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3月对滇中禄丰村林场具有代表性的3 hm2麻栎次生林的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林分类型,主要乔木树种的径阶分布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进而对林分的生态效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麻栎次生林划分为麻栎—云南松和麻栎—云南松—滇油杉2种林分类型,林木株数分布分别集中于径阶8 cm和6 cm处,以麻栎为优势树种,云南松为伴生树种.麻栎林木的优势度达50.77,重要值为71.71.林分主要乔木树种麻栎、云南松及滇油杉的林木密度分别为1 825株/hm2、650株/hm2和325株/hm2,其中伴生树种云南松和滇油杉优势较为明显.林分中乔木层最大树高20.1 m,最大胸径40 cm,均为云南松植株.其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生态功能差,为低质低效林分,急需改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尾松4种造林密度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胸径、单株村积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对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林分径级分布差异明显,密度为2500株/hm2和125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57.2%和45.9%,≥8cm径阶的株数占42.8%和54.1%;而密度为10000株/hm2和500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89.6%和76%,≥8cm径阶的株数占10.4%和24%;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密度通过胸径与树冠面积的相关关系,用回归直线方程y=a+bx分别求得各胸径最低保留株数,作为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和间伐重复期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禄丰村林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特征及质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年3月对禄丰村林场具有代表性的6.8 hm2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林分类型、主要乔木树种的径阶分布及其在群落中的重要值,进而对林分的质量及生态效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云南松天然次生林可分为云南松-麻栎、云南松-麻栎-华山松及云南松-麻栎-滇油杉3种林分类型,位于山体上部、山尖、山顶坪地,具相同的稳定性.林木株数集中分布于径阶6 cm处,以云南松为优势树种,其林木分布较为均匀,优势度明显,在3种林分中所占的株数比例分别达61.21 %、69.88 %、77.36 %,其次为伴生树种麻栎所占比例较高.整个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云南松林木的优势度达69.19,重要值为79.67,其后依次为麻栎、滇油杉和华山松.林分中乔木树种的平均密度为2 730 株/hm2,平均胸径为8.78 cm;而云南松林木的平均胸径为8.69 cm,平均高为6.9 m,平均密度为1 907 株/hm2,蓄积量为38.14 m3/hm2,均低于滇中地区20年生云南松林木的平均生长量指标.其霸王木株数所占比例为7.87 %,而被压木及濒死木所占比例高达44.41 %.其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林分中云南松林木的密度较小、平均胸径不大、出材率很低,生态功能差,为低质低效林分,急需改造.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滇中地区元江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关系,在设置典型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以及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测度元江栲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物种多样性水平与立地因子、林分因子以及林地干扰强度的关系。研究表明:1)元江栲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涉及75科141属202种,以灌木层(含更新层)物种组成最为复杂,乔木层树种组成具有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不同区域物种组成及重要值差异明显。2)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灌木层(含更新层)最高,元江栲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呈中等水平,研究区内不同调查区域间物种多样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含更新层)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贡献率最大。3)物种多样性与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和林地干扰强度3个层面的6个因子间都表现出较强关联性,关联度大小排序为海拔>林地干扰强度>平均胸径>坡向>株数密度>坡度。通过研究,以期为滇中地区元江栲群落的修复和保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藤枣的生境与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藤枣生境及其种群数量、分布、结构及更新等特征。[方法]在藤枣主要分布地设置5块20 m×20m的调查样地,记录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植物的物种名称、高度、胸径、及样地的郁闭度、海拔、坡度、裸岩覆盖率、距河流距离、土壤等环境因子,同时在样地中调查藤枣种群特征,分析藤枣藤枣生境地的林分因子、群落特征、生境特征及种群数量与更新。[结果]表明:藤枣生境地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平均胸高断面积、林分密度分别为11.98 m、15.13 cm、41.42 m2·hm-2和1 205株·hm-2。群落平均物种丰富度为35.2,群落类型为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在大小级结构上,不同高度级和径级内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均呈单峰曲线,最高值均出现在第Ⅱ高度级和径级内,但第Ⅴ(H≥30 m)高度级和第Ⅵ(DBH≥100 cm)径级均有物种和个体分布。藤枣生境地平均海拔高度为1 107 m,坡度为陡坡,坡向则多数为阴坡,处坡下位置;林分郁闭度仅为76%,但距河流较近(31 m),并伴有一定的裸露岩石;土壤接近中性(p H=6.2),养分条件较好。在5块调查样地(面积20 m×20 m)中,共有藤枣28株,分布于19个样方,多数为单方单株分布。28株藤枣平均长度2.39 m,平均基径仅为0.74 cm,平均胸径为0.41 cm。其中,更新幼苗(H33 cm)为3株,占藤枣总株数的10.71%。[结论]藤枣分布地植物群落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树木较高,树体较大,单峰曲线是其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多度在不同高度级和径级内的分布形式。生境地环境以高温高湿为主,土壤养分条件较好。28株藤枣分布于19个样方,多数为单方单株分布。藤枣幼苗数量较少,自然更新受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云南松天然林分的直径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掌握云南松天然林分的测树学特征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基于5期云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以优势树种为云南松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峰度、变动系数、累积株数分布、径阶株数分布和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对大理州云南松天然林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及林分密度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海南霸王岭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天然林为对象,在有陆均松更新幼苗幼树的林分中共设置调查样地35块,样地面积400m~2,调查陆均松幼苗幼树胸径(地径)、树高,胸径5cm以上的全部立木的胸径、树高,林分郁闭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枯落物厚度、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分析陆均松天然更新林分的组成、结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陆均松天然更新林分的树种多样性丰富,Simpson指数均超过0.8;均匀度高,Pielou指数均大于0.4;随陆均松幼苗幼树高生长,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林分优势树种组明显,断面积最多的5个树种是陆均松、岭南青冈、细刺锥、米椎和红绸,占总断面积的38.2%。(3)随着陆均松幼苗幼树的生长,乔木郁闭度和枯落物厚度呈增加趋势,林下植被盖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林分断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4)陆均松幼苗幼树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陆均松母树10~30 m范围以内。(5)陆均松幼苗幼树在海拔1 140~1 180m、坡度为0~15°和西南坡向区域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海拔固定样地实测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样地天然更新苗径级结构、种群密度、林分郁闭度、群落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不同海拔高度天然更新密度差异显著(p0.05)。天然更新幼苗密度低海拔地区最高,高海拔次之,中间海拔较低;(2)青海云杉不同海拔梯度更新苗平均基径为2.47cm,海拔2 500m平均胸径最小为1.63cm,海拔2 900m最大为3.8cm。(3)海拔2 500m草类青海云杉天然更新株数1 800株/hm~2为更新良好,2 700m、2 800m藓类青海云杉天然更新株数分别为1 975、1 375株/hm~2为更新一般,2 900 m、2 930 m、3 000m草类青海云杉更新株数为300、50、275株/hm~2为无天然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日本冲绳岛北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结构,树种组成以及土壤特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亚热带林具有林冠低矮、小径木多等特点。林分的平均林冠高度仅10m,平均立木密度达5400株·hm2(≥3.0cmDBH),其中胸径小于10cm的立木占64%。林分胸高断面积为54.4m2·hm-2。30个调查样地共出现树种数(≥3.0cmDBH)达80种,分属31个科。根据树种的重要值,Castanopsis sieboldii和Schima wallichii分别为优势树种和亚优势树种。树种多样性指数(H’)平均达3.63,均衡度指数(J’)为0.71,丰富度指数(S’)为4.72。这些多样性指数都随着优势树种重要值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该森林的土壤肥力低,异质性大,并可能存在Al毒害。由相关分析知,林分密度和优势树高均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则与土壤交换性K ,Ca2 以及Ca2 /Al3 比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磷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土壤性质是影响冲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图3表4参38。  相似文献   

10.
依据2020年在澜沧江流域分层抽样调查的120个云南松样地数据,提取云南松群落数据和地形因子数据,采用典型对应分析法研究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和坡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地形因子中对澜沧江流域云南松群落分布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海拔,其次为坡度,坡向对云南松林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栓皮栎的天然更新状况,进一步揭示其更新规律,以促进该地区栓皮栎林建康经营,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小陇山林区栓皮栎的更新密度进行调查,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影响栓皮栎林天然更新的林窗、郁闭度、种子产量等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栓皮栎针阔混交林下更新状况最好,更新密度为10 653株/hm~2;其中栓皮栎针叶混交林,更新密度为6 015株/hm~2;栓皮栎纯林林下更新密度最小,为5 458株/hm~2。(2)优势树种栓皮栎更新状况明显优于其他树种,更新密度最高可达6 100株/hm~2,频度可达80%。(3)影响栓皮栎更新的15个环境因子关联度排序为:林窗林分密度种子产量土壤厚度年龄结构郁闭度林木健康程度林分长势物种多样性坡度成层性啮齿动物数量灌草盖度海拔枯枝落叶层厚度。(4)在15个因子中不可控制因子包括土壤厚度、种子产量、年龄结构、坡度、海拔;可控制因子包括林窗、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建康程度、林分长势、物种多样性、成层性、啮齿动物数量、灌草盖度、枯枝落叶层厚度。为促进栓皮栎林天然更新,可通过营造栓皮栎针阔混交林以及对可控因子的调整来促进其天然更新,促进该地区栓皮栎林建康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掌握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的林分结构特征,设置了3个100m×100m样地,对其中的6个30m×30m样方,进行群落和林分调查。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中树种种类多,优势树种为小叶白辛树和锐齿槲栎,林分树种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林分株数密度平均为1511株/hm2,林分样地间差异不明显。胸径分布呈典型的倒"J"型;树高主要集中在4-9m的树高级,分布则呈偏左的正态分布。林分结构总体上具有多树种复层异龄的基本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树单板用材林培育将更多地追求大径材比率 ,通过密度试验和大量典型样地调查 ,建立了出材率模型 ,揭示了林分密度、立地指数与大径材生产结构的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林木径阶 34cm时大径材出材率才能达到 5 0 %以上 ,林分密度越大、立地条件越差 ,培育单板材的周期就越长 ;2 0指数级、4m× 5m密度 9a生时林分平均胸径为 33 1cm ,大径材产量达 15 7 10m3 /hm2 。因此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 ,确定计划采伐周期至关重要。营造大径杨木的基地应在地位指数 16以上的滩涂地上发展较好 ,地位指数 16以下时以培育中小径材为主的高密度杨树林为主要目标。大径杨木的适宜密度应在 5 0 0株 /hm2 以下 (株行距不宜低于 4m× 5m)。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6):37-43
基于云南省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以优势树种为云南松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及生物量和碳储量之间的转换模型,分别计算和分析不同海拔梯度、龄组、郁闭度、林分密度以及径级的云南松样地生物量和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云南松样地生物量和碳储量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 800~2 400m为云南松生长的最适宜海拔区间;2)随龄组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样地生物量和碳储量最高值出现于中龄林;3)随郁闭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于中郁闭度林分;4)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于Ⅱ林分密度级;5)随径级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于中径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量化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为黄河故道森林结构精细调控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块50 m×100 m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径阶-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同时量化描述林木空间和大小结构特征,并采用α多样性指数量化描述不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多样性。[结果]刺槐人工林林分A和B中6~36 cm径阶随机分布林木分别占56.2%和52.2%,且随机分布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HA=2.73、HB=2.75)和较差的均匀性。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径阶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且林木越粗壮越占竞争优势,但林分B中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和B中分别有85.1%和80.5%的林木混交较差,较集中分布于8~30 cm和14~34 cm,林分B中不同混交度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中非常稀疏林木径阶分布呈右偏正态分布,其6~30 cm占到37.2%,而林分B非常密集林木径阶分布呈双峰型,其6~8 cm和22~40 cm的株数比例分别为8.7%和22.5%。[结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  相似文献   

16.
树种多样性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计算2类12种具有不同混交度的模拟林分和甘肃小陇山林区12种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运用物种丰富度和相对多度的结合计算物种多样性,不同模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调查数据的数目与群落中种的分布比例直接影响多样性计算结果,且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对稀少种并不敏感;基于相邻木空间关系的树种空间多样性指数(TSS)具有多样性随物种丰富度增大而增大的一般属性,不受调查株数和样地大小的影响,对稀少种敏感,且该指数能够正确表达出具有相同物种数量群落的树种空间隔离程度的大小,是一种良好的测度树种多样性的指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50个标准地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50个标准地划分为不同群落类型;其次,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判断不同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最后,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增城林场不同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增城林场植物包括84科189属270种,可分为10种植物群落,其中优势群落为“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黧蒴锥+鹅掌柴+九节群落”和“杉木+木荷+淡竹叶群落”。2)各植物群落类型α-多样性差异较大,“白楸+鹅掌柴+乌毛蕨群落”“杉木+木荷+淡竹叶群落”α-多样性最丰富,“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等群落次之,“巨尾桉+莠竹群落”最简单;“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相对其它群落来说,其平均β-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与其他群落的种间竞争最小,群落稳定性最强。3)林分郁闭度和优势树种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极显著,林分密度与海拔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显著。综上所述,“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综合植物多样性最佳。通过调整优势树种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可将林分朝“华润楠+木荷+淡竹叶群落”方向改造,以进一步丰富植物多样性和...  相似文献   

18.
对安徽省祁门查湾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熟林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分在600 m2的样地内出现树种数(D≥3.0 cm)为11个,多样性指数为1.94,均匀度指数为0.81,低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但林下植被树种(D≤3.0 cm)多样性较高,出现树种数达21种,表明森林植被干扰后树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刺槐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方山县土桥沟流域半干旱区刺槐人工林内植物种类进行野外调查,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Evenness指数和Richness指数,分析不同林分密度级刺槐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刺槐林分密度对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有一定影响;(2)当刺槐林分密度为1450株/hm^2和1300株/hm^2时,刺槐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大,群落较稳定。结果显示,该研究地刺槐人工林密度选择1300株/hm^2和1450株/hm^2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依据辽东山区典型样地的调查数据,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物多样性及不同林型径阶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东山区次生林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为2.745 1,生态优势度(Simpson)为0.2870,群落均匀度指数(Pielou)为0.949 7。次生林主要优势种群的径阶分布属小径阶聚集型,2cm、4cm、6cm径阶株数分别为129、285和397株,在1~20cm径阶区间呈连续型径阶分布。针阔混交林径阶分布相对于次生林而言,大径阶有明显提高,小径阶虽然有较大的分布趋势,但在2cm小径阶处陡然下降,曲线趋于平缓,这说明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立木胸径径阶生长量竞争不明显。人工针叶林的胸径生长量在18~28cm径阶范围分布较高,在22cm达到最大值,说明在此区间分布的径阶株数最多。在大于28cm径阶时,曲线趋于下降,表明人工针叶林较之次生林和针阔混交林在大径阶分布的株数上比较集中。虽然人工林能够集中收获较大径阶的材积量,但人工林由于更新功能很差,生态功能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