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究海南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对不同区域桉树人工林进行植被调查,采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样方内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再结合灌木层、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与地上部分生物量构建综合功能指数,并比较新指数与α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1)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共101种,其中灌木层植物共49种,隶属31科45属,草本层植物共52种,隶属28科48属。(2)不同区域桉树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仅临高的草本层α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区域,说明灌木层多样性水平相近,而草本层多样性水平更易受环境影响。(3)不同区域桉树人工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的地上生物量分配差异显著,灌木层大于草本层,但是分配比例波动范围较大。(4)不同区域桉树人工林灌木层综合功能指数(Yd)无显著差异,临高和定安的草本层Yd指数显著大于屯昌和东方,表明不同区域桉树林灌木层的综合功能相近,草本层的综合功能则是临高和定安明显较强。(5)灌木层Yd指数与α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很强;草本层Yd指数与α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一般,与地上生物量相关性很强。结果表明,桉树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受区域环境影响,其中草本层比灌木层更易受...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降雨量和林分类型差异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选取海南省年降雨量明显差异的3个地区设置植被多样性研究试验。经过2014—2019年连续5 a的调查发现,试验区天然林中现存植物种类共计45科58属61种,桉树人工林中有26科37属39种,芒果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橡胶人工林由于频繁的人为经营管理,其植被多样性相对较低;不同降雨量地区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桉树人工林则差异不显著;天然林和桉树人工林物种丰富度指数(R)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天然林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w)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减小,草本层则与之相反;桉树人工林灌木层、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则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时间动态变化在天然林和桉树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波动明显,乔木层的变化则较为平稳。通过分析表明,降雨量是造成地区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与天然林相比,桉树人工林乔木层生态位的缺失是造...  相似文献   

3.
以文昌航天发射缓冲区不同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选择8个不同植被类型,分别设置1 hm2固定大样地,对森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均匀度、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优势度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半红树林群落树种种类最高,物种多样性最高达到2.38,其次分别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混交林;不同森林群落中不同层次植物均匀度总体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但天然次生林由于郁闭度较高,林下草本较灌木少,多样性和均匀度均小于灌木层;红树林物种优势度最小,各物种优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石质边坡14种常用植被为研究对象,设置15种组合,利用液压喷播优化基质,观测植被群落初期动态变化特征及基质硬度与基础呼吸特性,以期为高陡石质立面中后期植被群落生长提供合理的预测。结果显示,各指标主要受草本植物组合比例影响。初期呈现茂盛生长的草本植物群落组合,显著影响乔、灌木的成活率、生长高度和生物量(p<0.05)。随时间延长,基质基础呼吸值随草本植物比例增加及组合覆盖速率增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即过快的草本覆盖速度反而抑制了土壤呼吸。基质硬度随组合物种多样性及地下生物量的增加而降低,即在施工早期,根部初期生长较慢的植物种占据优势可有效提高基质硬度,增强坡体土壤稳固性。组合总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表明合理的草本植物喷播比例是影响高陡石质边坡生态修复草、灌、乔各目标植物在时空上逐步向稳定和合理的分布格局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森林群落特征与其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是林分管理的基础。选择亚热带3种地带性森林类型,分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米槠林)、天然针叶林(马尾松林)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闽桦-闽楠林),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藤本植物群落特征(高度、胸径、冠幅、盖度等)并计算了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旨在探讨森林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闽桦-闽楠林胸径显著大于马尾松林,而马尾松林和米槠林、闽桦-闽楠林和米槠林之间胸径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3种林分乔木层树高和枝下高均无显著差异(P>0.05),马尾松林和闽桦-闽楠林的灌木株高、地径和草本多度、盖度显著高于米槠林,草本层多度和盖度为马尾松林>闽桦-闽楠林>米槠林(P<0.05)。(2)3种森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基本都呈灌木层>乔木层>藤本层>草本层的趋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乔灌层多样性。(3)典范对应分析表明,3种林分群落特征与其物种多样性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米槠林胸径、草本高度和盖度对乔灌层物种多样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马尾松林的灌木冠幅对草本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显著影响,是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闽桦-闽楠林灌木冠幅和地径,树高和枝下高对灌草层丰富度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提高枝下高和灌木高度生长,降低草本盖度、灌木冠幅和大小,可增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对于科学评价森林空间结构,制定合理经营措施实现物种多样性保育和森林科学经营等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混交林是当前我国南方地区珍贵树种种植的典型模式。为揭示不同抚育措施下其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探索林地环境对这一特殊寄生特性林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8年生檀香+降香黄檀混交林,连续开展了3年铲草(W)、施肥(F)、铲草+施肥(W+F)抚育对其林下植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檀香+降香黄檀混交林下出现的植物种类为20科31属32种,其中木本植物6科7属8种,草本植物14科23属24种,抚育管理初期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铲草、铲草+施肥处理后相较于对照物种丰富度指数(R)、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显著下降(P<0.05),施肥处理变化较小。连续抚育管理后,R值对照、施肥处理平稳变化,铲草、铲草+施肥处理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最终超越对照;D值、H值、Jsw值对照呈逐年降低趋势,施肥处理逐年上升,铲草、铲草+施肥先增加后减小,最终D值、H值、Jsw值均表现为施肥最高,铲草最低。施肥增加了林下物种多样性并表现出对林下物种多样性降低的一种拮抗作用,铲草则加剧了林下物种多样性降低。因此,从长远来看,施肥可增加檀香+降香黄檀混交林林下物种多样性,有利于其生态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海南吊罗山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时具有热带-亚热带性质。样地乔木科属种组成丰富,单种科和单种属有较高的比例,不同海拔样地乔木树种都有较高的丰富度,中等海拔的样地最高。整个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缺乏大乔木,群落整体低矮,胸径较小,目前未达顶级状态,植被处于旺盛的发展阶段。群落整体多样性较高,随起测胸径的增加,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中海拔样地由于有3个优势种,影响了其整体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递减,但高海拔样地中≥2 cm起测胸径的Simpson指数由于富集种占比较高而较低。均匀度指数随起测胸径增加而增加,优势集中性指数显示出群落优势种的优势并不明显。与其它地区比较,吊罗山的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乔木生物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滨海防护林及半自然次生林禁伐后的植被结构、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是认识林地演替生态过程和盐碱地生态恢复的核心内容,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海南岛北部低海拔滨海地区1994年开始禁伐的人工林与次生林,采用典型样地法,比较研究3类人工林(大叶相思林、木麻黄林、桉树林)和邻近的次生林、混交林(对照)等5个森林类型的植被与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5种森林群落内主要植被共计34科54属57种,次生林和混交林群落物种组成较其他纯林物种丰富,木麻黄林内无灌木生长,除次生林外,其他森林类型草本层物种最丰富;(2)5种森林的土壤皆呈酸性,桉树林、次生林和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低于木麻黄林和大叶相思林(P<0.05);(3)混交林土壤速效钾最高为11.27 mg/kg,其他森林类型均很低甚至未检出;(4)次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混交林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群落物种组成呈正相关;土壤全氮含量与树龄、树高等呈正相关。因此,土壤养分随着禁伐时间增长而增加;桉树林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和氮含量,但木麻黄林和大叶相思林的磷含量较高,次生混交林则有着较高的钾含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海南省万宁市大洲岛的海杧果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海杧果的种质保护、海防林物种的合理搭配及红树林生态恢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调查样方内有维管束植物62种,隶属于37科58属。乔木层的优势种为海杧果,重要值为36.45%;灌木层的优势种为矮紫金牛,重要值为8.31%;草本层的优势种为观音草,重要值为25.53%。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泛热带分布的科属最多,分别为27科、17属。群落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排序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Simpson指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本调查明确了大洲岛海杧果群落的伴生物种及该群落特征,可为红树林生态恢复及海防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橡胶林下植被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双版纳国营农场和民营胶园的多个不同林龄和高中低不同海拔的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对橡胶林下植被多样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橡胶林下约有87科242属的340余种植物,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Asteraceae)、蕨类(Pteridophyta)、大戟科(Euphorbiaceae)以及茜草科(Rubiaceae)等为出现物种数量、个体数量最多及出现频率最高的植物类群.橡胶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24~3.517,0.558~0.948和0.360~0.778.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随林龄增加而降低;雨季植被多样性显著高于旱季;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国营农场与民营橡胶林植被多样性水平无显著差异;土壤养分可能也与植被多样性水平相关.该研究有助于认清橡胶林下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功能现状,为科学管理橡胶林和创建新一代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Hope)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林分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松墨天牛危害程度加重,马尾松林分中节肢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明显下降,其捕食性、植食性功能群种类和个体数及寄生性天敌个体数明显减少;松墨天牛危害对灌木草本层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影响最大,在重度危害林分中,灌木草本层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集中性指数J均显著低于轻度危害林分中的指数;受松墨天牛危害后,林分中稳定性指数S1/S2和N1/N2显著下降,马尾松林分中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及其天敌对害虫的制约潜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新德  夏卫生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0):1910-1913
为提高水资源特别是自然降水利用率,研究了长沙市区3种不同类型植被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结果表明,乔灌草与灌草、人工草坪两种植被土壤水分入渗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减小,但裸地土壤水分入渗率随时间变化出现较大波动;3种不同类型植被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差异较大,以人工草坪植被土壤水分入渗速率最大,前70 min的平均入渗率为0.64 cm/min,乔灌草与灌草植被土壤的为最小,前70 min的平均入渗率为0.21 cm/min。  相似文献   

13.
间伐对楠木杉木混交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个处理4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楠木与杉木混交林进行间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有利于楠木生长,间伐林分楠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不间伐的177.4%、120.8%和361.5%,间伐楠木林分蓄积量为74.23m^3·hm^-2,不间伐楠木蓄积量为24.88m^3·hm^-2,间伐楠木受光条件好,林木树冠大,生长好;间伐有利于楠木林下植被的生长,间伐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为9702.0kg·hm^-2,不间伐林分为3221.5kg·hm^-2,间伐林分为不间伐林分的301.2%;间伐后楠木林分的凋落物量有所减少,间伐林分凋落物量为2463.8kg·hm^-2,不间伐林分为3600.0kg·hm^-2,间伐林分为不间伐林分的68.4%。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对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群落野生维管植物进行了区系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统计维管植物58科88属122种,其中种子植物属和种的区系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在群落各层植物种类组成中,乔木层有40种,占该群落总种数的32.79%;灌木层有76种,占总种数的62.30%;草本层有48种,占总种数的25.93%。群落外貌常绿,物种丰富度指数表现为:整个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自然更新良好,处于稳定增长阶段。陆河南万红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低于广西容县红锥林,高于福建华安红锥群落和广西玉林人工红锥林,且与同样为次生群落的广西容县红锥林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吊皮锥人工林的碳贮量情况。[方法]以广西国有维都林场27年生吊皮锥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法、样方收获等方法对其碳贮量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27年生吊皮锥人工林碳贮量丰富,林分的碳贮量为340.25 t/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碳贮量分别为128.21、0.11、0.18、3.76和207.99 t/hm2。乔木层占植被层碳贮量的比例最大,为96.94%,其中吊皮锥地上、地下2部分碳贮量分别占76.02%和20.91%。[结论]吊皮锥人工林的碳贮量较为丰富,可作为较好的碳汇树种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弥补海南中部热带雨林区到滨海台地区的过渡地带丘陵区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研究的空缺,为海南中部丘陵地区次生林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和恢复该地区物种多样性及保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海南屯昌丘陵区不同类型次生林,对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87科201属267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82科196属261种。群落的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豆科、蔷薇科、梧桐科及樟科等。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87个科中,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的科分别有20、59和8个,显示明显的热带性质特征。200个属中,世界分布、热带分布、温带分布的属分别有1、169和30个,种类组成的科、属地理成分热带成分分别为67.81%和84.50%(不包括世界广布的科属),温带成分分别为9.10%和15.00%,表明以热带分布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显示,Margalef指数表现出灌木层最大,其次是乔木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灌木层最大,其次是草本层和乔木层;Simpson指数是灌木层最大,其次是草本层、乔木层;Pielou指数则表现出草本层最大,灌木层其次,乔木层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