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过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精喹禾灵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对入侵杂草少花蒺藜草防除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危害,19 d相对防除效果均达80%以上.此外,咪唑乙烟酸和烯禾啶对少花蒺藜草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19 d相对防效也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草场的少花蒺藜草及其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少花蒺藜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在辽宁省草场上的分布和对畜牧业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为确实掌握辽宁省草原少花蒺藜草(Cenchms paucitlorus Benth.)的危害与防治情况,2012-2013年,辽宁省草原监理站对全省12县75个乡镇草原对少花蒺藜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彰武、阜蒙、义县、凌源4县草原中有少花蒺藜草侵染,侵染面积近50万亩。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和人工割除为主,除草剂选用精喹禾灵、烟嘧磺隆等,平均防治效果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spinifex Cav.)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80年代侵入科尔沁草原并在全国多地快速蔓延,成为科尔沁沙地的一大草害.本文通过羊草播种、刈割试验,旨在探索高效、经济控制少花蒺藜草的技术.结果表明:播种30 kg/hm2的中科1号羊草第1年对少花蒺藜草密度抑制率为26.96%;第2年两时期株...  相似文献   

5.
少花蒺藜草开花习性与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花蒺藜草小穗结构与分布、小花开花习性的观测表明:少花蒺藜草是雄花两性花植物,每小穗由两朵小花构成,第一朵小花是两性花,第二小花是雄性花.自花传粉是其主要的授粉方式,小花沿着穗顶部依次向下开放,具有2个小穗的刺苞在穗部所占比例为61.88%.种子的生长部位和大小影响其发芽率、平均发芽速度.去除刺苞中成熟较晚的小穗可提高成熟较早的小穗中种子的发芽率,而去除刺苞中成熟较早的小穗不会影响成熟较晚的种子的发芽率,但种子变成狭长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及本地伴生种狗尾草(Setaria viri- dis)对干旱胁迫生理响应的差异。【方法】以 2 种植物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设置 4 个处理水平,对照、轻度、中度、重度胁迫,相对应的 PEG 浓度分别为 0%、 5%、10%、15%,测定 2 种植物的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Chl)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 (SP)含量等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1)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2 种植物的游离氨基酸(FAA)、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RWC 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SS)含量则持续增加,少花蒺藜草的 Chl 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狗尾草的 Chl 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少花蒺藜草的 POD 活性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活性最高 ,为 224. 867 μg/g,狗尾草在中度干旱胁迫时 CAT 活性最高 ,为 72. 667 μg/g;3)抗旱性综合评价表明,2 种植物幼苗的抗旱水平基本相同。【结论】2 种植物在干旱胁迫时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变化以适应干旱生境,生理响应虽存在差异,但均具有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7.
为防治和遏制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长及扩散,对分蘖期的少花蒺藜草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成熟期测定其株高、分蘖数、穗长、穗数、穗粒数和各器官生物量,计算茎叶比、根冠比和各器官贡献率。结果表明:多效唑浓度为100 mg·L-1时,对少花蒺藜草株高抑制效果最明显;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大,少花蒺藜草的叶片生物量显著增加、根系生物量显著下降,茎叶比和根冠比显著下降(P<0.05);当多效唑施用浓度达到300 mg·L-1时,少花蒺藜草的穗数最少,根系生物量、根冠比和茎叶比最小;当施用400 mg·L-1的多效唑时,叶片生物量最大,穗粒数最少。综合来看,低浓度的多效唑可有效降低少花蒺藜草株高,而较高浓度的多效唑,可抑制少花蒺藜草分蘖,减少有效穗数及穗粒数。  相似文献   

8.
周立业  张玉霞  杨秀梅  田迅  姜健 《草地学报》2014,22(6):1381-1384
对科尔沁沙地2个典型人工固沙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群落中优势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生境地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2生境地中土壤pH 值在7.35~7.80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86~5.90 mg·kg-1之间,碱解氮含量在21.4~59.07 mg·kg-1之间,有效磷含量范围为 1.13~2.22 mg·kg-1,速效钾含量在78.24~173.20 mg·kg-1之间.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随着少花蒺藜草生长期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入侵地土壤沙化加重.  相似文献   

9.
曲婷  周立业 《草业学报》2022,31(6):91-100
少花蒺藜草为科尔沁沙地的一种恶性入侵杂草,靠种子进行繁殖,其同一果实刺苞内多包含2粒种子,种子具有异型性(其中一粒相对较大、外形似芒果且有一小部分外露在刺苞中,称为M型种子;另一粒相对较小、外形似李子,称之为P型种子),野外调查发现少花蒺藜草通常以M型种子萌发为主。为探究少花蒺藜草刺苞果皮对异型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M型种子是否对P型种子的萌发产生抑制以及两异型种子的萌发在种群拓展中的作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少花疾藜草带刺苞(正常条件下)、去刺苞(将果皮解剖取出单独的M型、P型种子)、模拟刺苞(以纱布模拟刺苞果皮将取出的两异型种子进行再次包裹)4种处理下两种异型种子的萌发特征以及正常条件下的刺苞(只萌发M型)、单独的M型、P型及刺苞内P型种子(去除刺苞中已萌发的M型种子形成的幼苗)形成幼苗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1)刺苞果皮对两种异型种子的萌发均无显著影响;2)M型种子抑制P型种子的萌发,抑制率达到52.5%;3)刺苞内M型种子形成幼苗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分别比刺苞内P型种子形成幼苗增加0.1298和0.1068 g·株-1,M型种子形成幼苗的叶面积、根冠比分别比P型种子形成幼苗显著增加84.3%和356.3%。上述研究表明:刺苞内M型种子比P型种子具有更强的发芽能力,M型种子形成的幼苗具有更好的存活策略,P型种子作为备用种子当年或翌年补充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的发生面积逐年增加,给当地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少花蒺藜草入侵现状、适应机制和防控策略的相关研究,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应着重考虑的科学问题。受农作措施和干扰的影响,不同生境少花蒺藜草的土壤种子库的差异较大。自然状态下,水热条件、种子类型、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是少花蒺藜种子萌发的限制因素,土壤质地和埋种深度对种子萌发几乎无影响。少花蒺藜草具有较强的表型可塑性,生活周期与降雨期高度吻合和对光能的高效利用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生活史。生物防控、机械防除和化学药剂防除是少花蒺藜草的主要防控方式,但每种方式适用的生境不同。少花蒺藜草对降水与氮沉降的响应和表型可塑性的调控机理、对胁迫和干扰的响应机制,以及探索不同生境少花蒺藜草的科学防控方法在未来研究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水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业  王亚东  任秀珍  田迅 《草地学报》2016,24(6):1272-1277
为了解替代牧草对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的竞争作用,测定了营养生长中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和茎叶水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紫花苜蓿2种浸提液各浓度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但作用强度和效应存在差异,其中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根浸提液,以0.1 g·mL-1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强,发芽率仅为51.12%,比对照低了44%;发芽指数为16.37,比对照降低了35.37%;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同浓度浸提液对少花蒺藜草胚根的抑制作用大于胚芽;浸提液处理过的少花蒺藜草幼苗中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提高MDA含量增大。初步确定紫花苜蓿可作为替代控制法防控少花蒺藜草的备选植物。  相似文献   

12.
疏花蒺藜草种子发芽习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疏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剌苞中的两粒种子在相同条件下萌发习性的差异,测定完整种子、带颖片的种子、裸种子的发芽率,干旱条件下的完整种子的发芽率及不同包被状态下种子的吸水率;同时还观察完整种子中大、小种子的发芽顺序.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部分完整种子中的两粒种子均能发芽,大种子先于小...  相似文献   

13.
刈割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再生生长及繁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吕林有  赵艳  王海新  王巍 《草业科学》2011,28(1):100-104
为探索有效控制辽西北风沙半干旱区恶性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扩散技术,在其严重侵染区开展不同时期刈割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在整个生长季里均可保持较高的生长速率,刈割后具有超强的再生能力和明显的季节效应,其中分蘖期和拔节期刈割少花蒺藜草再生生长节律与自然生长的相一致,表现出快...  相似文献   

14.
苜蓿不同播种行距对防控少花蒺藜草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严重侵染区,采用3种不同行距种植多年生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生物控制试验,旨在探索有效控制少花蒺藜草扩散技术。结果表明:苜蓿种植第2年,不同播种行距均能够抑制少花蒺藜草的发生数量,其中以行距30 cm的效果最好,减少至1 200株/hm2左右。对于少花蒺藜草形态特征及繁殖特性的影响效果,不同播种行距处理间存在差异,其中在30、40 cm行距处理苜蓿地中发生的少花蒺藜草均表现出胁迫态,播种行距为50 cm时,少花蒺藜草株型多为半直立或匍匐型,分蘖(分枝)能力较强,繁殖能力也较强。综合分析,采取30 cm行距种植多年生苜蓿能够更有效的控制少花蒺藜草肆意扩散,可以在少花蒺藜草防控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志新  田迅  刘勇  黄贝梅 《草业科学》2015,9(9):1392-1398
2008年7-8月用样方法对科尔沁沙地通辽市及周边地区森林公园、高林屯、建国村和巴胡塔4个不同人工干扰地区的入侵种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及其伴生种进行调查,分析了各地区物种组成、盖度、高度、密度、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以阐明少花蒺藜草及其伴生种在科尔沁沙地的多样性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少花蒺藜草在建国村的入侵程度最严重,而对森林公园样地的影响最小。少花蒺藜草入侵严重的样地物种相对较少,植被分布不均匀,植被盖度低,受人工干扰大且多样性指数降低。受人工干扰较少的生境系统在少花蒺藜草的入侵时更稳定。此外,植被分布方式与少华蒺藜草分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盐胁迫后供试材料相对生长高度、相对生物量等的变化,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36份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和荻(M.sacchari florus(Maxim.)Benth.)种质资源的抗盐性,以期为选育抗盐优质的芒属植物新品种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盐浓度逐渐增加的持续胁迫下,供试材料间的抗盐性变异很大,芒的相对生长高度为50%的盐度S(S50%)平均为14.93g·L-1,变异系数为42.31%,荻的S50%平均为12.97g·L-1,变异系数为25.85%。盐胁迫下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较对照提高的材料分别有7份和24份,而2部分生物量均提高的有6份。通过对材料相对生长量进行S50%拟合,结合生物量变化分析发现,芒植物中抗盐性排前3位的分别为01114(29.12g·L-1)、12001(19.32g·L-1)和12189(16.39g·L-1),而抗盐性最弱的材料为01121(8.84g·L-1)。  相似文献   

17.
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丽珠  王堃 《草地学报》2018,26(3):525-532
瑞香狼毒是我国天然草地重要的毒害草之一,其地理分布贯穿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北自内蒙古高原东部、南至青藏高原西部和云贵高原,是一种分布范围极其广泛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天然草地持续退化,瑞香狼毒在退化草地上的扩散日益严重,影响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瑞香狼毒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化学防除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全面了解这种重要的毒害草,为瑞香狼毒的防除、维持草地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