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苏州市吴中区2006年全面启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主推优质大规格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以来,511户示范户,29169亩示范面积,河蟹平均亩产60千克,亩均效益2802元,同比前三年增20%,效果显著。横泾街道新齐村周根林从事水产养殖多年,作为技术指导员,又是示范户,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条河蟹套养鳜鱼的高产高效经验,其单产90千克以上,净利达4800元。  相似文献   

2.
池塘河蟹与克氏原螯虾轮养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英  顾吉全 《水产养殖》2010,31(8):13-14
<正>在江苏省盱眙县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带动下,2008—2009年,盱眙县淮河镇鱼种场渔业科技示范户沈定会利用一面积为6.2×667 m~2的池塘,采取河蟹与克氏原螯虾轮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平均667 m~2产河蟹50.74kg,产克氏原螯虾133.2 kg,均利润达到3 071元/667 m~2。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元利 《齐鲁渔业》2008,25(3):61-62
一是狠抓“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提高科技生产力。自2005年该县连年被省海洋与渔业厅确定为全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县,并逐年扩大示范面。示范户渔民年人均增收466元,连年同比增长28.7%,全县渔民惠及率达90%。  相似文献   

4.
蟹虾鳜混养模式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南京市江宁区开展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的推广、指导下,全区有约1350亩的水面,17户采取了蟹、虾、鱼混养模式,亩均产蟹72.5千克、虾17.5千克、鱼15千克,亩均效益2415元。其中科技示范户王立洪在技术指导员的精心指导  相似文献   

5.
刘四清,55岁,自1990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和一龄蟹种培育,至今已30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2018年被评为“江苏十大金牌扣蟹培育师”,2019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评为“中国河蟹产业杰出贡献人物”。2018年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泗洪推广示范基地负责技术管理,该基地2018年开展“长江1号”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400亩,共10口池塘。单塘面积40亩,为环沟型池塘,亩均放养规格为110~170只/千克的蟹种900~1200只,收获雄蟹平均规格为238克/只、雌蟹平均规格为167克/只、总重5.25万千克,亩均131.25千克,亩利润1.35万元。基地实现当年新建、当年投产、当年盈利。针对泗洪地区河蟹成熟晚、放养密度偏高、水草管理难度大、养殖早期特别是第一次蜕壳死亡率高、翻倍率低等河蟹养殖技术管理薄弱环节,笔者曾多次向其请教、进行探讨,现将养蟹达人刘四清2018年在该基地的相关管理经验整理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6.
肖翔 《水产科技》2006,(2):14-14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科技入户工作,掀起我省渔业科技入户的热潮,2006年4月10日,我局在广州召开了“2005年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总结和2006年春季行动会议”。这标志着我省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农业部科技入户工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2006,(3):13-13
根据《2006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和《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精神,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实施2006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指导工作方案》。2005年雷州市启动了渔业科技入户工作,通过大力推广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有效地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以来,大力推广蟹池套养小龙虾技术,涌现出大批科技示范户典型,示范户陈昌盛2008年来实施了蟹池套养小龙虾,养殖面积80亩,平均亩产150克以上河蟹60千克,最大雄性河蟹个体达300克以上,亩产小龙虾65千克,个体重达40克左右,亩获纯利2596元,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效益。现将该示范户养殖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2006,(2):18-19
海丰县2005年被省确定为广东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整体规划的要求,全县组建由5名养殖专家学组成的县专家组,确定11名技术指导员,以对虾作为主导品种,以对虾健康养殖技术为主推技术,在小漠、梅陇、附城和赤坑4个重点渔业镇遴选出114个示范户,2005年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4%,示范户对虾养殖产量、产值和利润比2004年分别提高13.5%、21.8%和15.6%,取得了较好的科技入户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2005,(1):22-22
一、2004年11月20日,广东省阳西县成为2005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5个渔业试点县之一。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2006,(3):9-11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农办科[2005]40号)要求,扎实做好2006年全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技术指导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1、在全省7个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以下简称"示范户")800户,辐射带动养  相似文献   

12.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7,32(2):20-20
盐城市盐都区渔业主管部门把握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县的契机,全面发动,精心组织,狠抓实施,使渔业科技入户成为该区科技兴渔、品牌经营和加快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取得了显著绩效。2006年全区首批遴选科技示范户526户,示范面积3 473hm~2,辐射带动4 253hm~2,以河蟹、鳜鱼、黄颡鱼、翘嘴红□、斑点叉尾□和南美白对虾为主导品种,主推蟹池套养名贵鱼类和池塘主养名特水产品技术,产量比上年增长15.79%,效益提高26.9%,累计增加纯收入2 009.61万元,为全区农业人口(53.74万人)人均增收39.07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整体规划的要求和部署,广东省在2005、2006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基础上,2007年又新增了5个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分别为:梅州市梅江区、高州市、阳东县、乳源县和汕头市澄海区(如表).  相似文献   

14.
《水产科技》2005,(6):15-16
2005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县(市、区)后,结合我市渔业生产的实际,确定对虾健康养殖为主推技术,并制定了《雷州市2005年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在雷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省、市渔业部门及专家组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周密布置,使我市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按照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和措施,明确指出了“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扶持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自农业部确定阳西县成为全国5个渔业试点县之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决定2005年建立起海丰县、雷州市和珠海市金湾区3个省级渔业科技入户试点,并设立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项资金,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督导检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主要体现于:一、以渔民需求为科…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2002年开始鱼池套养河蟹试验。2003年套养78亩,放养扣蟹6900只,2004年达到1363亩,放养扣蟹11.09万只,产成蟹9827千克,亩均7.2千克,产值44.22万元,亩均324.4元。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鱼范村渔业科技示范户李仁顺,通过创新,探索了蟹池套养龙虾(克氏原螯虾)、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2008年,22亩水面收获大规格河蟹1500千克、龙虾2500千克、鳜鱼231千克,总收入8.793万元,扣除各种成本获纯利5.27万元,高于当地养殖户效益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浙江省共有3个渔业科技入户示范试点区(县),其中,普陀区是2005年全国第一批100个试点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渔业科技入户示范5个试点区(县)之一,2007年开始又新增了三门、定海两个省级示范试点区(县)。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两年多来,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以整合资源与创建新的推广服务运行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周福元 《齐鲁渔业》2013,(11):22-24
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将小龙虾、河蟹确定为主推品种,在示范户韦爱良的2.67hm2(40亩)池塘内进行了小龙虾与河蟹套养试验,有效地解决了单养小龙虾产量不稳定、虾池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取得了每667m2产小龙虾141kg、河蟹31.5kg、鱼类225kg,效益5030.25元的喜人成绩,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培育出了新亮点。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我镇实施渔业科技入户以来,我们尝试河蟹循环水养殖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试验塘口在我镇新阳村,试验面积50亩,河蟹个体平均150克以上,亩产达75千克,由均产值5250元,利润3350元。使用该养殖技术塘内没有发生环爪病,用药少,河蟹品质高、口味好。现将该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