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速了城市对外扩张及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城市郊区村庄改造高潮。选取城市郊区重大交通工程沿线村庄为研究对象,以杭甬客运专线及宁波绕城高速沿线的4个行政村为例,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224份农户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交通设施对村民和村庄影响,总结村民选择就地改造、集中居住和拆迁安置三种村庄改造方式的意愿,并且从村民的人口学特征、受交通设施影响程度、村庄自身发展条件等方面出发重点探讨了村民改造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决策方法已无法反映判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优化决策研究方法.该方案应用模糊数学理论优选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决策评价,并提出了分层模糊优化决策模型.该模型通过多人专家的决策,将各个因素层次化,并且构建模糊矩阵,并计算出各层的权重,采用归一法,经过模糊化运算,最终得出结果,并应用到实例验证了采用此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陶育琼  黄晓  张韦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23-10425
以宿州市踊桥区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规划为例,应用AHP—FUZZY法论证采煤塌陷地村庄搬迁规划选址的优劣程度,通过对搬迁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和模糊综合分析,得出该搬迁规划方案是在顾及各方面影响因素后所得出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城郊型乡村“三生”功能评价,厘清乡村发展的要素差异和空间特征,提出村庄分类发展策略,助力乡村振兴。【方法】以晋安区北部59个村庄为例,将乡村发展分成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要素,从“三生”视角构建村级乡村发展评价体系;运用TOPSIS法分析要素差异,并依据要素显著水平进行村庄空间定位,重构以“中心村”为依托的多村结合、联村共振的区域发展路径和振兴方案。【结果】(1)晋安区北部农村发展要素水平不高,要素间差异较大,表现为北低南高。(2)受地形地貌限制,少量分布在区域干道附近或地貌比较平坦的村庄,生活条件和产业发展较显著;生活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交通比较方便、人口相对密集、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资源和土地利用比较丰富,交通可达性好,但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生态显著的行政村表现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交通可达性不足,生活环境条件欠佳。【结论】晋安区可以形成12个功能定位不同、生产生活生态结合的乡村板块。研究结果可为分类施策、科学引导形成突出特色的城郊型乡村“三生”协调空间格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物流外包决策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物流外包活动中,物流外包决策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也是企业面临的最重要和最困难的决策之一。针对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及难以量化的特点,建立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评价因素的选择上,以物流外包相关理论为指导,全面考虑其影响因素,以确保评价的科学、准确。研究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能够为企业物流外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广义多层线性模型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励部分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成为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途径,为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并考虑到农户退地意愿同时受家庭特征和所处村庄特征的共同影响,利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和陕西省关中地区583户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村庄特征和农户特征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所处村庄特征影响;2)除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其退地意愿外,农户所处村庄的交通便利程度、土地流转的顺畅程度对其土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村集体是否经常举办非农技能培训对农户土地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庄特征因素显著影响农户退地意愿,在鼓励农户退地时必须将村庄特征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7.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州市五一广场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各评价因子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广场总体环境质量一般;对26个因子进行旋转得到主成分,依次为交通因子、景观意象因子、休憩环境因子、景观可视因子、设施因子、物理环境因子,是影响被调查者对环境评价的主要因子,可对广场质量作出大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五一广场的交通便利程度、环境卫生、配套设施、景观、商业环境的评价结果均为E3级,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亦为E3级,即一般.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长春市二道区耕地地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进  李志洪  王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77-4180
在对长春市二道区耕地土壤野外调查、社会统计和土壤室内分析、各类相关图件数字化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和综合指数分析等方法,对长春市二道区耕地地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春市二道区的耕地为21 099.58 hm2,可划分为6等地。其中,3等耕地主要受质地影响,4等耕地受地貌影响程度大,5等耕地受腐殖质层厚度和土壤养分影响,6等耕地受地貌和侵蚀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对福州市五一广场环境质量主观评价因子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各评价因子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广场总体环境质量一般;对26个因子进行旋转得到主成分,依次为交通因子、景观意象因子、休憩环境因子、景观可视因子、设施因子、物理环境因子,是影响被调查者对环境评价的主要因子,可对广场质量作出大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五一广场的交通便利程度、环境卫生、配套设施、景观、商业环境的评价结果均为E3级,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亦为E3级,即一般.  相似文献   

10.
吴小刚 《油气储运》2005,24(1):17-20
以受交通荷载作用的埋地管道为研究对象,认为受交通载荷作用下管道的失效是一个模糊随机事件。考虑交通载荷的非平稳作用特点,基于模糊理论,在合理选取隶属函数的基础上,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对交通荷载作用下管道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提出了一套简便方法,从而为交通荷载下管道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计算提供了一种明确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面向并行工程的基于功能特征的产品设计质量模糊评价及方案决策方法 ,将模糊综合评价与 AHP方法相结合 ,构造产品模糊综合决策模型。并以齿轮减速器为例 ,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村精英是新农村建设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粤西20个村庄为例,通过对428个样本的调查,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愿非常高。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事的主要工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老人和儿童所占比重、家庭主要生活居住地、村庄主要产业、村集体经济状况、对村干部能力和行为的满意度、新农村建设内容的知悉程度、新农村建设状态及建设预期对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村庄基础设施水平、村庄环境评价以及新农村建设最重要参与主体的认知对乡村精英参与新农村建设意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三维城市模型。以湘潭市为例,从湘潭市土地利用现状入手,确定了一套易操作、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湘潭市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定,评定出湘潭市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很大。最后借助3D可视化技术为管理者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成型钢筋配送中心服务对象的不确定性提出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选址评价.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分析选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起成型钢筋配送中心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着重阐述了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成型钢筋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时模糊权值及模糊指标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应用证实了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成型钢筋配送中心选址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交通生态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对影响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因素进行提炼,确定了指标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建立了基于不同模糊算子的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质量多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合肥市4条道路的交通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采用不同的模糊算子进行分析优化.此模型也可用于其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线村庄发展的研究,重点分析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沿线村庄发展造成的制约,并结合《慈城杭甬客专及绕城高速沿线村庄改造研究》的课题研究,以实例研究进一步探索村庄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土地利用功能差异及村庄发展状况,科学划分乡村类型,是编制村庄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乡村发展和振兴的基础。本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从生产、生活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村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产业3个方面构建乡村发展状况评价模型,系统分析村庄土地多功能性和乡村发展水平及两者的耦合状况,识别乡村发展类型并提出各类型乡村发展路径,为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乡村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通用水库防洪调度多目标决策信息的不完备、专家决策的模糊问题,构建基于多维自反馈的水库防洪调度多目标决策方法。【方法】根据给定的水库防洪调度多目标初始权重计算加权综合值,利用聚类模糊指标方法对加权综合值进行模糊划分,将通用水库防洪调度多目标决策中的决策信息由一维扩展到多维;按照加权综合值的模糊划分引入平衡因子,通过迭代计算得到目标权重;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维自反馈的水库防洪调度模糊决策算法。【结果】建立了水库防洪调度的多维自反馈多目标决策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目标加权综合决策值和模糊划分,并可根据计算结果判定水库防洪调度各决策所属的类别和优劣排序。【结论】所建立的的多维自反馈多目标决策方法为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可用于水库的防洪调度实践。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3):184-186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是带动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动力。基于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支撑等四个主要方面构建了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作出评价,为相关部门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技术选取合适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等方法对青州市耕地进行定量化评价。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区研究,揭示该市耕地质量整体较好;依据FPI和NCE指数确定最佳分区数目为3个,由北向南耕地地力依次降低,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利用模糊聚类方法进一步对分区1进行划分,分为6个管理子区,得到了内部更为均衡的分区管理单元,为统一采取管理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