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文孝 《农业考古》2001,(3):211-219
中国历史发展至秦汉时期,已具有高度的文明,成为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国家统一,疆 域辽阔,经济繁荣。作为在军事和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的畜牧业,尤其是养马业,得到 了空前的发展。本文从文献出发,结合考古实物,试谈一下秦汉时期的养马业及其相关问题。一、养马与驯马关于驯养马的时代,“至迟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由容易地支配、驯服马到驯养马” (1);也有人提出“在中国养马、驯马和用马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龙山时期”(2) ;另有人认为,“中国北方驯养马的实践受气候条件和纬度影响,估计从夏末开始驯养马 …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从古至今,水旱灾害一直是最重要和最具危害性的农业自然灾害.本文对远古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等时期的水旱灾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并论述了期间一些主要的应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孙宏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65-17966
该文研究了秦汉时期颁布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或诏令,秦汉政府以“重农”为出发点设立生态保护职官,统治者示范引导,提高百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该文论述了该时期生态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认为秦汉时期时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并实施相应管理措施,减缓了生态恶化速度,培养和教导了民众生态保护意识.研究这段历史可从中借鉴古人的生态保护思想和主张重视全民生态教育及加强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透视线在同一方向上两对应点间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结论而设计的透视规。是由3片两端带有针状尖端的长条板而构成,相互用铰链相连。3片长条板一定力的作用下可绕铰链旋转,但停于任一位置后不会轻易转动。该仪器可迅速、准确地绘制灭点远离图板的透视线。文中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结构设计、使用方法等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5.
位于淮河上游和大别山北麓的河南信阳,早在8000多年前淮上的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开始了一定规模的原始农业生产。在秦汉时期,这里的山区资源开始得到全面开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逐渐成长为国家的重要农业经济区。  相似文献   

6.
7.
秦汉时期的护林造林育林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子今 《农业考古》1996,(1):156-160
秦汉时期的护林造林育林制度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王子今在秦汉经济进步时期,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林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之一也得到发展。当时护林、造林、育林诸制度的形成,反映出秦汉林业生产形式某些对于后世富有启示意义的特征。《礼记··...  相似文献   

8.
孙宏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33-22834,22878
介绍了秦汉时期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论述了该时期农业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指出秦汉时期农业教育的主要特点为在所有教育形式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对象具有绝对众多性、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教育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注重技术性教育和经验性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秦汉墓葬中,经常发现有陶仓、陶困等储粮模型明器的随葬。据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困出现于春秋晚期的秦国墓地中,并于西汉中后期开始在中原乃至全国范围内盛行开来;而陶仓最早出现于西汉早期的关中汉墓中,在东汉时开始骤然增多,并盛行全国。陶团最先出现在春秋晚期的秦墓,与秦国的农业发展和秦人的价值观及丧葬习俗分不开,而陶困和陶仓的流行时间的不同与它们不同的文化内涵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旅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11-8414,8417
从狭义中原的地理范畴,解读各类历史典籍中所记录的秦汉前中原及与中原相关的地理内容,从中把握秦汉以前中原古代地理发展的历史脉络、地理成就、发展特点及蕴含的历史地理价值。研究认为,在中国区域性地理发展历史中,尤其是秦汉前中原古代地理发展史不仅可以独立成章,而且形成极具理性的中原古代地理体系,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地理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7,(4):236-249
空前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各诸侯国争雄称霸提供了坚挺的后援,也为后来秦汉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秦汉时期人们的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促进饮食文化向精致化的更高层次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反映在上层贵族生活奢侈化,也只有他们才有条件讲究饮食的精美和奢华。  相似文献   

12.
绘制透视图是一种复杂的作图过程,特别是对未学过透视理论的广大技术人员,根本无法实现,既或学过透视理论的人,作图也实分困难。本文探讨一种新的作图方法,改变过去用辅助线求灭点(灭点一般都远离图板)再根据灭点求透视线的通常作法,而采用先选定灭点(灭点可选在图板边缘)后决定辅助线,从而减少了由于灭点在图板之外而造成的困难。这种方法是先根据选定的灭点求透视点,后作透视线。称这种方法为固定灭点法。根据固定灭点法设计的透视仪,可使未学过透视理论的人,只根据物体的正投影图,就可容易地画出各种情况的一点、两点和三点透视图。同时图板利用率高、绘图迅速、机构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建筑透视图反映的未来建筑物不仅要与设计效果图一致,还要从艺术的角度去构图和渲染.由于计算机在绘制透视效果图时易产生透视畸变,因此有必要研究透视畸变对视觉的影响--透视效应.  相似文献   

14.
卜风贤  朱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718-11719
秦汉时期,气候由先秦温暖期逐渐向寒冷期过渡,干旱时常出现。西北地区展开的大规模农业开发使当地农业经济蓬勃发展。然而这种"农耕"式开发,在使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使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加速了西北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增加了灾害的影响力,严重影响了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谭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80-17880,17884
文章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畜牧技术和兽医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这些珍贵的遗产,对现代畜牧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浅析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从经济学透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的重大意义。文章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核从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解读。并通过反面例举,从经济学算大帐来理解宏观上的全盘统筹内涵;算细帐来明确微观上利益关系的权衡以及无折扣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算后帐是要顾及未来乃至千秋万代的发展,进一步明确创新思维是发展的后劲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总之,从经济学透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于使我们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负起历史的责任,推动经济理性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17.
刘俊霞  王宁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06-10807
秦汉农业开发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西部开发,其开发规模及开发程度史无前例,秦汉时期农业开发在创造灿烂文明的同时又引发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概况、秦汉生态环境问题及农业开发举措与生态环境关系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与回顾。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的文明起源很久远,但是直到燕秦汉时期才开始正式划归中原汉族政权统治。由于生态环境适宜,人文基础充分,历任统治者政策的扶持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该时期辽西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为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铁犁耦耕的发展、牛耕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及作物种植和贮存的进步等。同时,辽西地区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频繁战争的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但从整体来看仍然呈发展进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农林业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积极引导、加快产业进程;强化支撑、培育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加大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农商对立观念,本质上源于官私之间的利益冲突,它掩盖了重农政策贯彻中的真正矛盾,并对秦汉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