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王姝  翟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89-4591
基于GIS技术在土壤侵蚀分析、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GIS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其研究内容等,着重介绍了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探讨了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数据存储、查询、检索、图形计算、统计分析、属性数据和图形输出、模型应用等功能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为水土保持工作构造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平台,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动态化、系统化、可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情况来看,现代的社会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河流健康和水土保持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河流健康和水土保持不断实施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必须要对水土保持发展与河流健康关系足够重视,并且对水土保持发展与河流健康进行研究.文章对水土保持与河流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工程是我国国土资源整治措施的关键,各种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需求将不断提升。尤其是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因此,在水土保持工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仅直接关系到水土工程的质量及整体安全,而且保证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研究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相应的技术措施方法,针对水土保持工程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围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公众调查结果的有效性问题,建立了以水土保持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单元、调查方法为主体结构的水土保持公众调查框架.首次明确了水土保持公众调查目的,提出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当地群众两个层次的水土保持公众调查内容,以家庭为基本调查单元,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时间段内,随时进行调查.以锦屏500 kV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为例,讨论构建的水土保持公众调查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构建的水土保持公众调查框架可以保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公众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逐渐重视。目前,水土流失已经十分严重,为了有效开展水土保持建设,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生态修复技术。本文对生态修复的具体含义及其作用展开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应用生态修复技术的价值,从而提出具体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生态修复更好地应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临洮县水土保持局在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验收中大胆探索、积极创新,通过两年多的对比实验和摸索,探索出一套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和手持GPS采集仪相结合来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验收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从丈量、计算、成图以及资料归档等环节的地理信息化和数字化,保证了验收成果数字准确、验收图精准规范,便于复核验收和后期管理,同时实现了梯田地块图在1:1万地形图上的完美附着,极大的改善了水土保持工作中工程措施的验收难度和地块位置的精准度,工作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学中构建模糊专家系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是把模糊技术引入专家系统领域,以处理水土保持专家知识中存在的大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该文对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的原理进行了探讨,从其结构组成、模糊知识的表示和模糊推理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这些也是水土保持模糊专家系统与普通专家系统的重要区别,它可以使专家系统能更客观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水土保持学科领域的问题进行专家级的解答.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应用水土保持技术的意义,探讨了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章高亮 《农技服务》2014,(10):156-156
本文主要探讨了开发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的角度出发,阐述了3种常用的水土保持技术(表土分离技术,植被覆盖技术,边坡防护技术)。除此之外,从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以及手法两个方面探讨了水土保持的监测技术。最后根据现状,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提出了两点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前,人们为了追逐短期的社会经济利润而大面积砍伐森林,致使全球的绿色植被大面积减少,给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由于植被减少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工作生活,甚至在某些地区已经危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可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通过水土保持治理则可以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使我国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简要介绍了昆明地区当地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针对水土保持治理提出了几点实际措施,并分别细致地分析了水土保持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开发了安塞纸坊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三维透视景观图等数字化产品,研究表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产品在水土保持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具有涉及地貌类型丰富、土石方开挖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会导致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及水土流失.干热河谷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因此其公路建设中水土保持具有特殊性.以溪洛渡水电站S307泸盐路南田至坪头段复建公路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为例,结合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公路水土流失的特点,从路基、弃渣场、临时工程3个方面探讨干热河谷公路施工中植被恢复的设计,以期为同类型的公路水土保持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陕西省丹汉江流域典型县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对石泉县和商南县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和DEM图的叠加,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在坡度、坡向、高程、起伏度等地貌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土流失程度较高,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不同坡度、高程、起伏度下的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土壤侵蚀综合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均呈现单峰分布,平地的水土流失面积接近0,不同坡向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最大值随着坡度升高而增大,但却随着高程的升高而减小。各土壤侵蚀强度的起伏度分布特征均很相似。此结论可为陕西省丹汉江流域中游地区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期刊文献及时报道水土保持科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最新进展,传播最新科技信息,是展示水土保持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对水土保持期刊文献资源的特点,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期刊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水土保持期刊文献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特征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程均减小,河网密度、河道比降、平均坡度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研究地区虽对洪水具有微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河道比降应该控制在6.1%以下,河网密度应控制在0.58 km/km2以下,故面积小于10 km2的小流域应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核心区域;坡度在25°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2%左右,易发生洪水,需大力加强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6.
牛萍  闫功双  张晓光 《农技服务》2010,27(3):397-398
辽宁省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地治理,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对辽宁省的水土保持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加强辽宁省水土保持工作,全面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土保持是我国可持续性发展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传统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已 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基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首先探讨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地概念,然 后阐述了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组成以及在水土保持中应用的优点,最后分析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 水土保持中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水土保持工作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水土保持的需求。无人机遥感技术解决了传统水土保持工作中“看不了、看不全、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总结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动态监测、监管、规划、验收评估等方面的具体应用。论述了该项技术目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郑飞 《北京农业》2012,(33):163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发展,"数字水利"]在我国水利行业也应运而生,数字水利就是在水利业务中应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水利事业的活动效率和效能。其中遥感技术是实现数字水利数据获取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数字水利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