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经109°29′~111°16′,北纬21°30′~33°16′。全市5县1市3区,最高海拔2740.2m,最低仅87m,汉江将全市割分为南3县、北3县,年降雨量为800mm~10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4~1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1700小时,无霜期180~260天,四季分明。全市油桐面积59万亩,为全市经济林面积321万亩的18.4%,年产桐籽4100万kg,在全市十几种主要经济林中占第一位,在改革、调整、发展林业生产的过程中,全市油桐生产同样在大浪淘沙…  相似文献   

2.
万县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理座标界于东经107°′24~110°12′,北纬30°03′~32°12′之间。光热充足、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构成了油桐生产发展得天独得厚的自然条件;全市幅员面积294.87万hm~2,油桐集中分布的海拨800m以下丘陵、低山地带,总面积约20万hm~2,且多为紫色土,为油桐生产  相似文献   

3.
1.资源概况1.1.土地资源及适生条件陕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偏东,东径105°29′—111°14′、北纬31°24′—39°35′东西宽约200—500kg,南北长800余kg,形成了南北狭长,北窄南宽的形状;秦岭横贯其中部,北部黄河中游地区,南属长江支流的汉江、嘉陵江上游地区。全省分为陕南、关中、陕北3大地类,总面积为30896.5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571.76万亩,占56.8%;经济林面积为335.47万亩,占1.1%;另外荒山、荒坡面积为6453.99万亩,占21%,据调查这些荒山荒坡  相似文献   

4.
旬阳县位于秦巴山区,地处北纬32°29′~33°13′、东经108°55′~109°48′之间。汉江从西向东横贯其中,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200公里,总面积53.2万多亩。山峦叠嶂,坡陡土薄。海拔185~2329.9米。年平均降水量766.3毫米,年最高降水量1085.2毫米,年最低降水量520毫米,年平  相似文献   

5.
<正> 一、资源概况甘肃沙棘林总面积200.1547万亩,分布于张掖、武威、兰州、临夏、定西、平凉、庆阳、天水、甘南等九个地(州、市)、五十个县(市、区),在东经97°20′~108°35′北纬33°10′~39°45′之间。其中天然林168.4592万亩,占84.16%,人工林31.6955万亩,占15.84%;国营的86.1796万亩,占  相似文献   

6.
常德地区位于湘西北,属中亚热带,东径110°25′~112°20′,北纬28°40′~30°20′,总面积3285万亩,其中,山林面积1545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一半。近五年来,我们对全区中的十三个县、市、国营农场,进行了林业资源调查及区划,  相似文献   

7.
<正>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径115°50′—120°52′,北纬23°32′—28°22′。全省九个地(市),六十七个县(市),土地总面积一亿八千多万亩,其中林业用地一亿三千多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为百分之三十九点五,每年完成国家木材任务三百多万立方米。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是我国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之一。从1963年起引种到甘肃,迄止1988年,栽培面积已达106万亩,栽植株数3178万株,保存1722万株,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88.8万立方米。实践证明,兰考泡桐的引种是成功的。一、引种区自然概况兰考泡桐在甘肃引种栽培范围为北纬32°30′—36°40′,东经103°20′—108°38′之间;  相似文献   

9.
分布现状花垣县位于纬28°10′~28°38′、东经109°15′—109°38′之间,地处于湘、川、黔三省边境。总体地势呈三级台阶梯降过渡,岩溶地貌发育,以山原为主。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的碳酸盐岩占87%,喜钙植物马桑遍及全县海拔1000米以下的多种地类。全县林业用地面积95万亩,其中80%以上有数量不一的马桑分布,密度较高的约8万亩,南部中山区最多,中部中低山区次之,北部岗平区略少,可谓马桑  相似文献   

10.
安康地区位于秦巴低山丘陵区。北纬31°17′-33°54′。东经103°05′-119°20′。年平均气温12.1℃-15.7℃。年降雨量756.5mm-1107.8mm,无霜期250天以上,土壤条件适宜于发展油桐。全国油桐区划,我区列为主要栽培区。  相似文献   

11.
1 目前全市油桐现状及做法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东经109°29′—111°16′,北纬31°30′—33°16′,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为14—1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1700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0—900mm,无霜期为180—260天,四季分明,具有发展林特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全国重点油桐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万县市林业局刘朝荣局长关于万县市油桐生产、科研情况的报告万县市位于长江三峡西段,东经107°24'~110°12',北纬30°03'~32°12',幅员面积4423万亩。光热充足,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油桐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市8县3区都...  相似文献   

13.
再绣宁强     
《陕西林业》2000,(1):10-10
宁强县位于嘉陵江上游、汉江源头,为国家“长防”、“长治”重点工程县之一,也是国家确定的扶贫攻坚重点县之一,总面积486.9万亩,其中大于25°的陡坡地68万亩,有6万亩已经退耕。  相似文献   

14.
大青山林场位于东经110°46′到111°32′,北纬40°38′到40°56′,在呼和浩特郊区西北面,总面积136万亩,分高山带、中山带和低山带。高山和中山为太古代片麻岩、石英岩组成的较硬岩层,低山为中生代砂岩、页岩、砾岩组成较软岩层,由新生代产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横断山脉,构成了石质山区,山势险峻,坡度较大。由于人为长期活动的结果,失去了原始森林环境,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被率仅为31%,有林地面积为42.2万亩,其中白桦用材林12万亩,有经营前途的5万亩,需要按照规程进行抚育间伐,其余多数都是改造对象。  相似文献   

15.
丹东栗 Castanea crenata Sieb.etZucc.是辽宁省栗树的主栽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90%以上。丹东现有栗树66.9万亩、2200万株,年产量在700万公斤左右。雄厚的栗树资源是发展山区经济的主导型产业。1、自然概况丹东属辽宁东部山区,东经123°17″~124°20″,北纬39°28″~40°43″,温带湿润  相似文献   

16.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黄金地带”,湄洲湾北畔,地处北纬25°21′-25°47′,东经118°27′-119°56′,濒临台湾海峡。全市有莆田、仙游两县,城厢,函江两区,45个乡镇902个村,16个农、林场。总人口272万人,土地面积3973.75km~2,耕地97万亩,沿海岛屿143个,海岸线曲长219km。莆田市经济林面积47.07万亩,其中果树林40万亩,油料林7万亩。有龙眼、荔枝、枇杷、柑桔、蜜柚、青梅、杨梅、橄榄、余甘、杨桃等果树,以及油桐、油茶等木本油料林树种,良种多,产量高,品质优,有“水果之乡”和“兴化桂圆甲天下”的美称。  相似文献   

17.
巴山木竹生物学特性及生态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山木竹(Arundinaria fargesii或Bachnia fargesii),是巴山、米仓山、伏牛山中山地带的天然竹种,广布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南部的米仓山区,镇巴县西北部,即东经107°27′08″~108°48′23″、北纬32°31′08″~32°48′08″是其分布的中心。据陕西省林业设计院1975~1976年调查,巴山、后坪两国营林场竹林面积达18.8万亩,竹竿鲜重69.68万吨。  相似文献   

18.
华北平原农业项目是1982年6月由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签署的第一个引用世界银行贷款的农业项目。项日区包括山东、安徽、河南3省9县,治理面积20万公顷,总贷款5400万个特别提款权,相当于6000万美元。山东省的项目区位于东经116°22′~116°47′,北纬36°54′~37°30′,涉及  相似文献   

19.
一、自然概况与农业的主要灾害性因子江苏省北部的徐州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缘,东径116°20′37″~118°39′45″,北纬33°43′~34°59′。主要土类为潮土,土层深厚,结构松散,沙化和盐碱化严重。气候属于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14.1℃,全市辖六县(市)、五区、182个乡(镇),总人口826万人,总面积11232km~2,耕地面积60万 hm~2。境内以平原为主,占总面积的95%以上,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沈泉 《经济林研究》1993,11(1):51-52
浙江老区长兴县,地处北纬30°43′至31°11′,东经119°33′至120°06′,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紧靠太湖。境内多山地丘陵,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尤以山地野板栗资源非常丰富。据调查,全县90余万亩丘陵山地仅野板栗连片分布地就达10万亩之多。长期以来这个县的山区农民就有用野板栗作砧木,就地嫁接发展板栗的传统习惯,到1991年,野板栗开发利用成园面积已达11043亩,且绝大部分挂果投产,成为该县重要的外贸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