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通过对河北省862份大豆品种资源分析,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夏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于春大豆,脂肪含量低于春大豆。籽粒以黄种皮,褐脐,椭圆形,中小粒种为主。黄种皮,褐脐,椭圆粒,大粒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青豆,浅脐,圆粒,极大和特大粒品种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春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9份春大豆的品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43.4%,分布在41.1%-47.0%的种质158份,占83.6%;蛋白质含量超过47.0%的种质9份,占4.8%。脂肪平均含量18.8%,分布在17.1%-21.0%的种质176份,占93.1%;脂肪含量超过21.0%的种质7份,占3.7%。蛋脂总量平均62.2%,分布在59.1%-65.0%的种质162份,占85.7%;超过65.0%的种质14份,占7.4%。蛋脂总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机相关。  相似文献   

3.
石豆4号为高油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0.02%,脂肪含量22.11%。2007~2008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82.8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63.3kg/hm^2。该品种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大豆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和球蛋白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六个地区,60个县市1988-1994年间栽培的92年大豆品种蛋白质和球蛋白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在36.25%-46.07%之间,平均含量为40.52%,六个不同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有差异,初步明确大豆高蛋白质生态区绥化地区。不同年代栽培的大豆品种比较蛋白质含量从八十年代起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应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对不同大豆种质材料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磷处理对大豆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而蛋白质含量与蛋脂总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在高磷条件下,蛋脂总量超过63%的“双高”种质占14.09%;在低磷条件下,蛋脂总量超过63%的“双高”种质占15.45%,这些种质是今后选育“双高”新品种的重要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6.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丰号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40.32%,比全省平均值高0.22%,脂肪含量平均值为20.50%,比全省平均值低0.07%,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总和平均值为60.87%,比全省平均值高0.2%。不同年代育成的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双项之和的平均值不同,蛋白质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低至高的变化,脂肪含量随着年代的增加由较高至高至低的变化,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双项之和随  相似文献   

7.
对四川省389份大豆高蛋白(≥48.0%)品种资源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高蛋白品种资源以黄粒、直立生长、有限结荚、白花、灰毛为主。春大豆生育111.7±20.6天,株高51.1±16.5cm,百粒重15.4±5.0g,蛋白质49.0±0.8%,脂肪16.9±1.0%。夏大豆生育145.5±25.1天,株高74.4±30.3cm,百粒重12.4±4.3g,蛋白质含量49.2±1.0%,脂肪含量16.0±1.0%,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春大豆r=-0.11)或极显著(夏大豆r=-0.52)负相关。筛选出高蛋白,极早熟和特大粒品种资源20份。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大豆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87~2002年对吉林省审(认)定(不包括引种)的92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大豆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1.07%,脂肪含量为19.94%。其中,普通高产大豆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0.9%,脂肪含量为19.96%;高蛋白大豆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4.99%;高油大豆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22.37%。全省仍然缺少蛋白质含量达46%以上和脂肪含量达23%以上的优质大豆新品种。含有十胜长叶大豆种质的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分别占我省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总数的61.5%和53.3%。  相似文献   

9.
石豆3号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遗75—14为母本、晋遗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蛋白春播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46.20%,脂肪含量18.09%,超过国家大豆双高优质品质标准。适宜在河北省中北部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微肥拌种对高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通过对高油大豆品种进行不同微肥拌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钼酸铵拌种处理.能增加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和产量,蛋白质含量提高,脂肪含量下降;硫酸镁和硼砂的拌种处理.产量稍有下降,脂肪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下降;硼砂处理的大豆,不利脂肪的形成,有利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 Ⅵ.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814份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及18种氨基酸含量。我省大豆种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平均41.83%。地方品种地区分布趋势,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18.66%、11.33%。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相对高于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品种,平均含量分别为1.32%、1.51%。不同熟期类型品种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分析比较结果,蛋白质含量:晚熟类型品种>早熟类型品种;含硫氨基酸则相反,早熟类型品种>晚熟类型品种。不同栽培类型品种蛋白质及含硫氨基酸含量分析比较结果,蛋白质含量;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含硫氨基酸含量: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育成品种>地方品种。半栽培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含硫氨基酸含量亦较高,在种质资源利用上,值得重视。鉴定筛选出蛋白质含量47%以上的种质17份,蛋氨酸含量高于1.6%的种质7份,胱氨酸含量高1.75%的种质10份,列出保存编号,品种名称,来源与产地,供育种选用。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547份大豆地方种质资源的籽粒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4.36%,脂肪平均含量为17.41%,高蛋白种质资源非常丰富,高脂肪含量种质资源相对缺乏.蛋白种含量高的种质主要分布在滇东南的文山和滇西南的临沧地区,脂肪含量高的种质主要分布在滇东北的曲靖、昭通和滇中的昆明地区.籽粒以黄色种皮,褐色脐,扁椭圆,中粒的为主.从籽粒外观性状与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关系分析可知,绿种皮、深褐脐、扁圆粒、小粒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黄种皮、褐色脐、圆粒、极大粒品种脂肪含量较高.并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的大豆地方种质资源供云南省大豆育种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大豆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吉林省1987-2002年审(认)定的大豆品种进行系谱分析结果表明,全省育成的高产、高脂肪、高蛋白和小拉类型(百拉重10g左右)等108个大豆品种。以杂交育种途径育成96个品种。占育成品种总数的88.9%.其中51个品种是由吉林20号等14个亲本参与的组合中选育而成.13个高脂肪大豆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为22.43%:15个高蛋白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在45.65%。蛋白质含量呈超亲遗传:13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脂与脂肪总含量平均64.26%,既育成品种中的双高品种.育成品种的主要遗传成份由少数亲本占主导地位。组合亲本资源少,品种之问的亲缘关系相近.分析育成品种的部分性状,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育成大豆品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遗传改进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建国以来辽宁省育成的46个大豆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对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及90年代育成的大豆品种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蛋脂总量的年代间变异情况、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后期各年代之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蛋白质含量年代间有较大幅度增长,蛋脂总量也依蛋白质含量的增长而增长;但省内不同地区间育成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理及蛋脂总量的水平却有所不同,铁丰系列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较高;丹豆系列品种和辽豆系列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量水平较高。说明年代间品质性状有所改进,蛋白质含量的改进幅度较大,地区间的差异主要是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不同的选育目标所致。  相似文献   

15.
大豆新品种桂早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系统选育法育成的春大豆新品种桂早二号产量高,区试平均产量2242.65kg/hm^2,百粒重16.5g,蛋白质含量42.48%,脂肪含量19.59%,籽粒外观品质极佳,商品性好,抗旱耐瘠,有较强的抗虫性,适应性强;适宜单作,也适宜间套种;可春植或秋植;特别适宜在干旱、瘦瘠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海岛棉棉籽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116份海岛棉棉仁蛋白质、脂肪含量的研究表明二者平均含量分别为33.12%、40.37%。其高低与品种类型、棉籽被绒情况、种籽大小和株型有关。趋势是:自育品种(系),毛籽、籽指小、零式果枝,品种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推广品种、光籽、籽指大、长果枝,品种的脂肪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商豆14号大豆新品种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采用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03.87kg,比对照增产6.94%,极显著;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41kg,比对照增产6.86%;蛋白质含量40.77%;脂肪含量19.9%。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并引进适应山西大同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以3份鲜食大豆、4份普通大豆共7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出苗期、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共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3个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得分评价分析,确定不同品种在山西大同地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大豆品种在山西大同地区均可正常成熟,各个性状在当地的适应性较好。每荚粒数和主茎节数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73和062;绿75出苗早,生育期短,口感好,可作为鲜食豆在当地引种;翠扇大豆及中黄35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均优良,可作为当地普通大豆的主推品种。不同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出苗期、株高与主茎节数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和分枝数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可知,翠扇大豆、绿75、中黄35在大同地区的适应性最好。上述结果可为山西大同地区育种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北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2.15%,变异幅度为34.70%-50.75%。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因品种、产地、栽培条件不同而不同,随着产地地理纬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变异,纬度越低,蛋白质含量越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一0.679,低纬度的高温多雨和短日照时数条件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5个生态区主栽的黑农号、绥农号、合丰号、黑河号、嫩丰号、丰收号、北丰号及省有代表性推广的大豆品种(品系)为材料,探讨不同生态条件下,大豆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生态区栽培大豆品种蛋白质的含量以东部低湿区(八五三农场、佳木斯)最高41.66%,脂肪含量以中南部黑土区(哈尔滨、绥化)最高21.25%,蛋白质含量与气象关系不明显,脂肪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