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散养土鸡可利用和扩大鸡的活动空间,使鸡群得到充分的运动,因此散养鸡十分活泼,羽毛比圈养鸡有光泽,肉味也较圈养鸡鲜嫩。然而,散养鸡养殖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为此,养殖户应满足散养鸡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的生态养鸡模式,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一、散养鸡"营养+风味"的阶段性管理方式"营养"是指在育雏阶段,以满足  相似文献   

2.
随着绿色消费观念的宣传,散养鸡成为同类食材中较受欢迎的一种,也对散养鸡养殖提出更高的要求.疾病危害是影响散养鸡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熟悉散养鸡疾病发病特点,做好散养鸡疾病防控工作,提升散养鸡养殖品质,提高散养鸡在市场上认可度,从而提升散养鸡的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频频发生,引起全社会对鸡病的广泛关注。随着散养鸡受到市场青睐,农村散养鸡的规模扩大。一方面,农村散养鸡的规模养殖处于初级阶段,饲养管理技术不成熟;另一方面,养殖户套用传统肉鸡、蛋鸡的饲养技术和经验不适用于农村规模散养,使得散养鸡疫病频发,严重影响散养鸡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及散养鸡的质量。因此,加强散养鸡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对提升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散养鸡多采取放养的方式。这种散养鸡和一般的笼养鸡相比,优越性十分的显著,举例来说,污染少,味道美、周期长等。但是一些散养鸡使用粗放粗养的方法,因而疾病频现,使得散养鸡的最终数量偏少,导致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做好散养鸡的防疫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散养鸡产生疫病的原因,然后探讨了解决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农村散养鸡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市场喜爱,鸡疫病的发生对散养鸡有不利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造成散养鸡发生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雏鸡质量不高、群防效果差、疫情防范意识低、疫苗应用不到位等,为降低散养鸡疫病发生概率,提高养殖收益,防治散养鸡疫病需要防疫站充分发挥其作用,还要加强科学饲养、提高防范意识、适当进行药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正>一、规模化散养柴鸡品种的选择应选择经过系统选育,生产性能较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合规模化散养的柴鸡品种进行饲养。目前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多。例如在我省选育的太行鸡(原名河北柴鸡),在规模化散养生产实践中就深受欢迎。需说明目前很多传统的农家庭院散养的虽然也称为"柴鸡",但多数未经系统选育提纯,鸡种来源混杂,羽毛、外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川镇农户散养鸡的现状,分析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户散养鸡饲养管理措施,以期促进散养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6,(15)
正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对象主要是农户,而农户又是散养鸡的看护主体,也是掌握和了解散养鸡疫病情况的第一责任人。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很多农户并不能深刻意识到疫病的危害,也不能有效认知各种疫病,大多数农户在疫病防治知识上处于肤浅层面。作为推广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农户教育,以自然村为单位,强化散养鸡疫病防治课堂的开设,引导农户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9.
农村散养是我国历来的传统鸡养殖方式,在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散养鸡对于鸡疫病的防治、科学养殖技术的实施均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散养鸡业主对科学养殖技术不了解,尤其在养殖过程中对于患病鸡的处理也不够科学,这就很容易造成业主的经济损失,更无法有效保证市场上鸡的健康和质量。本文对农村散养鸡疫病的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推广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教研室主任任建存告诉记者:散养鸡在林地自然觅食,肉质好,蛋黄颜色深,卵磷脂和脂肪酸含量高,利于人体吸收。普通鸡蛋售价每千克6元,平均每个鸡蛋0.3~0.4元,而散养鸡蛋每个2元。由于散养鸡主要靠自然觅食,饲料成本低,而且散养鸡运动量较大,发病几率小。因此,养殖散养鸡是致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散养鸡采用放养方式,较之笼养鸡,饲养周期更长,味道鲜嫩,污染较少,深受城乡居民喜爱,不过由于散养鸡粗放粗养,疾病经常发生,成品数量少,在市场上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疫病发生是农村散养鸡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因素,要防治散养鸡疫病,就需要从场地常清洁消毒、慎重选择鸡苗、严格免疫预防、加强防治等方面着手,还要注意寄生虫、大肠杆菌等疾病的预防,防止鸡病的传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农村散养鸡由于对防疫不重视或疫苗防疫种类不全,极易发生鸡痘疫病。该病在本地区许多农村散养鸡中时有发生。1发病情况近期鸡东地区许多农村散养鸡陆续发病,开始有个别发病,以后病鸡逐渐增多,且每天出现死亡现象。养殖户曾用恩诺沙星、土霉素、红霉素、喉管散等药物治疗,均无疗效。经笔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的品质、口味、营养成份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散养鸡。散养鸡的饲养与现代化笼养截然不同,立足于圈舍栖息与放养结合,坚持以饲料饲养为主,户外自由采食嫩草昆虫为辅,以便促使鸡在优良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笔者就近年来农户散养鸡方面,谈谈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仅供养殖户参考。1目前农户散养鸡养鸡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工种草散养肉鸡,一是可减少饲料投入,一般情况下,在人工草地上散养补饲精料只需要舍饲的60%~70%,可大大减少饲料投入,同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二是散养鸡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转化产生,同时鸡可根据自身需要摄取相应的营养物质,不会产生营养性疾病,而且鸡活动多,营养全,体质好,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三是可生产优质、安全的"绿色食品";四是散养肉鸡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好;五是投资少,散养鸡对鸡舍和饲喂工具要求低,散养鸡可搭最简易的鸡舍,大大减少固定资产的投入.因此,人工种草散养生产优质肉鸡,是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致富产业.  相似文献   

15.
张爽 《乡村科技》2019,(3):103-104
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户都会饲养散养鸡,从而增加收入。散养鸡的污染少,更受人们的喜欢。散养鸡的价格也往往比较高。但是,散养鸡的疫病预防工作比较难实施,易引发大规模的疫病。本文探索饲养散养鸡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为农户的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农村散养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散养鸡疫病发生的概率也逐渐增大,所以要做好疫病防治措施,使散养鸡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姚明华  王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70-171
随着现代养禽业的发展,农村农户散养鸡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散养鸡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已严重挫伤了农户养鸡的积极性。该文阐述分析了农户散养鸡成活率低的原因,提出如何规避风险,倡导科学养殖的对策,为广大养鸡农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在鸡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的原虫病。本文针对散养鸡养殖户球虫病的发生情况浅谈防治方法。1发病原因农村散养鸡主要以放养为主,采食以杂食为主,很少饲喂添加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一般饲料药物添加剂中有莫能霉素,预防球虫病。散养鸡圈舍一般比较简陋,多阴暗潮湿,卫生条件较差,容易发病而迅速波及全群。养殖户疾病防治意识差,散养鸡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散养鸡的发展前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被赋予了更多的标准,人们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肉要吃"放心肉",鸡要吃"放心鸡"。散养鸡由于肉质紧实鲜嫩,营养丰富,无公害,肉蛋属于绿色食品,近年来颇受人们的青睐。从养殖成本上来说,散养鸡主要靠自然觅食,饲料成本低。另外,散养鸡与笼养鸡相比,运动量大、活动空间广、发病几率低,其养殖场地的选择可因地制宜,山坡荒地、树林、果园和田间等地域经过一定范围的围挡,都可作  相似文献   

20.
散养鸡多是在农村自养自产,由于管理比较松散,疫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虽然散养鸡多为高质量产品,由于其健康无污染,更具市场价值,因此,在散养中应注意疫病的防治和推广,选择更具科学性的疫病防控模式,减少散养中的疫病侵袭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