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什么是航天育种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二、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农作物航天育种的1987年8月5日,随着我国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的成功发射,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被送向了遥遥天际,这是我国农作物种子的首次太空之旅。当时搭载作物种子的目的并不是想育种,只是想看看空间环境对植物遗传性是否有影响。但是,科学家们在实验中无意发现,上过天的种子中发生了一些意外的遗传变异,因此人们开始考虑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农作物航天育种。  相似文献   

2.
我国航天育种产品初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我国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  相似文献   

3.
<正>太空青椒、太空番茄、太空玉米……当越来越多"太空食品"走上百姓的餐桌时,人们对航天育种与"太空食品"仍然存在着一些误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就以下常见的  相似文献   

4.
"天宫一号"即将发射,在这颗"新星"闪耀的背后,不仅仅只有人类征服太空的宏伟梦想,它随身携带的哪怕是小小的一粒种子,也有可能改变地球上人们的生活。从1987年第九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植物材料至今,我国已经积累了20余年航天工程育种科研及产业化的实践经验和成果,2006年,发射了世界迄今为止唯一一颗专门用于航天育种的卫星"实践八号"。  相似文献   

5.
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通过太空中各种因素的诱变,从而选育出优良作物新品种的一种先进育种手段。本院2003年从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引进航天育种番茄“宇番1号”,该品种个体大(平均单果748.2g),产量高(平均亩产达1  相似文献   

6.
佟屏亚 《北京农业》2012,(32):31-33
正随着神州9号载人飞船太空遨游归来,"航天育种"再次成为媒体宣传的热点,这让笔者不得不追踪觅迹,查一查航天育种的来龙去脉。何谓"航天育种"据航天育种工程首席专家解释:航天育种又叫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因素,诱发农作物的遗传性发生变异,即利用空间环境的宇宙粒子、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小麦、青椒、黄瓜,我们平时吃到的粮食和蔬菜都有可能是从太空返回的种子培育出来的。记者日前召开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获悉,目前我国已拥有经过航天搭载的农作物共计9大类393个品系,选育成功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70多个。"十二五"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承担百颗卫星(飞船、探测器)的发射任  相似文献   

8.
浩瀚的太空正在成为中国科学家的水稻育种基地。迄今中国已有7个通过航天育种育出的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航天技术用于育种的国家。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航天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返地技术的三个国家(中、美、俄)之一,也是少数利用航天技术进行诱变育种的国家。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技术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农作物诱变育种的新兴领域,航天育种可以创造出新的种质资源,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一、我国航天育种的初步成果自1987年始至2001年初,我国已成功…  相似文献   

10.
航天育种     
<正>87种太空诱变种子选育工作展开记者从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了解到,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诱变的87个品系的蔬菜种子的选育工作已经展开,一些蔬菜苗已显现变异。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I0001-I0001
航天这一最先进的技术领域和农业这一最古老的传统产业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从1987年第一批农作物种子被送上太空,到“神十”搭载人参、福建名茶种子,中国的航天育种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返回式航天器“载种”的历史比“载人”,历史更为悠久,成为优质的“空中育种基地”。  相似文献   

12.
<正>"神舟八号"飞船太空旅行圆满成功。据悉,此次"神八"载物除去梦想芯片、欧空局的生物实验样品外,还有我国的桂花树、罗汉果和芦竹等生物品种。到目前为止,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培育出了70多个具有稳产、高产性能的新品种、新品系。但主要集中在试验区或者推广示范区,真正的太空产品  相似文献   

13.
太空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神舟5号”飞船携带1公斤左右的植物种子飞上太空,标志着中国在太空育种领域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什么是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是指将农作物种子或枝芽放在航天器上,随之在微重力、高真空、超洁净、强辐射及大温差的宇宙空间遨游一定时间,使种子基因发生遗传变异,返回地球后经地面培育4代~8代,即可获得稳定的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农作物良种——太空种,从而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相继问世,使空间生命科学应运而生。俄罗斯宇航员在“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上长期…  相似文献   

14.
航天育种——21世纪前景诱人的农业高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返地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中、美、俄)。我国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利用航天器来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探索。航天育种就是充分利用航天技术的优势、生命科学优势,采取航天、农业、生物等技术联合攻关,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并推广试验。实践证明了这种航天高技术(航天器返回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探索是行之有效的。 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10,(11):45-46
太空青椒、太空番茄、太空玉米……当越来越多"太空食品"走上百姓的餐桌时,人们对航天育种与"太空食品"仍然存在着一些误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  相似文献   

16.
世界首株太空育种银杏苗在泰兴市种植成功。2006年9月22日,泰兴市精选100克银杏种子,搭载我国“实践8号”航天卫星上天育种。在太空“旅行”了15天后,种子回到泰兴,林业技术人员通过水浸泡,沙藏、催芽等育种方法,2007年3月16日将30多粒种子埋入土中,4月7日,有1粒银杏种子已发芽。  相似文献   

17.
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是将种子随航天器进入太空,让种子接受一定时间的太空辐射产生变异后,再送回地  相似文献   

18.
一个茄子五六斤重,一把豆角90公分长。4月10日甘肃省科技大会召开之际,在该省特别举办的“十五”科技成果展上,记者耳闻目睹了这些农业科技新成果。据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董事长包文生介绍:“所谓航天育种,就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宇宙飞船等可回收的航天器,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400公里的太空中,经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即宇宙射线、微重力、超真空、重粒子、交变磁场等因素,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使作物种子产生变异,返回后经地面按目标进行选育、杂交,培育出高产、高抗、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是甘肃天水绿…  相似文献   

19.
航天育种     
<正>87种太空诱变种子选育工作展开记者从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了解到,搭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诱变的87个品系的蔬菜种子的选育工作已经展开,一些蔬菜苗已显现变异。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航天育种的历史、我国作物航天育种的主要成就、航天育种的原理、柱花草概述、航天育种在柱花草的应用等,并展望了柱花草航天育种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