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如何净化养殖池塘水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质量已成为渔业养殖环境和生态研究的重点。阐述了池塘水质净化方法研究的进展,着重讨论了各种水质净化方法的处理原理和处理效率,并就水产养殖水体处理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2010年~2013年通过淤泥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对高密度养殖池塘增氧与水质调节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CK水体、养殖产量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淤泥曝气技术是高密度养殖水体水质的关键控制技术,养殖水体DO、NH3-N、NO2—N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实现了养殖期内低投入、低排放,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密度的水产养殖方法,导致池塘的承栽量不断增加,给养殖水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水体是水产动物生长、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而水环境的好坏主要是由池塘水质和底质所决定的.合理清塘则可有效地改良池塘水质及底质,促进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合细菌调节养殖用水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H值、溶解氧含量和透明度作为试验测定的水质指标,采用水质分析测定仪测定水产养殖池塘中水体的pH值,碘量法测定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黑白盘法测定水体的透明度。[结果]2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光合细菌后,养殖池塘的透明度、溶解氧含量明显高于未施用光合细菌的养殖池塘;pH值变化不明显。实施光合细菌调节水质的池塘,其pH值和溶解氧含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养殖用水标准(GB11607-1989)。[结论]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有机质分解为无机盐类,具有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的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推广使用光合细菌,对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春华 《新农村》2020,(3):30-3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已达不到人们对水产品种类和品质的需求,从而对池塘养殖水质好坏有着严格要求。由于环境污染的加剧,不仅外界因素对池塘养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还因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导致了内在污染,可使水产品质量明显降低。为达到人们对水产品质量与数量要求,必须通过科学方法对池塘养殖水质加以调控与改良,以提升水产品的质量与数量。1.池塘养殖的水质要求水体是鱼贝等水产养殖品种生存的主要环境因素,其效益与成败通常是由池塘水质好坏所决定。养殖生产中,通常用"肥、嫩、活、爽"来形容池塘的水质好坏。近年来,随着养殖品种与模式的不断改变,确定池塘养殖水质的好坏,应控制浮游生物量低于20~100毫克/升,蓝藻较少,鞭毛藻较多。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殖珍珠对常德市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  龙凤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27-17728,17750
[目的]探讨淡水养殖珍珠对常德市水体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个珍珠池塘养殖水面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对水体中的透明度、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水质因子进行测定。[结果]5~9月是三角帆蚌的快速生长时期,随着其生命活动增强,可使水体透明度增加,其增加幅度达96.4%,使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含量明显下降,分别下降67.2%、67.2%、40.3%和24.6%。[结论]淡水养殖珍珠可明显起到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种、饵是水养殖的三大物质基础.池塘水质良好,不仅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所以水产养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养水,只要水质管理工作做好了,养殖也就成功了一大半。然而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集约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殖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水体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频发,长期施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防治养殖病害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顺 《农家致富》2006,(20):39-39
秋季养殖甲鱼应以水质调节为主:先用水质净化剂以较快的速度降低水体的氨氮与亚硝酸氮含量,2天后补充调水生物制剂(如光舍菌、硝化细菌等),优化养殖水体并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养殖水体环境,节能降耗,增加池塘养殖效益,提高水产品品质,开展了新型现代渔业装备在池塘养殖中的示范与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曝气式立体增氧机、水质净化网和配套技术的应用,池塘养殖水体明显改善,养殖水产品规格大、品质好,增产增效明显。该技术投资成本少,节能降耗明显,操作简便,养殖户易接受,且改善水体环境效果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EM复合菌与鱼腥草镶嵌模式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以期为鱼腥草浮床+EM菌修复系统在池塘养殖水体修复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鱼腥草为浮床植物,研究7.5%浮床、15.0%浮床、7.5%浮床+EM菌、15.0%浮床+EM菌、EM菌无浮床和无EM菌无浮床(CK)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不同处理池塘pH及水温均在正常范围,处理间变化不明显;但对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不同处理水质的pH、DO、TN、NH3-N、TP、CODMn和BOD5平均分别为7.92~8.48、4.44~7.19 mg/L、1.15~1.83 mg/L、0.40~0.61 mg/L、0.09~0.18 mg/L、1.20~2.40 mg/L和1.90~3.23 mg/L,综合污染指数为0.97~1.84,15.0%浮床+EM菌镶嵌处理对池塘水质修复效果最好,对TN、NH3-N、TP、CODMn和BOD5水质因子浓度的削减效果分别为9.66%、5.86%、-25.93%、40.98%和31.33%,其水质污染程度和污染水平分别为尚清洁和标准限量内(达2级标准),其余处理水质均为污染和超出警戒水平。【结论】15%鱼腥草浮床+EM复合菌镶嵌处理对池塘水质修复效果最好,但因“水呼吸”现象影响水体溶解氧浓度,选择15%鱼腥草浮床+EM菌修复模式时需要配备增氧设备辅助增氧,以进一步提升池塘水体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鲍远山  蔡善元 《农技服务》2011,28(3):331+342-331,342
池塘水质调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技术环节,从水体藻群控制、移植水生植物、微管与增氧机增氧、池塘生态系统修复、药物改良和定期搅动底泥与加注新水等方面介绍了池塘水质调控技术,以供水产养殖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池塘泥鳅养殖对养殖水体的影响,选择湖北天门四海泥鳅养殖基地和仙桃市郭河镇养殖户的10口泥鳅养殖池塘及水源进行取样分析,调查养殖池塘水质污染情况,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养鳅水源为井水,水质偏酸性、氧化还原电位偏低、氨氮偏高,不符合养殖要求。池塘养殖水体pH值、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浓度范围正常,而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浓度严重超标,浮游生物量偏高。调查区域泥鳅养殖池塘污染以营养物质和有机物污染为主,水质污染主要与饲料选择、投加方式有关。泥鳅养殖池塘可采用生物浮床、人工湿地等生态技术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为达到高产,实施高密度养殖,大量投放饵料,淤泥大量淤积,造成水体水质不断恶化,导致水产养殖成本不断增加,而品质和效益却不断下降。概述了池塘水质调控的措施,以期指导水产养殖户提高水体质量,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效微生物菌剂对河蟹养殖水体的调控作用。[方法]考察高效微生物菌剂对不同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COD、总氮和总磷的降解作用,并研究水体中叶绿素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水体水质指标的测定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效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总氮,促进水体氮循环,降低水体中叶绿素的含量,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结论]高效微生物菌剂能有效改善河蟹养殖池塘水质,促进河蟹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5.
向对虾池塘中泼洒蜡样芽孢杆菌LY-3菌液,观察对虾养殖水质净化情况,池塘水质pH值、溶解氧、NH4+-N、NO2--N含量和对虾成活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能够很地的调节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与对照组相比,该菌能使水体pH值稳定在8.0~8.3之间,可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对水体NH4+-N有显著的降解作用,使其浓度由1.7 mg/L降至0.35 mg/L。同时对NO2--N也有显著的去除作用,使其浓度由0.64 mg/L降低至0.05 mg/L,降解率达92%,且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无反弹现象,可见该菌能显著改善养殖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16.
水体颜色是我们经常用以判断水质好坏的依据。根据水质的优劣,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质监测与采样一体化无人船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良好的水体水质是池塘健康养殖的基础,为了实现监测和采样的自动化,设计了一体化无人水质监测船并进行了性能试验。兼顾水质监测与采样需求,对船体结构进行设计,考虑承重和稳性对船舱传感器与采样、电源与控制盒、水样采集瓶功能区进行布局设计,基于双螺旋桨差速驱动模型融合GPS和姿态传感器开发了自主巡航控制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集成水质采样控制系统和水质监测数据平台。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无人船行驶轨迹准确,监测点位最大偏差量为1.49m,最小偏差量为0.39m,平均偏差量为1.003m;监测及采样功能稳定,可实时回传水体的pH值、温度和溶氧数据,6只500mL水样采集瓶能够实现符合国家标准的水下50cm精准取样。研究结果为水产养殖全水面水质监控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热资源养殖甲鱼,水体温度控制在30℃±0.5 ̄1℃的基础上,采用由调节阀,水--空气引射器和中间调节池组成水质改良装置,可使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明显减少,溶氧经常保持3mg/L以上,稚鳖的平均增重和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淡水养殖池塘水质预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及阈值确定的基础上,建立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单因子状态预警模型、多因子状态预警模型、趋势预警模型和鱼类生存指数预警模型,确定了淡水养殖池塘水质预警的警级标准。利用预警模型对淡水养殖池塘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空心菜在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水体中的生长状况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为高纬度地区鱼菜共生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浮床不种植物为CK,6-9月在室外自然光条件下,进行水体中不同TN(总氮)、总磷(TP)负荷的长方体塑料水箱浮床覆盖率为50%的空心菜种植试验。【结果】空心菜能够适应较为广泛的营养条件,在池塘养殖水体中生长状况良好,相对生长速率(RGR)平均为0.116/d;相同覆盖率的空心菜浮床对不同TN、TP负荷的池塘养殖水体的去除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空心菜在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水体中生长良好,能促进养殖池塘水体水质净化,有效降低水体中NH_4~+-N、NO_2~--N、NO_3~--N、TN、TP、COD_(Mn)等污染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