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开花期长,花色艳丽,色泽丰富,花形美丽别致,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洋兰皇后”,目前是消费量较大的盆花之一.大规模种植蝴蝶兰种苗繁殖主要采用组织培养,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蝴蝶兰的生产.为了提高蝴蝶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我们对移栽前蝴蝶兰组培苗采取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和不同栽培基质栽培蝴蝶兰试验,探索适宜的培养基和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2.
蝴蝶兰别名蝶兰,其花型奇特似蝴蝶、形状娇小却芳香浓郁,花期持久适合观赏,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与青睐。近些年蝴蝶兰品种的消费值逐年上升,为培育出更具观赏价值的蝴蝶兰,农业生产者应积极探索先进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此来提升蝴蝶兰的观赏性与经济效益。阐述了蝴蝶兰的基本特征,深入剖析蝴蝶兰的栽培管理需求、蝴蝶兰的成长管理需求,以期为蝴蝶兰的种植与生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分析了大连地区蝴蝶兰栽培方法,同时,对其养护技术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有效促进这一地区蝴蝶兰栽培养护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不同阶段蝴蝶兰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北方园艺》2007,(8):168-169
蝴蝶兰是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色艳丽、花形优美、气质高雅、开花期长,素有"洋兰皇后"的美誉.近年蝴蝶兰发展迅速,需求数量逐年增加,国内栽培面积和推广区域不断扩大,而且效益显著.经北方现代化温室规模化生产蝴蝶兰4 a多的时间,总结出了一套蝴蝶兰不同阶段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罗平 《花卉》2011,(5):1-1
欧洲是全球最大的蝴蝶兰市场,年需求约一亿株,约占全球蝴蝶兰市场的4成。在全球蝴蝶兰市场上,荷兰业者约占5成,是名副其实的“蝴蝶兰王国”;而台湾地区占率已不到2成,是公认的。蝴蝶兰品种王国”。优势是品种繁多,花色漂亮;但劣势是温室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比不上已有百年花卉栽培历史的荷兰,以致于品质不佳和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张守军 《北方园艺》2011,(21):129-130
蝴蝶兰是一种名贵花卉,但在栽培时由于环境的限制,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茎腐病,蝴蝶兰茎腐病主要是由尖孢子镰刀菌侵染所导致.通过对兰州园艺学校智能型现代日光温室蝴蝶兰全生育期受该病危害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尖孢子镰刀菌主要危害蝴蝶兰的根、茎、枝叶部分,以颈部发病为主,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该病在蝴蝶兰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但是通过综合防治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蝴蝶兰茎腐病的发生,使蝴蝶兰栽培达到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7.
简述蝴蝶兰发现的时间、产地和特征,总结土壤、温度、水分、通风和光照、施肥方式、病虫害防治等蝴蝶兰栽培条件及栽培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蝴蝶兰是珠海地区主要栽培的花卉品种之一,为规范珠海地区蝴蝶兰的生产栽培管理,制定出珠海地区的智能温室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规范。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智能温室结构与配置、盆具与基质、种苗选择、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出圃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某温室蝴蝶兰的常见病虫害进行调查,具体调查内容有:温室蝴蝶兰适宜的栽培管理环境,蝴蝶兰主要的病虫害类型、各病虫害的症状,蝴蝶兰养护管理及环境控制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其他发病原因等。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温室蝴蝶兰病虫害危害情况,分析蝴蝶兰真菌性病虫害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蝴蝶兰真菌性病虫害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优质蝴蝶兰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义 《现代园艺》2005,(3):37-38
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为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附生兰,原产于中国台湾。蝴蝶兰姿态优美,色彩艳丽,花期通常长达3个月之久。素有“洋兰皇后”之美誉。我市于20世纪末引进栽培并获得成功。目前生产的蝴蝶兰不仅花型大、色彩艳丽,而且经济效益较高。笔者根据调查并结合实践。现将优质蝴蝶兰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来生 《北方园艺》2012,(15):51-53
简介了青海东部农业区半地下式日光节能温室的特点,根据该日光温室特点,进行土方工程量分析,提出了半地下日光节能温室土方工程量计算方程,以青海省半地下式温室为例计算了畦面下切深度或日光温室室内长度,为该类型日光温室建造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分析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蕙兰不同盆栽深度对其生长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国蕙兰下山驯化苗为试材,研究北方日光温室中不同盆栽深度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栽(假鳞茎处于基质表面)有促进植株提前老化和衰退的趋势;传统栽培深度(假鳞茎基部在基质表面以下)下其叶片生长充分,根系较长,但病害发生较严重;深栽(基质表面位于叶片分批处)促进兰株生长健壮,有利于植株的更新复壮,但新芽萌发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PO(polyolefin,聚烯烃)膜在设施黄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覆盖EVA(ethylene-vinylacetate,醋酸乙烯)膜的日光温室为对照,研究了覆盖PO膜对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O膜覆盖能使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提高20~280μmol·m~(-2)·s~(-1),使温室气温和地温分别升高0.2~2.0℃和0.3~1.5℃;对黄瓜瓜把长和瓜直径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黄瓜瓜长,且使黄瓜商品瓜率提高10个百分点;使每667m~2黄瓜前期、中期、后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52.0%、27.2%、58.6%和43.4%,每667m~2收入提高39.9%,投入产出比提高129%。综上,PO膜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设施黄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化管理将在现代农业中广泛应用。针对智能化管理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尚鲜见报道的情况,该研究以日光温室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光温室环境特征的分析,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低成本温室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并建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通过建模,建立不同子模块,实现蔬菜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津美79是以自交系A143-5为母本,以自交系TBL-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长势较强,雌花节率高、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生长速度快,商品性突出,顺直整齐,瓜长36 cm左右,瓜把短,单瓜质量300 g左右,瓜色深绿。抗枯萎病,中抗褐斑病、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丰产性好,总产量约18 000 kg·(667 m~2)~(-1)。适合华北、东北等地区冬春及秋冬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日光温室结构问题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山西省日光温室的主要类型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全省日光温室类型与现状进行了调
查,并对日光温室的采光屋面、墙体与下挖深度等3 个重要结构的设计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山西省日光温室类型多样,依据采光屋面结构可以分为立坡式和拱圆形两种;从墙体结构上可以分为机筑
土墙型和复合砖墙型。山西省已建日光温室在建设上缺少必要的分析与规范,存在前屋面拱架遮光较多、
下挖深度过大、墙体厚度过厚等共性问题,应制定依据山西省区域气候特征的日光温室规范化建设方案,
用于指导日光温室的建设和现有日光温室的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17.
津优38号是以优良自交系B180-2作母本,以XL6-3作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耐低温弱光,植株长势旺,叶片中等大小;瓜条棒状,顺直,长32~35 cm,单瓜质量180 g左右,瓜皮绿色,有光泽,刺瘤中等,密生白刺,无棱,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畸形瓜率低;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第5~7节,雌花节率40 %左右;高抗褐斑病、炭疽病,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前期产量2 500 kg·(667 m2-1左右,总产量10 000 kg·(667 m2-1以上,适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越冬日光温室和冬春日光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18.
油桃温室CO2气体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施油桃栽培示范园内研究CO2气体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天温室内CO2浓度明显低于外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CO2亏缺;天气状况对温室内CO2浓度有一定的影响,典型的阴天,温室内CO2亏缺程度较轻或基本不发生亏缺;白天温室内不同位置CO2浓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前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后部。温室内CO2的分布浓度及变化规律是研究设施栽培CO2施肥效应及调控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用DTOPSIS法对早春日光温室番茄组合进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TOPSIS法对烟台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8个番茄组合从其发病率、坐果数、单果质量、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YT819的Ci值最大,为0.667 3,其次为YT-Y3,Ci值为0.557 1。因此,最适合烟台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番茄组合为YT819,其次为YT-Y3。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黄瓜高额丰产的特点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固安县魏国俊同志的日光温室黄瓜1994~1995年度每667m2创产量达23738kg,产值4.7万元的高额记录。通过调查、分析它形成高产的特点,总结出丰产的关键措施是:建造保温、采光性能好的固安Ⅰ型日光温室;营造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提早播种期,选用健壮嫁接苗;加强中耕管理,延迟扣地膜时期;及时盘秧和摘叶;严格调控温室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