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深入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探索实现节水压采与稳粮增效新举措,自2020年9月开始河北省重点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农田示范推广浅埋滴灌技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阐述了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超采的严峻形势,介绍了小麦玉米浅埋滴灌技术内容、技术要点,分析了技术优势,研判了小麦玉米浅埋滴灌技术示范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种植适宜的灌溉方式。【方法】设计滚移式喷灌W1、指针式喷灌W2、浅埋滴灌W33种灌溉方法,并对比研究各种灌水方法对土地水分和紫花苜蓿产量以及灌溉用水效率等的定量影响。【结果】浅埋滴灌处理在苜蓿生长期内0~100 cm土壤含水量都显著高于滚移式喷灌处理和指针式喷灌处理(P<0.05),浅埋滴灌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浅埋滴灌四茬总产量为15 094.10 kg/hm2,较滚移式喷灌和指针式喷灌提高了7.15%、6.67%。四茬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0.59%、41.29%。浅埋滴灌的纯利润为6 263.56元/hm2,较滚移式喷灌、指针式喷灌分别提高了37.86%、34.69%。【结论】浅埋滴灌可以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种植紫花苜蓿的利润,水资源短缺地区选用浅埋滴灌作为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3.
黑龙港地区是华北平原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沙质潮土保水性差,综合水土资源质量偏低,亟须开展与沙质土壤相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和推广.通过分析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质量,选择地埋滴灌节水技术开展试验研究,通过灌后土壤水分动态监测,分析了滴灌和漫灌2种灌溉条件下土壤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地埋滴灌技术相比大田漫灌土壤水分散失缓慢,节水效果明显,是解决沙质土区漏水漏肥严重、实现水土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性水资源严重缺乏背景下,滴灌技术得到了大范围使用,目前,大力发展滴灌技术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篇文章主要深入分析了滴灌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滴管技术在我国农业社会的发展情况展开简单介绍,并对滴管技术在我国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2020年在内蒙古通辽市3个高效节水核心示范区采用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种植玉米,以农户大水漫灌模式为对照,开展了水电能耗和产量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膜浅埋滴灌技术模式能耗、成本均较农户模式低,单产、纯收益比农户模式高,浅埋滴灌模式在省水、省电、省工的同时实现了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产量。目前,较为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有三种,即地面灌溉技术、喷灌技术以及滴灌技术。基于此,对其进行阐述,并以小麦滴灌技术为例对滴灌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对农牧业结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发展畜牧业的首选牧草之一。河西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阻碍了农牧业发展,选择浅埋式滴灌方式种植紫花苜蓿意义重大。2018—2019年通过在河西地区开展浅埋式滴灌种植紫花苜蓿试验,对其生长环境条件、水肥用量、栽培措施、加工利用等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当地紫花苜蓿种植、生产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张志远 《乡村科技》2022,(3):149-151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滴灌技术,可以实现对作物的局部灌溉,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加强对该项技术的合理应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节约水资源.基于此,在了解滴灌技术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助力我国农业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哈密瓜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市水资源十分匮乏,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2000米3,是全疆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之一.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在成功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哈密市在哈密瓜种植基地大面积推广.草膜、单管、单沟平播小棚哈密瓜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将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到马铃薯种植中来,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生产产量。因此在干旱地区尤其需要推广这一节水灌溉技术。文章主要就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种植中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展开相应探究,希望能借此为科学应用以及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以及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缺乏,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求成为了急需解决的课题。四团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在结合了团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小麦浅埋式滴灌技术,不仅解决了小麦的节水灌溉的问题,而且大幅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20,(5)
正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是根据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改进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模式,即在玉米宽窄行种植且不覆地膜的前提下,利用改进后的浅埋滴灌播种机具,在窄行间将滴灌带浅埋于土壤2~4厘米处,从而实现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式。1技术优势1.1节水、节肥相对于大水漫灌和低压管灌模式,无膜浅埋滴灌只是在窄行至宽行两侧20厘米部分湿润土  相似文献   

13.
地下滴灌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的灌溉技术。新疆地区是商品棉的生产基地,棉田的灌溉工作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新疆地里位置与气候的影响,水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发展地下滴灌技术对于棉花生产以及生态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新疆当前的棉花种植地下滴灌技术发展概况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对玉米膜下滴灌适宜补灌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保墒技术与膜下滴灌(补灌)技术相结合是旱地玉米较为理想的种植方式,可以提高水分有效利用率,改善玉米生长微环境,有效促进玉米个体生长发育,增加群体产量。建议在水资源较缺乏的旱作区发展膜下滴灌种植玉米,全生育期滴水量1350或1050m^3/hm^2。  相似文献   

15.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农业生产质量有很大帮助。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玉米栽培为例,分析了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加速各种技术的普及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对有效利用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改变农业耕作栽培技术是一场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7.
古浪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水资源比较匮乏,以旱作农业发展为主。农业滴灌技术的引进发挥了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但现有农业滴灌技术存在管孔间距不合理、滴灌管材质量差、滴管接口堵塞等问题,降低了滴灌技术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古浪县新建村进行实地调研,对古浪县农业滴灌技术的改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秦皇岛地区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提高秦皇岛地区农业用水的效率,通过介绍滴灌技术的分类以及滴灌设备的基本类型,深入分析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具体优势,结合秦皇岛地区农业生产的具体情况,探讨农业生产中滴灌技术具体应用的有效方法,从而实现滴灌技术在秦皇岛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升秦皇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玉米大小垄浅埋滴灌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我旗玉米中低产田改造和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该技术包含玉米大小垄浅埋滴灌带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两个集成技术。适合所有耕地,尤其是在干旱的沙坨、盐碱地等中低产田及地势起伏无法进行喷灌、修畦田的地区。一、生产技术(一)玉米大小垄浅埋滴灌带种植技术玉米大小垄浅埋滴灌带种植技术是指在幅宽120cm内,以小垄35cm种植双行玉米,以大垄85cm作为间距,在  相似文献   

2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自然降水量对作物的影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作物有效生长,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膜下滴灌技术以及大田膜下滴灌高效节水系统构建,并探讨了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