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新疆农二师21团育肥场于1989年10月14日爆发猪弓形体病,其来势之猛,发病率之高,实属罕见。在短期内陆续发病513头,截止24日统计,共发病1287头,发病猪占全场猪数2275的56.6%。至10月30日结束时  相似文献   

2.
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宿主相当广泛的人畜共患原虫病。2005年8月份,大通县某猪场饲喂的一圈共8头育肥猪发生了以无名高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实验室诊断为弓形体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8月7日,某养猪户饲养的8头3~4月龄的育肥猪中的5头  相似文献   

3.
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宿主相当广泛的人畜共患的原虫病。2005年8月,大通县某养猪户饲养的8头育肥猪发生了以高热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经实验室诊断为弓形体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8月7日,某养猪户饲养的8头3~4月龄的育肥猪中的5头猪发生了  相似文献   

4.
弓形体病是一种由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市某户饲养的猪、猫发病、继之该户的一个小女孩也发生类似病猫的症状,经诊断认为患弓形体病,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某家的1头母猪于3月18日产10头仔猪,当时个个健活。从3月26日开始10头仔猪陆续发病,出现气喘、高烧等症状。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效,至4日5日死亡4头。该户养的一只猫,近一个月来猫不爱吃食,  相似文献   

5.
<正>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寄生于各种动物的细胞内,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如果猪感染了弓形体,则表现为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以及出现繁殖障碍。猪弓形体病在我国农村散养和规模化养猪场时有发生,而且危害性很大,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2014年7月,我市某猪场发生了猪弓形体病,经及时治疗,现已治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猪户自繁自养的61头69日龄的仔猪  相似文献   

6.
猪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在农村发病较多,症状常常与猪瘟相似,而又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给养殖户带来一定损失。现把我市郊一养殖场群发猪弓形体病的诊治情况简介如下。1发病情况凯里市鸭塘冶炼厂猪场存栏3~4月龄育肥猪37头,体重50~60 kg,2007年5月2~15日,先后发病2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寄生于猪的多种有核细胞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2005年5月20日,方正县某养猪场发生了一起猪瘟与弓形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现将其诊断与防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5月20日,方正县某养猪场刘某饲养的65头育肥猪突然发病,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便秘,用青霉素、链霉素和安乃近等药物肌注治疗,效果不明显,至5月26日,累计发病32头,其中死亡3头。后经我们对症治疗,除3头重症猪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其发病率为49%,死亡率为18.7%。2临床症状初期病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  相似文献   

8.
正猪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该病可在猪场突然暴发,发病急,死亡率高,现将1例猪弓形体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7年6月15日,都昌县某小型猪场购进265头商品育肥猪,日龄80~100d,一周后发现部分猪精神不振,减食,体温升高,使用头孢噻呋、安乃近肌注,阿莫西林和卡巴匹林钙拌料,体温可下降,  相似文献   

9.
猪暴发弓形体病的诊治张耀生平和县安厚兽医站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今年4月份,我乡下坪村张某71头小猪先后发病,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张某饲养的71头小猪,均为自己繁殖的小猪,20日龄曾注射猪瘟疫苗,30日龄用过仔猪付伤寒疫苗,未见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寄生虫病。猪感染后主要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特征,表现为急性热性传染病。一、发病情况2016年7月,辽宁省建平县昌隆镇李某猪场存栏243头,其中母猪52头,育肥92头,仔猪94头,公猪5头。于6月28日开始发病,到7月14日共计死亡12头,其中育肥猪5头,母猪1头,仔猪6头。主要表现高烧、颈部、胸前腹下皮肤发绀,运动失调。治疗药物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青  相似文献   

11.
胡剑强 《中国猪业》2018,13(7):48-50
2012年6月,湖南省洞口县报道首例猪弓形体病例。发病猪29头,发病率7.46%;流产母猪1头,流产率5.26%;小猪、中猪和大猪发病率分别为9.09%、7.43%和5.77%。实验室检测猪弓形体病血清阳性率为54.55%,应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治疗28头,治愈25头,治愈率89.29%。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武湖农场千头养猪场暴发“无名高热”。共发病211头,发病率占存栏仔猪的43.9%;死亡86头,死亡率占发病总数的40.8%。采用直接触片和接种小白鼠的方法查出了弓形体的滋养体,首次证实了我县存在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13.
<正>霉菌毒素中毒会降低猪的抵抗力。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浆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原虫病,猪抵抗力下降时易发弓形体病。某小规模猪场引入33头头均体重约60 kg的种猪出现发热(抽检4头病猪,其体温在40.5~41.5℃),食欲废绝的症状,采用青、链霉素等进行对症治疗后,猪病情缓解,但不久有10头猪又出现急性发病,其皮肤、耳朵发绀严重,当晚2头猪死亡。调查发现,该场养有小猫,其饲料房中存放二周左右的玉米约  相似文献   

14.
猪弓浆虫病又称猪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市南丰镇永联村养猪户姜某饲养的育肥猪计34头,于2006年3月20日起突发弓浆虫病,先后发病25头,死亡5头。1发病情况最先发病是从13头为一圈的猪,体质量约80kg,8 d开始死猪。此时隔壁圈也相继发病,并开始出现死亡。2临床症状病初期精神欠佳,食欲稍减,大便干燥,粪表面有少量白色黏液,呈干粒状。全身皮肤有紫红色的淤血斑,且逐渐呈现蓝墨水样颜色。体温40.5~41.5℃,呈稽留热。从3月27日起,患猪病情加重,精神极度萎顿,食欲大减或吃几口就不吃,有的废绝,全身皮肤为紫蓝色,呈现弥漫性,尤其头耳尖…  相似文献   

15.
1986年7~8月,我省舒城县猪场饲养的158头架子猪暴发了弓形体病,发病80头,发病率为50.63%,死亡20头,致死率为25%。以送检发病频死猪材料接种小白鼠分离出弓形体,磺胺药物治疗,疫情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8月 7日 ,某猪场 1圈共 6头 3~ 4月龄的育肥猪中的 4头猪发病 ,以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咳嗽、不喜饮食和高热 ( 4 0~ 42℃ )为主要症状。次日同圈的另外 2头猪也发病 ,症状同前。经硫酸卡那霉素和华西胆汁治疗后 ,均未见效。剖检变化 :肺气肿、水肿 ,充血呈暗红色 ,表面有点状出血 ,气管内有红色泡沫。全身淋巴结肿大、肾脏呈黄褐色 ,且有点状出血和灰白色坏死灶。诊断 :取病死猪的心、脾、肾以及心包积液。做压片和涂片 ,染色、镜检 ,发现了新月形弓形体滋养体。初步诊断为弓形体病。治疗 :给其余的 5头猪 ,每头每次肌肉注射磺…  相似文献   

17.
10日龄同窝仔猪暴发弓形体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3头同窝仔猪于10日龄开始发病,先后死亡9头,经剖检、细菌学检查,动物试验、检出弓形体,确诊为弓形体病,采用磺胺嘧啶钠治疗治愈4头。  相似文献   

18.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2 0 0 2年 2月 1 5日我县某瘦肉型养猪场饲养的母猪因在饲料中掺入混有鼠粪的稻谷粉饲喂后 ,母猪陆续发病 ,畜主刚开始不太注意 ,用青、链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未能控制病情发展 ,发病到第 4天共死亡了3头母猪 ,并有 2头怀孕母猪流产。随后到我局求诊 ,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涂片镜检 ,诊断为猪弓形体病后 ,进行综合治疗 ,很快控制了病情 ,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至 41~ 42℃ ,食欲废绝、精神沉郁 ,呼吸加快 ,流鼻涕、咳嗽 ,呈犬坐式 ,鼻镜干燥 ,小便发…  相似文献   

19.
猪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为特征。1998年8月和2000年8月,我乡两次暴发猪弓形体病,给我乡的养猪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1998年8月,某村4户共38头50~75kg左右的架子猪发病,死亡3头,自愈2头,治愈33头;2000年8月,3个村41户共365头架子猪和母猪发病,死亡7头,自愈21头,治愈337头,其中有2个规模场暴发该病。这两次暴发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发病猪的养殖户都是在同一饲料经销商处购买饲料,且饲料经销商都养有猫,从开始到暴…  相似文献   

20.
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易感动物很多,尤以猪为多见。不同年龄、性别猪均可发病,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发热、流产、早产和死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现将某场发生的母猪弓形体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0年9月,磐安县某猪场有2头6月龄后备母猪突发高热、废食。按常规热性病处理,用青、链霉素加退热剂连治2天,病情加重。继之2周内,先后有46头母猪、15头后备母猪发病,发病率18%。发病母猪流产6头,早产3头,占发病妊娠猪的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