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在保护天然林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实施效果如何,发挥了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达到工程预期目标,应采取什么样的后续措施才能提高综合效益,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苇河林业局作为研究区域,对其天保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天保工程的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构建一套天保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工程效益评价提供可行性量化方法,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苇河林业局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发现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国有林区实施天保后续工程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了解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情况,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个层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值表现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而在15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权重值最大,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蓄积量权重值略次之;职工年收入增长率、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社会知名度权重值最小,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较小;三大效益评价值相差较大,生态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为四级,社会效益评价结果为一级。评价结果表明,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保工程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级,保护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栾川县为例,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该县的森林资源增长情况及林区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分析评价了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的森林生态效益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对天保区后续开展的生态补偿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指出天保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与社会效益,生态补偿制度需不断完善,才能巩固天保工程的成果,为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陈志萍 《绿色科技》2015,(1):138-139
指出了景洪市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截至2010年,通过13年的努力,实现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一期建设任务,分析了景洪市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况,对天保工程投入和产出综合进行了比对、评价,探讨了天保工程实施后所取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岔沟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五岔沟林业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天保林工程效益阶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监测要求,依据黔东南州地质、气候、地理环境因子,将全州十五个县(市)一个自然保护区进行固定监测样地设置,开始综合监测。对1998~2007年以来本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阶段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板房沟林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场积极探索天保工程的发展方向、森林资源培育与管护的途径、林区后续产业的发展路子和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想方设法通过天保工程建设,努力产生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经济建设越发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始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尽量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是为了更好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以海东市平安区天保工程为实例进行分析,虽然实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天保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为林业工作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实施天保工程的途径: (1)从经济效益来讲。只有青山常在.才能永续利用; (2)从社会效益讲。切实加强天保工程十分重要; (3)从生产效益讲。切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更是亡羊补牢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1.
结合河南省天保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根据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实现值,进行灰色聚类,求得分指标灰类,计算出三角白化权函数σhn2=57.04,说明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效益仍属于"一般"灰类;但σhn3=43.91与σhn2较接近,说明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会影响效益已开始由"一般"向"较强"过渡。  相似文献   

12.
陇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实施使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提高转变,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林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和谐发展转变,提供职工就业岗位,基本解决转岗就业问题,为林区群众提供大量劳务取酬机会,社会保障全面提升,林区民生明显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文章分析了陕西省陇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的林业自然概况,总结了天保一期工程实施的主要成效,讨论了天保一期工程实施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天保一期工程实施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有林场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对生态、经济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并对龙里林场天保工程实施情况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了针对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论述了实施天保工程的途径:(1)从经济效益来讲,只有青山常在,才能永续利用;(2)从社会效益讲,切实加强天保工程十分重要;(3)从生产效益讲,切实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更是亡羊补牢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5.
盐源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在实施天保工程前后的生态、经济、社会等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了天保工程的实施对盐源县作为长江上游主要水源涵养区的综合效益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保护天然林资源,改善林区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山西省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并并针对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总结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应处理好保护与利用、木材减产与减人增效、天保工程与分类经营、天保工程与林场调整、企业转产与社会稳定、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7个方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天保工程实施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从区域实际出发,采取了得力措施,加快改革进程,创新发展思路,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天保工程将于2010年到期结束,为持续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资源,当前必须加快研究建立天然林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区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林业六大生态工程之一。甘肃从2000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其中2000~2010年为工程一期,已实施完毕;2011~2020年为二期,已实施4年。本文通过图表形式对2期工程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天保工程范围、管护面积、投资规模的变化;总结了参与天保工程复查的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价。生态效益从森林资源的增长、林分质量的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分析;社会效益主要从就业、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采用经济分析的方法对森工企业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的经济损失或经济增长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工程实施后,森工企业的经济损失量或经济增长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