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可食性保鲜剂保鲜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9℃、相对湿度39%的环境条件下,用0.15%亚麻胶体溶液涂被黄瓜48h后,损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黄瓜的感官检验、损耗率和维生素C含量综合指标来看,采用0.15%的亚麻胶体溶液涂被剂的保鲜黄瓜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黄瓜枯萎病是最常见的黄瓜病害之一,危害日趋加重。1988~1900年结合我们的抗病育种工作,在收集、整理和研究四川省黄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了地方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鉴定。一、鉴定方法鉴定用的病原菌是从成都市郊菜地黄瓜枯萎病株上分离的。经鉴定为黄瓜枯萎病菌F.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将纯化的PDA平板培养基上的枯萎病  相似文献   

3.
黄瓜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其遗传、育种研究长期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近20年来,黄瓜遗传图谱构建研究取得很大进展。最初的研究只包含了个别形态学性状的连锁关系分析,随着大量分子标记技术和稳定的构图群体的应用,国内外各个实验室已各自构建了基于不同遗传背景的黄瓜遗传连锁图谱。目前的黄瓜分子遗传图谱已经发展到整合图谱阶段,包含大量的通用标记和单核苷酸差异(SNPs),且黄瓜细菌染色体克隆载体技术也日益完善,这就为黄瓜重要基因的克隆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基础和工具。本文全面总结近年来黄瓜遗传图谱的研究进程,着重论述了基于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的现状及应用,提出了黄瓜遗传图谱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黄瓜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的毁灭性病害,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中尚无对黄瓜枯萎病的特效防治方法。为了今后在生产中应对黄瓜枯萎病提供一些参考,笔者从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对黄瓜枯萎病的相关防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分析了每种防治方法在生产应用上的利弊,指出了综合利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将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对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利用黄瓜内生菌防治黄瓜枯萎病可能具有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5.
黄瓜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蔬菜,在市场上黄瓜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这就要求在黄瓜种植的过程中要利用更加先进的种植技术。目前比较常见的黄瓜种植技术就是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在大棚黄瓜种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做好深冬季节的管理,针对大棚黄瓜深冬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熊倩 《种子科技》2020,(6):64-65
黄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蔬菜,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产量高、适口性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市场需求量也非常大。为了保证黄瓜高产稳产,提高黄瓜品质,必须加强对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结合实践对黄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天津黄瓜研究所所长马德华博士主持承担的《利用生物技术创造黄瓜育种新材料方法研究》课题建立了稳定的黄瓜体细胞再生体系,再生率达80%,并初步建立了黄瓜转基因方法体系。黄瓜未授粉子房培养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再生植株诱导频率达20%的单(双单)倍体诱导技术体系,具有很大应用潜力。黄瓜单倍体技术的应用,将大大缩短黄瓜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并对深入研究黄瓜遗传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1.黄瓜需肥特点黄瓜在生育前期对养分需求量较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到结果期达到高峰,在结果后期对养分的吸收量减少。黄瓜对硝态氮较敏感,在缺少硝态氮时生长缓慢,并影响对钙、镁元素的吸收,易发生缺钙的生理障碍而降低产量。黄瓜对磷的吸收量初期较小,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期则增大。黄瓜对钾的吸收最大,钾素对黄瓜的全生育期都很重要。黄瓜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相似文献   

9.
晋黄瓜1号     
晋黄瓜1号晋黄瓜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春露地黄瓜新品种,是以雌性系为母本、抗病自交系为父本配制的雌性黄瓜一代杂交种(原代号为88-15)。1997年4月山西省品审委审定通过,是山西省育成的第一个黄瓜新品种,填补了省内空白。1特征特性适...  相似文献   

10.
黄瓜杂交制种,山东省4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温度、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合黄瓜生长发育,且传粉昆虫多,雌花能较充分授粉,种子产量较高,成本低。因此,不论温室、大棚黄瓜、春黄瓜和夏秋黄瓜,只要落实好自然隔离区,均可采用春季露地杂交制种。其主要杂交技术措施如下:1特征特性与制种地选择黄瓜虽然是喜温作物,但性喜冷凉气候,果实在较低的温度下发育良好,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发生病害。黄瓜又为浅根系作物,喜湿不耐干旱但又怕涝,制种地应选择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易于排灌的地块进行栽培,避免重茬。黄瓜为异花授粉作…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黄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我国日光温室最重要的一种蔬菜,也是城乡人民最喜食的蔬菜之一。打开百度网站,输入“黄瓜有毒”,会有197000篇相关的报道,因此生产无公害黄瓜是十分急迫的问题。然而只有从播种开始重视,整个生育期贯彻无公害生产的具体措施,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黄瓜产品。1.育苗①品种选择:可选用津绿3号、冬冠4号、中荷黄瓜、博耐黄瓜等耐低温、耐弱光的品种,以减少深冬季节低温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提升大棚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了大棚黄瓜种植现状,分析了大棚黄瓜种植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将黄瓜苗与南瓜苗嫁接,然后生产出优质高产的黄瓜,这是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七连的大棚蔬菜种植户张风琼摸索出来的一种新的黄瓜栽培模式,这一技术让她靠种植黄瓜致了富。据了解,这种技术是将一种黑南瓜种子和黄瓜种子一起种在育苗钵中,当两种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时,运用嫁接技术,将黄瓜苗嫁接在南瓜苗的根茎上,最后得到强壮优质的黄瓜苗。  相似文献   

14.
北方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温室管理与预防技术、定植技术,以及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环境的创建、日光温室黄瓜品种的选择等多个方面综合研究了怀安县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以实现黄瓜增值的目的,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作物育种信息》2005,(3):20-20
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侯锋的带领下,先后育成了津研、津杂、津春、津优等系列二十多个黄瓜新品种,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二十七项,实现了中国黄瓜品种的四次更新换代,使黄瓜亩产量从二千五百公斤提高到五千公斤,推广面积覆盖了全国黄瓜总栽培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一百五十余亿元。使黄瓜成为中国南北方菜篮子中的主菜。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用以黄瓜纯度检验和品种鉴定的SNP位点,以17个黄瓜杂交品种及其34份亲本为SNP筛选群体,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筛选SNP位点.本研究通过HRM分析和焦磷酸测序确认,获得CLA0(TT/--)、CLA1(C/T)和CLA6(A/G)三个SNP位点,群体...  相似文献   

17.
种夏秋黄瓜,技术是关键,只有掌握好其高产栽培技术,严格按照科学方法种植,才能取得黄瓜高产。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夏秋黄瓜露地栽培的高产技术,现简要介绍如下。1土壤选择,夏秋黄瓜生长期正值雨季,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能排能灌、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田块进行小高垄栽培。  相似文献   

18.
《山东蔬菜》2009,(4):11-11
白黄瓜在海阳种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适宜海阳白黄瓜的生长,所产白黄瓜具有皮薄、肉嫩、味鲜、利津止渴、清爽可口等特点,更具有美容和减肥的功效。2008年海阳白黄瓜成功注册地理标记证明商标,成为烟台市继莱阳梨之后又一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似文献   

19.
重点对黄瓜果实弯曲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黄瓜果实弯曲研究的重要性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黄瓜的果形是非常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黄瓜果实弯曲性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果实弯曲性的鉴定、造成弯曲的外界环境因素、子房与果实弯曲的发生和恢复、果实形态可视化系统的建立以及防治方法等几个方面。而对黄瓜果实弯曲性的系统研究不多.对于造成黄瓜果实弯曲的遗传规律和分子机理更少有深入细致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探明黄瓜果实弯曲性内在遗传机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黄瓜果实弯曲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0.
黄瓜是一年生异花授粉作物,花单性,雌雄同株.在山东省 4月下旬至 7月中旬温度、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合黄瓜生长发育,适宜黄瓜杂交制种.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研究,现就人工隔离杂交制种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