;经济效益顺序为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的经济效益较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显著提高,适宜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建议在沧州地区推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适宜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  相似文献   

19.
姜海 《乡村科技》2020,(7):109-110
为保证玉米高产,需要技术人员探索有效的玉米种植技术。本文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以期能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为进一步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玉米高产创建模式是在总结玉米常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示范和大面积的生产应用而形成的一套适合我区玉米生产的标准化栽培模式。该模式是以提高玉米产量为前提,以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为主要技术内容,从而达到玉米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该项栽培模式的应用为我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