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无心与花比色姿,簇簇果实盛满枝。"形容的正是有着"中国莲雾之乡"的海南省琼海市的莲雾。7月,琼海市透蓝的天空上悬着火热的太阳,《中国农资》记者跟随琼海多果莲雾种植合作社的基地负责人苏文光走进热带水果莲雾的世界。"我们这里种出的莲雾营养价值比较高,果色佳、水分足并且甜度高,这多亏了‘富岛’聚氨锌增值复合肥。"苏文光拿着基地里的莲雾对记者说。适合才最好苏文光所负责的琼海多果莲雾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  相似文献   

2.
金秋时节,琼海的莲雾红了。10月28日下午,琼海市在大路镇岭脚村召开“千亩莲雾连片基地现场会”,邀请种植专家和农户代表同赏红硕莲雾。  相似文献   

3.
莲雾因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正常栽培条件下,莲雾果实品质会受阴雨天气影响,售价也不高,因此反季节栽培成了栽培莲雾的一种新趋势。本文介绍了莲雾反季节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催花的物理、化学调控方法,以期为海南西部莲雾反季节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莲雾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莲雾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热带亚热带果树,针对我国热带莲雾存在的品种品质差、产期调节效果差等问题,开展莲雾设施栽培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总结开发出热带特色设施莲雾栽培体系及其配套技术,以期为海南莲雾设施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莲雾低温阴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阴雨是影响海南莲雾冬季花果期的重要因素,持续低温阴雨过程造成落花、落果和裂果等现象发生。为合理布局莲雾种植、减轻低温阴雨灾害影响,利用1994—2014年海南岛18个市县的历史气象资料和灾情状况建立了基于莲雾生物学特性的低温阴雨灾害综合气候模型,并结合莲雾种植面积、人均GDP、各市县边界数据等资料分别构建了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指数,最终评估了海南莲雾种植低温阴雨灾害综合风险。结果表明,海南莲雾低温阴雨灾害风险区划呈现明显的纬度带状分布格局,由北向南风险值逐渐降低,其中高风险区集中于海南岛北部,中风险区位于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的带状区域,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和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海南胡椒产业历经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受栽培技术、生产管理和土肥水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与世界主要胡椒种植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其中,作为海南胡椒主产区之一的琼海,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本文针对琼海胡椒栽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并提出了胡椒低产园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反季节莲雾生产提供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海南岛1971~2010年气候资料、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影响反季节莲雾产量的气象因子,应用GIS插值技术,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制作海南反季节莲雾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图。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莲雾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该区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适宜区分布在全岛大部分地势平坦地区;次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中部山区,该区气候条件比较差,但也能满足莲雾的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8.
适应海南入境台湾果蔬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系统开展了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普查,并采用PRA评估模型对17种外来入侵危险性有害生物进行了风险评估。2009~2010年考察发现,海南入境台湾果蔬以芒果、西瓜、哈密瓜、辣椒、番茄、莲雾、番木瓜和番石榴为主,主要分布在文昌、琼海、三亚、乐东、东方、昌江、澄迈、海口等农场和瓜菜生产基地,并且各瓜菜品种种植面积因市场价格影响年份间波动较大;调查共查获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68种,包括害虫32种,病原微生物16种,杂草20种,其中外来入侵危险性有害生物17种;大面积严重发生与危害危险性有害生物25种;桔小实蝇、螺旋粉虱、烟粉虱、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在海南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海南入境台湾果蔬危险性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1~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莲雾园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苏昌和名门莲雾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底与6月中旬、5月初与6月中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 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莲雾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采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莲雾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莲雾正造果花果至收获期(3~6月)果实的被害率比防治前降低4.92%~40.75%.  相似文献   

10.
莲雾又名洋蒲桃,金山蒲桃,系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原产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我国广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区)有少量栽培。目前以台湾省栽培最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成为该省发展最迅速的果树。大粉红莲雾是莲雾中的优质新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春引进我所,共栽种20株,高接换种8株。生长快,易管理。  相似文献   

11.
黎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48-14949
[目的]探索莲雾清汁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新鲜莲雾为原料进行饮料加工,针对加工过程中饮料的出汁率、稳定性及饮料的风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莲雾清汁饮料酶解的最佳条件为:添加0.1%的果胶酶,在60℃下静置1.5h,可使饮料达到理想的出汁率;添加0.12%的黄原胶与0.12%的CMC-Na复合稳定剂可使饮料达到最优的稳定性;莲雾清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莲雾果汁40ml、白砂糖4ml,柠檬酸0.08ml,蜂蜜0.1ml。[结论]该研究所得的莲雾清汁饮料,色泽、风味、营养价值良好,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食用玫瑰的植物学特性和生长习性,在海南热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栽培种植,通过选地、整地、品种筛选、种植要求、田间管理、修剪管理、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总结出一套适应海南热带地区玫瑰花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开展莲雾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试验,在每亩化肥使用量减少5%以上的基础上实现莲雾化肥减施增效。本研究以三亚南鹿农庄莲雾为试材,常规种植管理为对照,设置了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部分替代化肥、专用型莲雾炭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以及全程智能水肥一体化试验区,并观测莲雾产量、肥耗、单果重、SPAD值、优等果率以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化肥减施条件下,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所有减肥处理均能提高莲雾单果重以及莲雾产量,其中在化肥减少17%的条件下,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的产量提高了31.8%,单果重提高了8.7%,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57%,肥耗降低了37.1%,其化肥减施增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茶树油对莲雾果实储藏品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分别用浸泡法和熏蒸法处理莲雾,测定储藏后的莲雾果实品质指标,同时运用滤纸扩散法研究茶树油处理对莲雾采后致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树油处理可以减缓莲雾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指数上升,维持较高的硬度,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较高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莲雾采后贮藏的保鲜品质,其中以10%茶树油浸泡和500 u L·L~(-1)熏蒸处理莲雾保鲜效果最好。同时实验证实茶树油能显著抑制莲雾果实主要致病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菌与棕榈疫霉菌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5.
针对莲雾体内含有大量影响DNA提取质量的多酚等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在常规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做了技术改进,即加入PVP和β-巯基乙醇防褐变,成功地从叶片中提取染色体DNA,并可作为RAPD模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番荔枝原产热带美洲。从引种、基因组与生物技术、育种技术与品种选育、育苗方法与建园模式、栽培技术研究、病虫防控理论与技术、采后加工与贮藏处理等方面简述番荔枝生产与科研主要进展。在分析番荔枝生产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番荔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长泰县发展莲雾种植的优势,总结了黑珍珠莲雾的栽培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包括莲雾育苗、种植方法、树冠整形修剪、水肥管理、疏花疏果、产期调节、病虫害防治、采收销售等。  相似文献   

18.
按照种质资源规范描述的基本要求,对引种的莲雾(3个品种)、澳洲坚果(2个品系)两种热带作物资源进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和描述,包括基本信息、形态特征、叶片特征、生长发育等特征特性,通过描述基本区分了不同的莲雾、澳洲坚果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为热带地区的莲雾生态栽培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研究莲雾间作柱花草、平托落花生和爪哇葛藤3种牧草对其果实品质、果园土壤肥力及其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莲雾间作3种牧草比其单作(CK)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固酸比分别增加0.25~0.93百分点、4.74%~11.49%和9.38%~26.10%,可滴定酸含量降低0.018~0.038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全N、碱解N、全P、有效P及速效K含量提高,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肥力水平提高;果园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升高,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综合比较,以莲雾间作爪哇葛藤和平托落花生种植模式对莲雾果实品质和土壤环境的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