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黄杉大小蠹Dendroctonus Pseudotsugae Hopkins红褐至黑色,体长4.4~7.0mm。鞘翅覆盖有短茸毛,鞘翅斜面沟深陷,沟间部隆起。两性在鞘翅斜面的褶皱明显不同。雌虫鞘翅斜面沟间部多褶皱,且沟中具刻点。刻点疏密、大小不定,非常明显。斜面刻点沟亦有变化。如图3。雄虫相反,鞘翅斜面沟间部平滑光亮,沟中刻点存在,但仅分  相似文献   

2.
刘永平  张生芳 《植物检疫》1989,3(4):241-247
本文对我国仓储物内发现的6种斑皮蠹属重要害虫进行了形态比较研究。比较的方面包括:1.雄虫触角;2.触角窝后缘隆线;3.颏;4.鞘翅表皮花斑及毛斑;5.第1腹板股节线;6.雄虫第8背板、第9、10腹节及阳基侧突;7.雌虫第8腹板和交配囊骨片。在对上述特征进行系统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各个种的快速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3.
凹额精灵小蠹(Hapalogenius atakorae (Schedl,1951))是近年来从进口非洲木材中经常截获到的一种外来害虫。本文通过碱解及解剖,观察了凹额精灵小蠹外部形态及雌、雄性生殖器和前胃板的解剖特征,发现其雄虫额部明显下陷成浅坑状,鞘翅斜面上行间1与行间2明显下陷成槽状,下陷区域内行2与行3鳞片毛消失或严重退化;雌虫额部平滑或隆起,鞘翅斜面上在行间1与行间2之间略有下凹,下凹区内行2与行3鳞片毛基本正常。本研究完善了凹额精灵小蠹的形态特征,为凹额精灵小蠹的口岸检疫鉴定提供了更详细和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1.雌雄两性腹部的腹板均无突,腹板2不凹入,雌雄的鞘翅基部都不呈强烈的粗皱至少雄虫的一个或几个腹部的腹板具隆线、尖瘤、或附有几个齿或刺(有时在sub。。aber种有退化现象),腹板2或凹人或凸出;雌虫鞘翅基部通常粗皱2.从腹面看,由后向前到鞘翅基,各节是逐渐加厚的,腹板2呈倾斜方向,不垂直(图5,6);在落叶树上“.”·“一”一”一”.3 从腹面看,由后向前到鞘翅基,在腹部第二节突然加厚,腹板2呈垂直方向,凹人或凸出;在针叶树和落叶树上均有3。体较小,长度不超过2 .smm;整个鞘翅表面被覆短毛;前胸背板刻点大、深、密,通常在加伞大西部和东部的…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8月 ,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来自美国的木包装上截获了美雕齿小蠹 ,又名粗齿小蠹Ipscalligraphus(Germar)。经查阅资料整理 ,该虫的详细描述如下。1 形态特征鞘翅斜面六对齿为主要鉴定特征 (见图1 )。图 1 美雕齿小蠹 (仿Hopping)a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原连云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一批来自马来西亚进境的空集装箱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小蠹虫成虫若干。虫样经原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鉴定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四行尖齿材小蠹(Cyclorhipidion quadricuspe (Schedl, 1942)),后经中国检科院确认四行尖齿材小蠹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四行尖齿材小蠹隶属于小蠹科(Scolytidae), Cyclorhipidion属,该虫体长约3.5 mm,长为宽的2.4倍,体型大而圆,体表呈均匀的暗棕色到黑色,鞘翅颜色较深,前胸背板和鞘翅没有明显的边缘或脊,背面观前胸背板呈盾形,末端呈直角,侧面观前1/2弓突上升,后1/2水平而倾斜,背顶部高而不突出,瘤  相似文献   

7.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比较了短翅材小蠹[Xylosandrus brevis(Eichhoff)]和两色材小蠹[Xylosandrus disclor(Blandford)]成虫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2种雌成虫体均为圆柱形,前胸背板均无刻点区。雌成虫鞘翅截面沟间部在倒伏的茸毛丛中。短翅材小蠹竖立着1列鳞片,而两色材小蠹则是有1列较粗长的茸毛。短翅材小蠹雄成虫体长明显长于两色材小蠹,前者体圆柱形,前胸背板前面部分两侧上翘,前胸背板有纵中线,鞘翅形成截面,而后者体扁平,前胸背板无纵中线,鞘翅形成斜面。2个种雌成虫非常相似,不易区别,而雄成虫则形态差异较大,较易区别。  相似文献   

8.
宁波口岸首次截获弗氏伞滑刃线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口岸于2008年7月从来自荷兰的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该线虫虫体细长,侧区有4条侧线.雄虫交合刺细弱,基顶略呈方形,有时背弯;喙突显著,末端锐尖;远端有较小盘状突.尾乳突7个.雌虫有小阴门盖,尾圆锥形,尾端钝尖,有时呈尾尖突状.经形态学比较、测量以及ITSRFLP图谱比对,鉴定为弗氏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fuchsi Kruglik & Eroshenko,2004).目前除俄罗斯、德国外,未见该线虫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林明 《植物检疫》2003,17(1):32-32
独角犀XylotrupesgideonLinne,鞘翅目 ,犀金龟子科 ,在海南主要危害芒果。1 形态特征成虫黑褐色 ,卵圆形 ,有光泽。雄虫头部额顶有一上翘、后弯、末端分叉的粗大角状突起物 ;前胸背板上也有长角状突起。雌虫头胸部无角状突 ;前胸背板刻点多而大 ,后方中央有一条光泽的纵线。卵乳白色或污黄色 ,卵圆形。幼虫黄色 ,圆筒形 ,略弯曲 ;全体有横皱 ,密生短细毛。蛹黄白色 ,裸蛹。头部、口器前方横排着 4个齿状突起 ,雄蛹的角状突起明显。后胸背板马鞍形 ,腹部第 4~ 6节两侧气门明显。2 生活习性该虫在海南每年发生一代。…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究食物(人工饲料、豌豆蚜)对异色瓢虫黑化突变体与野生型蛹和成虫的黑化程度及鞘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两个表型对食物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食物种类对黑化突变体蛹背部黑斑数目无影响,但取食人工饲料时蛹表皮的黑化程度更高;野生型蛹背部黑斑数目及黑化程度均是人工饲料处理显著高于豌豆蚜处理。对雌成虫,取食人工饲料会显著增加黑化突变体与野生型鞘翅黑斑数目及黑化程度;对雄成虫,食物类型对黑化突变体与野生型鞘翅黑斑数目也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突变体的黑化程度。黑化突变体与野生型雌雄成虫取食人工饲料后,鞘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取食豌豆蚜的处理;在取食豌豆蚜的处理中,黑化突变体雌虫鞘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黑化突变体自身及其响应食物变化引起的色素沉积规律较野生型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异色瓢虫的色素沉积规律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厦门口岸于2011年6月从来自希腊的荒料石垫木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经形态学比较、测量,该线虫虫体细长,侧区有4条侧线。雌虫有小阴门盖,尾圆锥形,略腹弯,尾端尖。雄虫交合刺成对,不愈合,显著腹弯,长约13~15μm;基顶前伸,端部圆滑,略背弯;喙突显著,末端钝尖,远端有小而明显的盘状突;雄虫尾部乳突7个。结合ITS-RFLP指纹图谱比对,进一步将该线虫鉴定为瓦里西伞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vallesianus Braasch,Schonfeld,Polomski,et al,2004)。  相似文献   

12.
福建果树根部的芒果半轮线虫记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芒果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mangiferae Siddiqi,1961)在福建省一些果园发生。寄主有龙眼(Euphoria longana)、荔枝(Litchi chinensis)、芒果(Mangifera indica)、橄榄(Canarium album)、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和葡萄(Vitis vinifera)等果树。雌虫唇部正面、环纹和阴门,雄虫侧带以及幼虫角质膜刺突等细微结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相似文献   

13.
从新加坡进境阔叶木质包装中分离到伞滑刃属松材线虫组新种——新加坡伞滑刃线虫。该线虫雌虫和雄虫体长分别为850(690~961)肿和792(553.950)μm,身体较粗壮,口针15~16μm,侧区有4条侧线,雌虫后阴子宫囊较长(平均102μm),尾部圆锥形(c=20),略向腹面弯曲,末端钝圆,或有极短的尾尖突(1~2μm),雄虫交合刺长(41~48μm),喙突显著,远端有盘状突。该线虫与松材线虫组的B.conicaudatus、B.luxuriosae、B.fraudulentus、B.kolymensis、B.baujardi、B.xylophilus、B.mucronatus及B.abruptus形态上近似,但可从较大的交合剌及雌虫尾部形态来区分。另外用ITS-RFLP方法也可将该线虫区分出来。  相似文献   

14.
大黑粉盗目前已成为储藏谷物尤其是玉米的重要害虫。本文描述了大黑粉盗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大黑粉盗与其他储藏物甲虫幼虫的区别为:中、后胸背板无前横隆线,腹末节背板背面观呈三角形,由前向后狭窄,端部尖,端部两侧各具1对粗短刚毛。大黑粉盗蛹的主要鉴别特征有:前胸背板表面具许多微小锥形刚毛瘤,基部1/4处中央两侧具1对大刚毛瘤,前缘和侧缘具许多小锥形刚毛瘤和少量大刚毛瘤;第1~7腹节背板具较宽大侧叶突,第2~6腹节侧叶突前后缘均呈锯齿状,侧缘前半部分具2长刚毛瘤,且通常在其间有1小刚毛瘤,后角具1长刚毛瘤,第1腹节侧叶突前缘光滑,第7腹节侧叶突特别狭窄,后方弯曲后缘缺失,第8腹节侧缘平均分布3刚毛。  相似文献   

15.
桔小实蝇的描述(图 1a—f)桔小实蝇,可作如下的主要描述:Dacus(Strumeta)[Dacus s.1.各具一对小盾鬃,小盾前鬃和前翅上鬃;雄虫翅具加翅叶(图1a),雄虫第3腹节背板上具鬃列(图1f)],颜面两侧各具一大的卵形到长椭圆形的黑斑。额宽为长的一倍半,具两对下侧额鬃和一对长侧额鬃(图1e)。中胸黑色或具明显的黑斑(完全硬化的标本),具一对宽的后缝色条(图1d)。小盾片除基部的狭窄黑带外,全为黄色。翅很透明;前缘室透明;前缘带很发达,此带延伸到翅端约达 R_5室的半途,  相似文献   

16.
1991年2月,中国治金建设公司出口到巴基斯坦木材800m~3这批木材是我国从苏联进口的,在检疫时发现大量油松梢小蠹 Cryphal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该虫体长2.0~22mm,呈椭圆形,体型较大,体色均一,前胸背板与鞘翅同为黑褐色。额面粗糙,颗瘤分布不规则,额毛细长疏散。雄虫额上方有一锐利的横向隆堤,额下  相似文献   

17.
奇变瓢虫的性比和雌、雄虫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科 《植物保护》1993,19(5):51-51
专门捕食核桃扁叶甲的奇变瓢虫Aioloca-ria hexaspilota(Hope)是黑龙江省尚志市老爷岭林区仅次于异色瓢虫的第二大优势种群瓢虫。它与异色瓢虫一样,具有鞘翅色斑类型上的变化和群集越冬习性。本文仅就该种的性比和雌、雄虫的区别作一说明。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镜对锈赤扁谷盗触角感器进行观察,发现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分9个亚节。雄虫触角各节均显著长于雌虫,而直径除鞭节5、7、8、9四节外,其余各节均显著大于雌虫。成虫触角感器主要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Bhm氏鬃毛3种主要类型。其中,刺形感器具有4种形态,主要分布于鞭节第7、8、9节,毛形感器有2种形态,毛形感器Ⅰ各节都有分布,毛形感器Ⅱ仅有1根,位于柄节腹面,Bhm氏鬃毛主要分布于柄节与梗节连接处。雌、雄虫感器的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雄虫感器密度略大于雌虫。结合感受器的形态、分布和已报道的触角电位反应数据,对各感受器的功能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9.
褐背小萤叶甲 Gallerucella grisescens(Joannis)是草莓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嫩头、叶片、叶柄、蕾和花,有时剥食浆果表面。此虫在国内分布广泛,连云港市一带1985—1991车连年大发生,局部防治失时田块全田没有好叶,造成严重损失。我们自1986年以来对此虫开展研究工作,现将其在草莓田的发生规律与有关防治结果报告如下。一、形态特征1.成虫褐色,全身被毛。体长3.7—5.5mm,宽2.2—2.4mm。头、前胸和鞘翅黄褐至红褐色。触角黑褐至黑色,小盾片黑褐色。雄虫腹部暗褐色,死后变黑。足黑褐色。腹部末端1—2节红褐色。头较小,额唇基较高隆起,  相似文献   

20.
稻象虫在我县局部地方近几年有回升危害的趋势.其成虫具鞘翅,给防治造成一定困难.为找到一种较理想的农药,笔者作了此项试验.一、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