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如冰 《河北渔业》2006,(11):55-55
1 剑尾鱼的形态特征 剑尾鱼又名剑鱼、清剑,原产墨西哥南部及危地马拉. 剑尾鱼的原始种是青剑鱼,体色呈浅蓝绿色,体形呈长纺锤形、侧扁,体长可达12cm.雄鱼有剑尾,背鳍有红点,雌鱼无剑尾,背鳍无斑点.  相似文献   

2.
别名,剑尾鱼。属花鱼将鱼科剑尾鱼属鱼类。产地墨西哥。 1形态特征 身体长形,稍侧扁,腹部圆,头小,吻尖,嘴稍向上翘。背鳍位于身体背部的中央,具有 11~ 14根鳍条。雌鱼尾鳍后缘呈圆形,雄鱼尾鳍下方的鳍条延长似剑状,故有剑尾鱼之称。臀鳍接近腹鳍,有 8~ 9根鳍条,雄鱼鳍条的一部分鳍条变为棒状,是交接器官,精液通过交接器注入雌鱼体内;腹鳍约与背鳍相对,有 6鳍条;胸鳍略呈长圆形,有 12~ 13根鳍条。侧线鳞 26~ 30片。雄鱼体长 7~ 8厘米,雌鱼 10~ 15厘米。 蓝剑尾鱼身体呈土黄色,但有黄色的金属光泽,在体侧中部有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在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情况,以及了解雌激素对不同组织中Vg表达的诱导作用,将成年雌、雄剑尾鱼及幼鱼暴露于50 μg/L的17β-雌二醇(E2)溶液中20 d,未暴露的剑尾鱼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各处理组剑尾鱼进行Vg的组织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剑尾鱼Vg主要分布于成熟雌鱼的肝脏、脾脏和肠的血管、淋巴管,在正常幼鱼及雄鱼的以上各组织中均不表达.17β-雌二醇暴露下,剑尾鱼雌、雄成鱼和幼鱼的肝脏以及肾、脾、肠等组织的血管及淋巴管均呈Vg阳性.但Vg颗粒只在肝实质细胞中观察到,在其他组织中如脾脏、肠固有结缔组织等,Vg颗粒仅出现于血管,在细胞内未观察到.以上结果表明,剑尾鱼Vg在肝细胞中合成,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其他组织;雌激素可诱导雌、雄剑尾鱼及幼鱼肝组织中Vg的表达.剑尾鱼幼鱼及雄鱼Vg的非正常表达可应用于环境雌激素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4.
黄金火焰     
辰敏 《海鲜世界》2003,(2):26-27
黄金火焰(Appyosemion australe Gold)是河纵亚科琴尾鳉鱼(Aphyosemion)火焰鳉中的一个品种。雄鱼体长5厘米左行,体色呈明艳的橘黄色,上面不规则的洒着亮丽的红色斑点,背鳍和臀鳍外沿各有一条深红色镶边,暗红色的尾部则由橘黄色镶边。在背鳍,臀鳍和尾鳍的上下末端有白色的延长鳍条,如饲育得当,又没有雄鱼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婚姻     
提及鱼类的婚姻,也许有人感到奇怪。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鱼如其它动物一样,到了“青春期”就会谈情说爱,并有明显的求爱行动。鱼类中的情场高手算是鳉鱼类,这类鱼个体较小,体色美观,特别是在生殖季节,格外漂亮。它们当中有的种类,雄鱼换上“礼服”在雌鱼面前往返献媚,有的种类,雌鱼主动鼓励雄鱼去接近它。一般说来,鱼类的恋爱雄鱼较主动,其求爱动作也各有特色,有的在雌鱼周围游泳,争取雌鱼的“喜悦”,表现出各种兴奋状态;也有的做出好象与鸟类一样的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雌、雄亲鱼的问题1.从胸鳍、背鳍和白斑点鉴别雌、雄鱼(1)胸鳍雌鱼胸鳍宽而前端圆;雄鱼的胸鳍较雌鱼大,形狭而前端尖,且在胸鳍的第2软条的基部上,有一个小骨板。(2)背鳍在5~6月的产卵期,雌鱼背鳍的末端两侧,没有肉质的小隆起,而雄鱼在同一部位,有明显的肉质小隆起。(3)白斑点在5~6月的产卵期,雌鱼横腹的腹鳍上部有一个白斑点,雄鱼则无。特别是在产卵期捕捞的野生雌泥鳅,几乎都有白斑点。这个白斑点是产卵后的特征。由于产卵时,雄鱼紧紧卷住了雌鱼,压着雌鱼的腹部,鱼卵得以向体外排出,与此同时,雄鱼放出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在这过程中雄鱼的  相似文献   

7.
阔尾锵鱼在正常情况下,具XX性染色体者为雌鱼,具XY性染色体者为雄鱼。而控制体色的一对R、r基因与性染色体连锁着。研究者育成的雌鱼(X^rX^r)为白色,雄鱼(X^rY^R)为橙红色(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为红色一译者)的这样的系统,用于性分化的研究。这一系统可以根据体色鉴别它们遗传上的雌(XX)、雄(XY),因此是很好的研究材料。将此系统用来制作了性反转的材料:本来应发育成雄鱼(XY)的鱼通过性反转育成了具有卵巢的完全雌鱼,  相似文献   

8.
薛翔 《海鲜世界》2000,(4):51-51
金菠萝又名西付罗鱼,属丽科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亚那境内。 金菠萝体长可达到18-20cm。椭圆形,体色金黄,头部有红色花纹。眼大,口小,眼虹膜呈金红色。背鳍末端之间有一垂直的黑色条纹。雄鱼体侧有红色小点组成的纵条纹,呈菠萝纹状排列;雌鱼  相似文献   

9.
通过燕尾红剑与鸳鸯剑杂交以及连续回交可以获得体色为红底黑纹的长鳍剑尾鱼,尾鳍为燕尾,体色似鸳鸯剑,故暂名长鳍鸳鸯剑.对杂交以及回交所产生的子代的体色及鳍形等性状所进行的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长鳍鸳鸯剑辛与鸳鸯剑6的连续回交,子代中红黑体色的个体的比例从45.1%增加到90.1%.体色如鸳鸯剑那般红底黑条纹的个体的比例不断增加,说明体色方面可通过累代的选择使性状积累和加强,从而达到选育效果.从杂交以及连续回交,子代中燕尾和普通尾的比例各占一半左右这一特征,推断出尾鳍燕尾为显性,正常尾为隐性,同时推断长鳍个体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10.
<正> 虹鳉(Lebistes)鱼是一种小型观赏鱼类,但是雌、雄个体之间的体色却具有明显的差异。雌性个体为灰色,而雄性个体的背鳍基部却具有艳丽的花色斑点。雄性个体的这一表型特征只能遗传给下一代的雄性个体,不能遗传给雌性个体。因此,这一性状可以用来鉴别虹鳉鱼的雌、雄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